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利中酸厂遭遇日商斗争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利中酸厂遭遇日商斗争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中酸厂筹备建厂的消息传出后,立刻遭到日本的极端仇视,认为这是对日本硫酸进口的一种抵制,直接打击了他们掠夺中国财富的野心。日本垄断商人及其走狗采取了一系列恶毒卑鄙手段,妄想迫使刚刚诞生的利中酸厂瘫痪停工。

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利中酸厂遭遇日商斗争

1.日本硫酸独霸天津市场的历史。在利中设厂前,天津以及华北地区并无生产硫酸的工厂,当时天津各种工业硫酸均需靠外地进口,日本趁此机会大量向天津出口硫酸,转销华北各地,霸占天津的硫酸市场。当时操纵日本出口硫酸的以三井、三菱住友3大公司为主。

随着日本商品的倾销,为日本垄断资本服务的中国商人应运而生,他们纷纷建立商店或公司,资本比较雄厚、经营商品的范围也很广泛,一般都能派专人到日本设庄,直接订购各种工业品运销天津,当时称之为“日本来货家”。他们可以不受工厂出厂价格的限制,在市场上自由开价推销,因此获利最厚。其次,有的商号专门包销日本某厂的产品,或某一名牌的产品,与日本厂商订立独家包销合同,推销价格上受日本厂商的定价限制,除赚取固定的佣金以外,他们在市场上仍然能提高售价,获得比佣金更高的利润。有的商号资金薄弱,仅能为天津当地日商洋行代理推销商品,从中获得佣金。天津“硫酸大王”王五生经营的隆记公司,专门经销日本各种工业品及工业原料,属于上述的为日本垄断资本服务的第一类商号,也即所谓“日本来货家”。隆记公司的业务范围颇为广泛,经营的进口工业原料种类繁多,硫酸是其中之一。它的推销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推销某一商品时,可以不计成本,廉价推销,争夺市场。它的办法是在这一商品上可以少赚一点,甚至不赚,而在其他商品上再多赚一些,最后的平均利润并未减少。就用这种办法,为某一商品打开销路,占领市场,甚至垄断市场,然后再逐渐提高售价,谋取最大的利润。隆记公司的资金雄厚,有能力大量订购或包销日货,并经常大批储存现货,遂操纵了整个天津的硫酸市场。

2.日本企图扼杀天津的硫酸工业。利中酸厂筹备建厂的消息传出后,立刻遭到日本的极端仇视,认为这是对日本硫酸进口的一种抵制,直接打击了他们掠夺中国财富的野心。因此,他们采取恶毒的对策,用经济压迫手段,企图狠狠地扼杀新生的利中酸厂。当时,市场习惯以日本进口硫酸的质量、规格、包装为标准,以箱为计价单位。每箱装两罐,每罐净酸重45公斤,市价每箱64元。利中酸厂在1934年下半年正式开工生产,生产的硫酸亦均按照日本硫酸的质量、规格、包装标准在市场上推销,在出货的一个月以前,日本垄断商人即开始把硫酸市价由64元逐步下降,到利中出货时,每箱市价已降低到14元。即使如此,日本商人还是有利可图,他们的目的不过是迫使利中硫酸的售价不能超过日货的市价,使利中无利可图,造成赔钱局面,时间一长,必致停工关厂。日本垄断商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与他的爪牙隆记公司勾结起来,共同划策,在利中出货的前夕,除采取硫酸大落价的办法以外,隆记公司还一方面大量订购日本硫酸,另一方面大力推销,大批出售现货及期货,把天津各行业用酸户的硫酸进货胃口填满到饱和状态,这样就迫使利中的硫酸出货后既或售价低于日本货的市场价格,但在各用户胃口填满的状态下,也是没有销路的。同时他们还向各行业用户恶意地宣传利中硫酸的质量性能不如日本硫酸,容易毁坏其他产品的质量。这一恶意的宣传,正与那些有崇拜外国货,藐视国货的用户一拍即合,因而很多硫酸用户不敢尝试利中硫酸,致使利中硫酸出货后推销不出去。1935年上半年曾积压了大量成品,因此流动资金难以周转,严重到发不出职工工资程度,新生的利中处于危机状态。(www.xing528.com)

利中遭到日本垄断集团及追随者扼杀的同时,在开工的第二年(即1935年)的下半年,又遇到另一件较大的事故。由于当时生产设备的蒸浓部分设计不同,投产后始发现蒸浓的酸雾散布在空气中,其气味呛人,以工厂所在地的大王庄一带为甚,影响附近民众的环境卫生。这一问题发生后,利中即准备着手改进,但在未改进之前,被反对利中的人所利用,趁机煽风点火,把大王庄一村的问题扩大到大直沽、郭庄子、王庄子、沈庄子、旺道庄等6村,暗中鼓动6村民众联合起来,由大王庄绅士高瑞连为代表,率领6村民众,先到特别三区公署请愿,要求取缔利中酸厂,又到利中酸厂,要求停工以防酸气呛人。利中不得不暂时停止蒸浓工序生产,以息民愤。停工以后,一方面由副经理赵雁秋及吴印塘出面向各村代表进行疏通,摆宴请客,得到各村代表的谅解,同时又得到天津市政府的批示,始恢复蒸浓工序的生产。

