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验总结:病虫草鼠防治方法

经验总结:病虫草鼠防治方法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调查区内畜禽疾病有三类,主要有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2001~2010年,在6个乡镇各设病虫测报基点2个,年检查测报在12次以上,印发《病虫情报》12期,各600份,指导乡镇村组开展病虫草鼠综合防治工作,为农业半产奠定良好基础。1993年,各种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6.7万亩,实际防治6.5万亩。年全区对大田麦油病虫草害防治21.25万亩。2008年,全区大田作物小麦、油菜病虫草害发生24.4万亩次,防治30.68万亩,化学除草7.6万亩。

经验总结:病虫草鼠防治方法

一、病虫防治

区内川、塬、坡、山、滩兼有,动植物种类繁多,畜禽疫病,农作物、果树病虫草鼠害屡有发生,经对区内45种农作物病虫草害调查,查明病害有220种,虫害有83种,草害有46种。据调查区内畜禽疾病有三类,主要有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普通病多患于马牛羊猪,传染病多患于牛、猪、鸡,寄生虫病多危害于牛和羊。

1991~1995年,年基点病虫草害调查8次,发布区病虫草害信息5~8期,指导农业生产。1996~2000年,年发布病虫情报10期,每期印发宣传材料450~6000份。2001~2010年,在6个乡镇各设病虫测报基点2个,年检查测报在12次以上,印发《病虫情报》12期,各600份,指导乡镇村组开展病虫草鼠综合防治工作,为农业半产奠定良好基础。

二、植物防疫

吸浆虫防治

1991年,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10.7万亩,占发生面积12.9万亩的82.9%。1992年,区粮食、蔬菜开展病虫草害综合防治8.9万亩,占发生面积123%。1993年,各种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6.7万亩,实际防治6.5万亩。1994年,病虫害发生面积11.7万亩,综合防治12.7万亩。1995年,区病虫草害发生18万亩,组织群众综合防治15.5万亩。1996年,区病虫草害发生22.9万亩,防治面积17.2万亩。1997年,区病虫草害发生9.6万亩,防治13.3万亩,其中小麦油菜病虫防治7.2万亩,科学除草1.1万亩。1998年,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7万亩,防治9.5万亩,其中防治达2次以上3.8万亩,化学除草2.8万亩。1999年认真贯彻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年累计病虫草害防治19万亩,组织群众统一防治1.26万亩,化学锄草3.45万亩,人工拔草2.68万亩。2000年,累计病虫草害防治20万亩,统防统治1.5万亩,化学除草3.5万亩。2001年,区累计病虫草害防治18万亩,统防统治1.6万亩,化学除草3.5万亩。2002年,累计病虫害防治12万亩,统防统治1.8万亩,化学除草3.5万亩。2003年,病虫害无害化防治20万亩,举办农药防治,无公害化技术培训各2次。促进粮油菜果产品从“无公害”向“绿色”有机食品发展。2005年,全区病虫草害无害化防治20万亩。2006年,粮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24.7万亩,防治28.42万亩,挽回粮油损失1420吨。2007年,在石鼓镇刘家村菜田推广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举办黄瓜、番茄、茄子病虫害防治宣传,马营镇凉泉村举办桃树病虫害防治培训,石鼓镇王家河、孙家庄村推广大田作物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培训。年全区对大田麦油病虫草害防治21.25万亩。2008年,全区大田作物小麦、油菜病虫草害发生24.4万亩次,防治30.68万亩,化学除草7.6万亩。2009年,组建渭滨区病虫防治专业队,包镇抓点,搞好病虫害防治,年小麦油菜病虫害防治16.77万亩,杂粮病虫草害防治4.4万亩,果树病虫害防治21.4万亩,挽回农业损失149.8万元。2010年,积极开展作物病虫草害防治,包镇抓点,以点带面,搞好防治,年小麦、油菜病虫发生面积16.94万亩,防治18.32万亩,将粮油损失降低到5%以下,苹果病虫害发生面积12.16万亩,防治16.33万亩,重大病虫害调查6次。

三、防鼠灭鼠

区内防鼠灭鼠主要是田鼠,在4个乡镇各设鼠害监测田(点)2处,年灭鼠三点监测平次为13.5%夹次,灭鼠后4乡镇8点监测田鼠,密度下降0.63%,灭鼠率95.7%,年灭鼠10.5万只。1991~1993年,灭鼠面积3万亩,每年春秋季开展灭鼠2次,灭鼠药物由区统一购买二代凝血灭鼠药130~150公斤,与小麦配制成毒饵3500~4000公斤,分发到乡镇统一灭鼠,年灭鼠面积3.74万亩,鼠害密度由17.4%夹次,降低2.36%夹次,灭鼠率90.3%,1994~1998年,每年春秋各灭鼠2次6万亩,灭前监测粮田有鼠害7.5%夹次,菜田百夹次鼠22只。灭鼠后,粮田鼠害百夹次均有鼠1.2只,菜田百夹次有鼠2.5只。1999~2004年,灭鼠面积5000亩,2005年后至2010年年灭鼠面积4.7~5.5万亩。对6个乡镇的65名灭鼠投药员进行灭鼠毒饵配置、投放毒饵方法培训、年印发灭鼠资料300份,在6个乡镇各设2~3个鼠情监测点,专人负责监测鼠群种类、数量,分析鼠群动态,指导防治措施,防治前每日平均夹次捕获率为7.6%,防治后每月平均夹次捕获率为2.6%,改善了农业环境。(www.xing528.com)

