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广州:羊城钩沉,港口城市建设变革

唐代广州:羊城钩沉,港口城市建设变革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代广州是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城市,城池建设与港口城市这一特点关系密切。终唐一代,广州的城市规划、市容市貌较唐以前有了转折性的变化,据时人的记述,形成了“州城三重”的格局。上面说到唐代广州州城三重之一,就是子城南门清海军门。清海军门因唐代广州为清海军节度使的治所得称,城楼也称为清海军楼,还挂有“清海军楼”之匾,清海军楼当为广州气势最为显赫的城门。宋代在广州建双门,应是以此确定广州城的地位。

唐代广州:羊城钩沉,港口城市建设变革

唐代广州是全国最大的外贸港口城市,城池建设与港口城市这一特点关系密切。终唐一代,广州的城市规划、市容市貌较唐以前有了转折性的变化,据时人的记述,形成了“州城三重”的格局。[1]对于这一说法,有不同的理解。一说从南至北以南城门、子城门至官衙门成纵列三重;一说子城及东面的古越城和西门外蕃坊并列为三城。西门外建番坊,位置在今人民路与解放路之间,是广州官方允许来广州经商的阿拉伯商人的聚居区,阿拉伯人被称为“蕃人”,他们在居住区“筑石联城”,[2]就是说,以石砌围墙连接广州城墙,使番坊成为一个城外之城。据文献记载,唐代广州城“并任蕃商列肆而市,……城底洞开”。[3]在唐代前期,各地的都市还执行着十分严格的封闭式里坊制和两市制,作为岭南首府的广州城,却允许外商构建商店行市做生意、把城门打开以提供贸易之便,可见广州是一个何等开放的商贸之城。封建社会的中国,重农及封闭性根深蒂固,广州城的重商性、开放性却别具一格,消费风气让来自岭北的人感到新奇。城内不仅店肆林立,配套服务设施亦颇为完善。唐人《岭表录异》有这样的记述:“大抵广州人好酒。晚市散,男儿、女人倒载者,日有二三十辈。重酒行即两面罗列,皆是女人,招呼鄙夫,先令尝酒。盎上白瓷瓯谓之瓯刮,一刮三文。不持一钱,来去尝酒致醉者,当垆妪但笑弄而已。盖酒贱之故也”。[4]唐代的广州就有这么兴隆的卖酒业,广州人好酒,而且酒价还这么贱,想来是本地盛产好酒,可惜这价廉物美之酒已经失传了,倘若能够开发出来,也是一种历史名产了。由此也足以反映出广州这个海港大城的消费性和开放性。

上面说到唐代广州州城三重之一,就是子城南门清海军门。清海军门因唐代广州为清海军节度使的治所得称,城楼也称为清海军楼,还挂有“清海军楼”之匾,清海军楼当为广州气势最为显赫的城门。唐末任清海军节度使的刘隐将此处番禺二山之交的台地削平,叠石建双阙。出了清海军门再往南,就到了珠江边的鱼藻门,就是州城三重之一的南城门了。南汉立国,定都广州,改称兴王府,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记载,刘隐之弟南汉高祖刘岩称帝,出入兴王府城南门,见到城楼上还悬挂着“清海军节度使府”的匾额,大不高兴,说这还不让四方的人取笑我,下旨把楼匾摘下来了。南汉灭亡时城门在战火中被毁,宋朝重建这座城门楼,改双阙为双门,称为清海军双门。南宋大诗人刘克庄时任广东提举转运副使兼摄市舶使,来到广州主管出入海港船舶的贸易税收之事,还写下了《广州重建清海军楼双门记》,详细描述了清海军楼双门的雄姿。清海军楼一带被称为“双门底”就沿称至今。封建社会的建筑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规制,县城的城门洞只能单孔,州府治所的城门才有资格开两个门孔,至于京城里才能见到三个乃至五个门洞的城门。宋代在广州建双门,应是以此确定广州城的地位。因为地形关系,明代广州城北面越秀山两侧分别建有大北门和小北门,亘列于越秀山上的城墙正中没有城门,只建了座五层楼,成为广州城墙建筑的制高点。五层楼朝城外的背面,每层都是开着两个拱形窗洞,形似双门,与南面的双门底遥相呼应,倒像是以此象征北城门了。当时的设计者是否有此意图,如今已不得而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