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鸡市渭滨区科普活动及成果概述

宝鸡市渭滨区科普活动及成果概述

时间:2023-10-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年参加农村科普活动科技人员95人,帮扶庭院经济户纯收入2000元59户,纯收入1000元45户;引进推广实用技术12项;扶持乡镇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改造6个。是年10月,举办渭滨区第三届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区级优秀学术论文11篇。2005年9月,在首批科普文明社区评选活动中,区文明办、区科协命名新建路东段、机厂街、金渭路、渭工路、南关路、新民路、铁塔厂、秦机8个社区为区级科普文明社区。开展社区科普学校建设活动。

宝鸡市渭滨区科普活动及成果概述

1991年,组织千名科技人员参加农村科普活动;重点帮助千户示范庭院经济建设;完成百项实用技术推广;扶持一个乡镇企业的“双千百项一扶”活动。全年参加农村科普活动科技人员95人,帮扶庭院经济户纯收入2000元59户,纯收入1000元45户;引进推广实用技术12项;扶持乡镇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改造6个。开展农村科普文明村建设试点,建设规划实施3年。马营镇凉泉村、石坝河乡赵家庄村、高家村乡高家村、益门乡陈家村为农村科普文明村建设试点村。是年9月,在全区青少年中举办“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大赛,参赛中小学生7527人,参赛作品1.2万件。是年10月,举办渭滨区第三届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区级优秀学术论文11篇。1992年11月,举办渭滨区首届小学生《思维与动手》竞赛活动,29所学校268名小学生代表参加了竞赛,现场竞赛作品6725件。1993年,马营镇凉泉村、神农乡陈家村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科普文明村”,石坝河乡赵家庄村、高家村乡高家村被命名为“科普村”。1997年6月,区科协制定了《科技扶贫高家村乡凉水泉村脱贫计划》,扩大板栗种植面积;引进推广实用技术;及时传递科技信息;建立村级专业技术协会;培育科普示范基地;组织实施“金桥工程”项目;建立农函大教学辅导班及精神文明建设等10项。2002年5月,高家镇、神农镇相继建成科技信息服务站,利用互联网,为农民致富免费提供科技信息。是年9月,经二路街道办事处在渭工路社区成立“宝鸡市老科协社区服务站”,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打下了基础。2004年6月,全区6个乡镇全部建成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站,接入宽带网络。2005年9月,在首批科普文明社区评选活动中,区文明办、区科协命名新建路东段、机厂街、金渭路、渭工路、南关路、新民路、铁塔厂、秦机8个社区为区级科普文明社区。2007年9月,区文明办、区科协命名经一路、宝鸡桥梁厂、马路街、相家庄社区为第三批区级科普文明社区。12月,全国公民科学素质问卷调查在渭滨区开展,渭滨区为宝鸡市唯一入选的抽查单位。2008年12月,区科协被中国科协确定为西部科普工程建设单位,资助5万元,在石鼓镇石坝河村举行渭滨区科普惠农“三个一”工程授牌及图书捐赠仪式。2010年6月,区科协在神农镇举办全区核桃嫁接培训会,请市农科所专家袁斌及林小康现场授课。开展社区科普学校建设活动。投入资金7万元,建成社区科普阅览室和科普活动室面积350平方米,购置课桌、椅子25套,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各1台,数码相机1个,多媒体投影仪1套,科普图书1000册。举行社区科普学校挂牌暨开学仪式,为社区科普学校赠送图书、电脑等设备。全市首次公众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确定观测点7个,总样本量为210份。(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