四、畜禽防疫

1991年,猪瘟预防9818头,防疫密度97.5%,发放防疫证率100%,注射鸡新城疫Ⅰ系疫苗15.76万只,防疫密度91.6%,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17.68万只,防疫密度100%,鸡霍乱预防1.06万只,鸡痘苗注射0.6万只,家畜牛驱虫0.25万只,羊驱虫643只, 8078头猪全部实行防疫技术承包,采取定畜禽头数、定疫苗注射指标,定技术培训,定疫苗利用率,定防疫时间等五定一奖罚(超奖欠罚)责任制防疫。1993年,猪瘟预防103万头,预防密度95.5%,鸡新城疫I系疫注射12.48万只,预防密度92.2%,秋防结束后,市防疫中心进行随机抽样,达到省市规定防疫指标。奶山羊布鲁氏杆菌活疫苗口服免疫700只。1994年,区猪瘟预防5533头,预防密度92.2%。1996年,猪瘟预防9467头,预防密度95.5%,鸡新闻城疫Ⅰ系疫苗预防9.86万只,预防密度88.5%,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预防49.1万只,猪体内驱虫8769头,羊驱虫1132只,牛驱虫3422头。1998年,在4个乡镇宣传新颁布实施的《动物防疫法》,年生猪三联疫苗预防15218头,防疫密度96%,鸡新城疫I系疫苗预防16.48万只,防疫密度93%。2000年,年生猪三联疫苗预防11200头,预防密度90%,鸡新城疫苗预防7.96万只,防疫密度90%,牛口蹄疫免疫3830头,其中奶牛368头,羊口蹄疫免疫4689只。2004年,以预防高致性禽流感,口蹄疫和春秋两季畜禽防疫为重点,按照“属地管理,条条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畜禽防疫目标责任书,对57个村依法实行高致性禽流感免疫,在310国道、西宝南线、市机械化养鸡场周围3公里建立免疫带,对全区121个村62.61万只禽类进行禽流感免疫,免疫密度100%。2006~2008年,继续坚持对高致性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强制免疫,鸡新城疫、狂犬病全面免疫原则,年生猪口蹄疫免疫密度、挂标均达100%,猪蓝耳病免疫密度100%,猪瘟预防免疫密度100%,牛口蹄疫预防免疫密度、挂标识100%,牛口蹄疫预防免疫密度、挂标识均100%,禽类禽流感免疫密度100%。2010年,畜禽防疫仍以一瘟二疫五病为重点,经春秋两季防疫,对猪存栏8787头,牛1645头,羊1915只,禽类12.86万只分别进行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禽流感、鸡新城疫预防,免疫密度、挂标率、建档率均达到100%。

五、疾病检疫

植物检疫 1991~1992年,学习贯彻《植物检疫条例》,年开展对粮食、经济作物、蔬菜、果品、种子和植物产地及调运检疫591批次,数量达2745吨。1993~1994年,对12个村3万亩小麦、果树田进行普查,均未发现小麦矮腥、毒麦、黑森蝇蛀、苹果棉蚜等危害性病虫害。年检疫粮、菜、果和其他植物533批次,繁殖植物1817.8吨。1995~2000年,年植物检疫150~310批次,数量达1500~3100吨。防止检疫对象发生漫延。2001年,在川陕路、太白路设立植物检疫签订点,对过往运输的果品、种子检疫100批次1000吨。2003~2005年,在6个乡镇和310国道晁峪签证点普查、检疫植物品种2000批次,杜绝疫情传播。2008~2009年,对产地和调运果菜种子进行检疫,年检疫车辆8000台3500吨,杜绝苹果囊蛾疫病传入区内市场。2010年,设立7个监测点,开展产地、调运检疫350台(辆),杜绝植物疫情传入。

动物检疫 1991~1992年,对4个乡镇34村143个村民小组的羔羊、牛犊、仔猪、奶畜采血2820头份,经检疫全为阴性,未检出家畜布鲁氏杆菌病。2个奶牛场的羔羊、牛犊、奶畜年采血化验301~310头份,未检出布鲁氏杆菌病。2006~2007年,分别采集猪血清55~144份,牛血清20~32份,采血清20份,鸡血清30~140份,鸡泄殖腔拭子10~40份,鸡咽喉拭子40份,猪鼻腔拭子40份,猪肾80份,猪脾脏80份,猪郃下淋巴组织40份,猪肝20批,均未检出兽药残留、禽流感、口蹄疫、疯牛病、羊疯病、布鲁氏杆菌病。2008年,在四川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期间,加大动物疫病检测力度,分别采集动物疫病80份,灾后疫情监测采样210份,活禽市场采样200份,兽药残留采样58批次,宠物犬20只,均未检出布鲁式杆菌病、牛羊结核病、狂犬病疫情。2009~2010年,渭滨区检疫点被确定为省级重大动物疫病检测点。

检疫设施建设 1991年,区动物检疫设备比较简陋。2004年,省农业厅下拨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12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4.5万元,用于采购动物防疫采样车1辆,疫苗运输专用车1辆,各类仪器设备71台套,是防疫检疫设施全面得到改善。2008年,中央下拨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项目资金38万元,用于采购动物检疫监督车1辆,购置仪器设备228台(套),极大地改善了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