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最早西医高竹:羊城钩沉中的历史研究

中国最早西医高竹:羊城钩沉中的历史研究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明广东史》称:“西医传入中国以种牛痘为最早”。至于种牛痘传入中国,是在此后的事,是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开始,被称为“第二次西洋医学传入时期”。这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科学实验室。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康熙宫中还出现了一位广东籍的西医师高竹。

中国最早西医高竹:羊城钩沉中的历史研究

要点

△《简明广东史》称:“西医传入中国以种牛痘为最早”,并说清嘉庆十年(1805)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皮尔逊传种牛痘于广州。其实西医在明后期就由传教士传入了广东。

△清康熙时新会人高竹是迄今所知第一位在广东开设西医馆的中国人,曾任职养心殿御医。陈垣认为,高氏“为吾国人习西洋医术者之祖也”。

《简明广东史》称:“西医传入中国以种牛痘为最早”。并说明清嘉庆十年(1805),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皮尔逊传种牛痘于广州。[1]这种说法亦见于不少著作,其实并不准确。历史上,广东确实是西医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但西医传入中国的时间在明后期,要早于以上所说的清嘉庆年间,传入的地点在当时尚属广东的澳门;而且,在清初康熙年间,广东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以西法、西药治病的医师明末清初的这一时期,被称为“第一次西洋医学传入时期”。至于种牛痘传入中国,是在此后的事,是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开始,被称为“第二次西洋医学传入时期”。[2]

明代后期,正当十六世纪欧洲科学和文化开始兴盛的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思想领域活跃,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学等领域都出现了一个革新的高潮。在医学领域,由于人体解剖学的开创,意味着西方近代医学的开端。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播西医就是从人体构造、解剖学开始的。早期入粤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撰的《西国记法》,主要讲记忆方法,但该书《原本篇》涉及人体构造,介绍脑的位置及功能,被认为是西方神经学传入中国的开始。最早在华开办医院的西洋传教士是葡萄牙人卡内罗(1543—1583),他于明隆庆二年(1567)来华任天主教主教,曾在澳门开设两所医院。一所是仁慈堂,专为异教徒看病;另一所是拉法医院,又称白马行医院,专为基督教徒看病。以此吸引澳门华人信仰天方教。当时葡人租居澳门,澳门在行政上归属广东行政官员所管辖,因此,可以说西医最早传入了广东。

明末之后,西方传教士于清初继续来华,利用医药进行传教活动。康熙三十二年(1693)五月,康熙皇帝患疟疾,久治不愈,传教士献上金鸡纳霜及其他西药治愈了他的病,从此益得康熙皇帝信任,传教士医师的医疗活动得以扩大,西医药的影响也得以进一步扩大。法国传教士医师樊继训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到京,仅三年就去世,卒年39岁。康熙特下谕称赞其“似此外科,委实难得,且人品亦优”,传谕齐集西洋人等传此旨意,并派员将帑金200两赉至西安门内天主堂,宣传旨意,行奠茶洒。法国传教士医师张诚和白晋应康熙皇帝的要求,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在宫中设立化学实验室,用西法制药。康熙多次前来观看。这是中国最早设立的科学实验室。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西方科学的开放态度。康熙时期,西医在宫中已据有一定的地位。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康熙宫中还出现了一位广东籍的西医师高竹。

高竹是新会沙堆那伏村人。字嘉淇,号广瞻。其父高日琮,敕赐文林郎。文林郎是七品散官官衔,并非实职,从高竹的经历看,其父之官衔当因为高竹后来任职宫中,父以子贵所得。高竹的家庭出身应是穷苦人,据那伏村高氏族谱《高氏宗祖贵显徙居捷录》所载,高竹4岁即遇迁海移界,随父母流徙会城、古劳、石头等处谋生。10岁时,其父被匪贼掳杀,他奔逃出国,到了暹罗(今泰国),与葡萄牙人同住,接受西方文化,后习医理,历时16年。时有葡萄牙传教士伊氏、叶氏、余氏来华,途经泰国,高竹便随同归国,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七月抵达广州,时年26岁。回乡数月后,复出省城会见伊氏、叶氏,同游于江浙、湖广、广西,始回邑居住。曾在会城设医馆,以西医为人治病。高竹是迄今所知的第一位在广东开设西医馆的中国人。(www.xing528.com)

高竹医术高明,康熙三十一年(1692)八月,钦差大臣闻高竹通晓西洋医理,偕其入京荐见康熙皇帝,赐为“钦天监天文学候选博士”,安排居住在顺天门,每天入宫为帝后看病,授养心殿御医。康熙三十三年(1694)四月,高竹请假回乡省亲,途经广州,获官员赏赐。回乡后,在会城濠桥街上街建屋居住,并在金紫街创设地利削教会,是为西洋天主教传入新会之始。后辞呈获准,康熙五十一年(1712)御赐“天台硕彦”四字,授钦天监博士。高竹在会城所创建的天主教堂,雍正年间奉诏毁除,始改为古冈义学,后又改为邑城公立学堂。

高竹在新会当地被称为“高老番”。粤俗以外国为“番”,当地人以为高竹久处外洋,又习西医,故称此名。他的事迹鲜为人知。著名史学家、新会人陈垣清末在广州创办并主编《光华医事卫生杂志》时,研究医史,对高竹的生平有所探究。据陈垣所述,他在乡间闻说,高竹为康熙的太后治疗乳疮,赐之“金特”(据陈垣所考,其实是十字架之讹传),令其以之圈官荒之地以为食邑,高氏性高洁,不忍以金特圈民地,而将其置于高岗,迄今乡人仍以其地属高氏,不敢上岗砍柴。高氏祠堂供有宝石,相传即当年用以治愈太后乳疮的药物。高氏子孙视为宝物。陈垣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硫酸铜矿物而已。由于说是为太后治疗乳疮,语属不雅,所以对他的事迹文献上缺少记载。应陈垣所请,乡人还曾将高竹的遗像寄给他看。陈垣从像上的制书上得知高竹字嘉淇,任职养心殿御医。陈垣认为,高氏“为吾国人习西洋医术者之祖也”,并撰写了《高嘉淇传》,刊载在《光华医事卫生杂志》第二期上。

(载《文史纵横》2005年第4期)

【注释】

[1]蒋祖缘、方志钦主编:《简明广东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

[2]陈哲夫总纂:《中华文明史(第九卷·清代前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0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