3.有力地还击日商,夺回硫酸市场。日本垄断商人及其走狗采取了一系列恶毒卑鄙手段,妄想迫使刚刚诞生的利中酸厂瘫痪停工。当时摆在利中酸厂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妥协屈服,在市场上作日本硫酸的尾巴,这是一条绝对走不得的自杀的道路;另一条是坚持斗争,克服困难,在市场上与日本硫酸斗争到底,求得生存。利中决定走后一条道路。方向确定之后,就和日本垄断商人及其追随者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宣传工作和降低售价两方面采取了措施:①向硫酸用户进行宣传,说明国产硫酸的化学物理性能,与日本硫酸完全一致,质量标准同是66度的酸,不可能出现两样的性能。经过详尽的解释后,先扭转了硫酸用户对国产硫酸的看法,同时,选择了市场上用酸量较大的行业,如金店业、漂染业等,作为宣传试用的对象,采用实际试验办法,打破坏人的恶意宣传。于是派技师蒋子瞻到金店帮助他们试用利中硫酸化炼金银,并传授使用硫酸的技术操作和从用过的硫酸废液中再提炼金银降低损耗的方法,很受欢迎。试用时所需硫酸先不收费,试验成功后再算账。经过一个星期的试验证明,使用国产硫酸所化炼的金银制品的成色质量与用日本硫酸完全相同,从此金店业的资方和工人遂与利中订立了硫酸供应协议以及技术合作关系。用同样的办法,又与漂染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在这两个用酸量较大的行业打开销路之后,其他用酸户对利中硫酸的看法也得以改变,不再崇拜日本货,纷纷购用国产硫酸,从此利中硫酸在市场上出现了新的局面。②销路上打开缺口后,展开了全面推销工作。日本硫酸售价在利中开工后由64元落到14元,在这种情况下,利中想打开销路,夺回市场,必须从售价方面入手。考虑到日本硫酸由日本运到天津,成本(包括工厂成本、利润、运输费用,再加上商业利润等)无论如何绝不会比利中硫酸的成本低,利中的硫酸成本平均每箱在8元左右,假若售价再低于14元,还是有利可图的。现在日本及其追随者既然利用降低市价的手段,企图挤垮利中酸厂,利中就决定以同样的手段来对付他们,因而牺牲利润,甚至赔点钱也要与日本硫酸斗争到底,一定要把它赶出天津市场去。过去利中售货要看日本人的颜色,现在由被动变为主动,利中在市场上开价由14元逐步地降到12元,叫日本硫酸的售价跟着利中跑。从此,利中硫酸在市场跃居主要地位,足可与日本硫酸抗衡并逐渐占了绝对优势。③日本商人不甘心退出天津硫酸市场,他们又使用了日本浪人把大批硫酸从秦皇岛走私偷运天津,逃避关税,降低成本,从而再一次大落价,把硫酸每箱售价降低到10元,与利中较量。利中夺取市场正节节胜利,当然更有斗争到底的决心,绝不会使之功亏一篑。于是利中硫酸的售价再度降低到9元,这样就把日本商人及其走狗的反扑迎头给打回去,利中仍在市场上占主动地位,日本硫酸从这次走私之后,销声匿迹了,这是1935年冬季的事。日本到中国掠夺市场,目的在于掠夺更高的利润。有利润的商品多作,无利润的商品少作,对硫酸的处理也是如此。天津硫酸市价从64元已落到9元,利润太小了,他们就不愿意再向天津出口硫酸了。“硫酸大王”隆记公司经理王五生的靠山是日本,现在日本硫酸市场大势已去,他的“王座”保不住了,打算另谋出路。利中酸厂抓住这个时机,主动找王五生协商,要求隆记公司作利中酸厂的代销店,利中酸厂采用这个办法,目的是要把“硫酸大王”拉过来,与之合作,共同抵抗日本硫酸。走投无路的王五生欣然接受了,从此,利中酸厂的代销店又增添了一家。④利中酸厂在与日本商人斗争的过程中,鉴于日本硫酸进口须经河北省硝磺总局发给护照,方准进口,因此向地方政府机关呼吁,要求限制日本硫酸的进口,以维持国产硫酸的生产,并请支援解决成品大量积压问题。利中的请求曾得到财政部盐务署和河北省硝磺总局的答复,允以协助,但这仅是公事行文,实际上并未起什么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