首页 理论教育 河东区梅家埠街道盛安村韩为贵的50年渔鼓艺术生涯

河东区梅家埠街道盛安村韩为贵的50年渔鼓艺术生涯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东区梅家埠街道盛安村,有一位名叫韩为贵的沂蒙渔鼓说唱老艺人,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他的说书生涯已走过了50余年。明清时期,渔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从此,每次村里来了说唱渔鼓的艺人,他都在台下跟着学唱,之后,他就不断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说唱一段,让大叔大婶们说道说道、提提意见。慢慢地,韩为贵有板有眼的表现得到了众乡邻的肯定。

河东区梅家埠街道盛安村韩为贵的50年渔鼓艺术生涯

河东区梅家埠街道盛安村(原白家墩村),有一位名叫韩为贵的沂蒙渔鼓说唱老艺人,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今,他的说书生涯已走过了50余年。

“渔鼓”又称道筒、竹琴,音色醇厚、悠扬,渔鼓戏亦称“道情”戏,原是九真、承天派道士们唱的道曲,是道士们传道或者化募时所叙述的道家之事和道家之情。他们叙情的方式就是打渔鼓,唱道歌。后来,“道情”为民间艺人所习用,宗教内容便渐趋淡化,改唱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英雄故事。渔鼓起源可以上溯至唐代,盛传于宋代,是一种流行于山东、湖北、湖南等地区的传统乐器,常用于戏曲表演。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

沂蒙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100厘米,鼓面直径13~14厘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而成。单掌击拍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渔鼓,裁竹为筒,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皮用猪膋上之最薄者,用两指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外反。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者也。”唱歌的方式也演变为一种说唱的艺术形式。明清时期,渔鼓已形成了“有板有眼”的完整唱腔。衡阳人王船山(著名爱国思想家)作过《愚古词》(“愚古”即渔鼓)二十七首,记有“晓风残月,一板一槌,亦自使逍遥自在”(《船山遗书》第六十四册)之句。从此,渔鼓道情便由宣扬道教出世思想的工具完全过渡为富有娱乐性、知识性的民间说唱艺术。

韩为贵从12岁那年开始,就经常痴迷地坐在乡村简易戏台下听渔鼓说唱表演,被渔鼓这种奇怪乐器拍出的声音所吸引。可能他有说唱渔鼓的天赋,每次听完一段渔鼓说唱,回家后他都能惟妙惟肖地学唱出来。他开始一边干活,一边无师自通地模仿哼唱起渔鼓说唱来。从此,每次村里来了说唱渔鼓的艺人,他都在台下跟着学唱,之后,他就不断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说唱一段,让大叔大婶们说道说道、提提意见。慢慢地,韩为贵有板有眼的表现得到了众乡邻的肯定。因此,他更加有了自信,对渔鼓评书也有了更大的兴趣和热爱。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农村娃只有学会一技之长才能谋个温饱。自1964年到1967年,韩为贵现学现卖,到周边农村集市演出,每次可以挣回一家人一天的口粮。直到1967年,他才遇到身传言教的杨德胜老师傅。杨老师傅在临沭县曹庄镇当地乃至周边百里,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艺人。经过杨老师的精心指点,韩为贵说唱渔鼓的技艺开始由入门到规范到娴熟再到提高。1970年,韩为贵拿到文化部门的介绍信和演出证之后,真正踏上了演出谋生的道路。(www.xing528.com)

早些年,每逢梅埠集市,他便赶早选一处高地,怀抱渔鼓,等父老乡亲围成一圈席地而坐,便亮开嗓门抑扬顿挫地说唱起来,那份酣畅淋漓的韵味,那份荡气回肠的音律,令人回味无穷、感怀不已。有一天,韩为贵正在家吃午饭,一位来自莒南的老医生突然登门造访,真诚地说很想当面听他唱一段正宗地道的渔鼓书。他二话没说,抱起渔鼓,字正腔圆地为这位远道而来的老者唱了一段渔鼓传统小段《蒸年糕》。之后,这位老人成了他经常联系的至交好友。

韩为贵穿上行头说唱渔鼓

在多年说唱渔鼓的过程中,韩为贵靠韧劲和勤奋渐渐显示出过人的睿智和悟性,逐步完整掌握了300多个“渔鼓”曲目,其中,传统老曲目有《猫教老虎》《借东风》《战马超》《温酒斩华雄》《杨家将》《岳飞传》《世界历史大纲鉴》《中国历史大纲鉴》《人生好像一盘棋》《人心不足蛇吞象》等20多个;自编新唱曲目有《绿色食品大菜园》《生态环境大自然》等近10个。而《喝面叶》《张郎与丁香》等柳琴戏近10个曲目也经常穿插在他的渔鼓演唱过程中。与此同时,他还熟练掌握了二胡、长短笛、长箫、琵琶、葫芦丝快板等多种乐器的使用技巧。2010年,他报名参加了临沂市广播电视台举办的首届达人秀比赛活动,当时参赛选手达到678人,他凭借扎实的功底一举摘得桂冠。自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多次参加政府部门及民间组织的各类会演比赛活动,每每都能获得好成绩。

前几年,韩为贵随子女住在临沂市兰山区,经常带着渔鼓、二胡、琵琶、箫、葫芦丝等乐器,穿上行头,去临沂人民广场即兴说唱一番。那阵势,那氛围,堪比小型演唱会般热闹有趣。说唱者坐在板凳上唱上一两个小时,口若悬河、余兴未尽,围坐在旁的观众则听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俏皮通俗的唱词和浑厚的唱腔每每令在场的众人追忆起当年的青葱岁月。

(撰文:王现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