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冲之死:哀悼天才少年,曹丕成最大受益者

曹冲之死:哀悼天才少年,曹丕成最大受益者

时间:2023-10-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是这一年,曹操在痛失心爱的谋士后不久,又遭受到一次打击,他13岁的儿子曹冲死了。曹冲五六岁时正值汉献帝建安五年至汉献帝建安六年,官渡之战刚打完,孙权刚接班,对朝廷表面臣服,送大象等物表示忠心是可能的。但是,天不如人愿,曹冲还是得病死了。曹冲未成年而死,曹操想找个合适的亡女跟他合葬,算是冥婚。在曹冲之死这件事上,曹丕确实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曹操说的那些话一点都没错。

曹冲之死:哀悼天才少年,曹丕成最大受益者

还是这一年,曹操在痛失心爱的谋士后不久,又遭受到一次打击,他13岁的儿子曹冲死了。

曹冲是环夫人所生,环夫人就生了这一个儿子。曹冲出生于汉献帝建安元年,即曹操迎汉献帝至许县的前后。曹冲的年龄比曹丕、曹彰、曹植都要小。

有的史书说曹冲字仓舒,这是不准确的,古人到弱冠之年也就是20岁以后才有字,曹冲13岁就死了,还没有来得及有字。

曹操的长子曹昂字子修,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此外还有子整、子勤、子乘、子京、子安等,曹操儿子中凡是知道表字的,都是“子字辈”,曹冲不可能字仓舒。

仓舒应该是曹冲的小名。黄帝孙子——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有八个儿子,号为“八恺”,其长子名字叫仓舒。曹操给曹冲起这个名字,有望子成龙的意思。

在所有儿子里曹操确实最喜欢曹冲,这个孩子从小就讨人喜爱,特别聪明(聪察岐嶷),从小智商就高,是个神童

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故事是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发生在曹冲五六岁时,那时他的智力水平已经跟成人差不多了。孙权从江东送来一头大象,这是个稀罕物,曹操出于好奇,想看看这头象有多重。

曹冲五六岁时正值汉献帝建安五年至汉献帝建安六年,官渡之战刚打完,孙权刚接班,对朝廷表面臣服,送大象等物表示忠心是可能的。

一头大象的重量通常在两三吨,折合汉代的度量接近一万斤,那里没有地秤,还没有什么东西能称出它的重量来。这种庞然大物在北方很少见,曹操想弄清楚这头象到底有多重,却难倒了身边的谋士们(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这时候,年龄只相当于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曹冲走过来说:“我可以称出它的重量!”

大家惊讶坏了,都以为这个小孩说着玩呢。

谁知曹冲一本正经地说出了他的方法:“把象放到大船上,在船帮的水痕处做个记号,然后再换成其他可以分次称重量的东西再称,比较一下它们的刻度就行了。”

具体来说,曹冲的方法就是利用了浮力原理。现在,如果给我们一头大象我们也会称,但方法基本上都是小时候听这个曹冲称象的故事得来的。

曹操大为高兴,马上照办,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果然很聪明,要知道他只有五六岁而已。

还有一个故事,是说曹冲小小年纪就充满了爱心

曹操治理部下一向很严,对违反制度的人处罚相当重。曹操的马鞍子存放在库房里,结果让老鼠给咬了,仓库主任(库吏)吓坏了,想主动向曹操自首,争取宽大处理,但也害怕曹操不能原谅。

曹冲知道这件事后,对仓库主任说:“先别急,再等三天再说。”

曹冲用刀子划破了自己的衣服,弄成老鼠咬过的样子。然后他小脸上故意表露出一副愁容来见父亲

曹操很奇怪,问他怎么了,曹冲回答:“大家都认为老鼠把衣服咬了是一件不吉利的事,现在我的衣服就被老鼠咬了,不知道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因此不高兴。”

曹操听完,笑了,说:“这些都是胡说八道,不必在乎。”

过了一会儿,仓库主任来报告,说马鞍子被老鼠咬了,曹操没有生气,说:“我儿子的衣服放在身边都让老鼠咬了,更何况仓库里的马鞍呢?”

于是不再追究。

类似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曹冲以他的仁爱之心和机智,先后挽救过几十个人的生命(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

曹操太喜欢曹冲了,经常在手下人面前夸他,甚至想立他为接班人(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

但是,天不如人愿,曹冲还是得病死了。

曹冲生病期间,曹操亲自主持祈福仪式,为他请命。曹冲死后,曹操非常难过。曹丕等人过来劝慰曹操,曹操叹道:“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兄弟们之幸啊!”

曹操的意思是说,仓舒若在,今后接班就没有你们什么事了。(www.xing528.com)

有一本史书记载,有个叫周不疑的孩子,比曹冲大三四岁,也属于神童一类的人才,聪明绝顶(有异才),曹操很喜欢他,认为他跟曹冲不相上下。曹操甚至想把周不疑招为女婿,但周不疑很有主见,没有答应。

曹冲死后,曹操密令想把周不疑杀了,曹丕知道后赶紧来劝父亲,认为不可这么做,曹操说:“此人将来不是你驾驭得了的。”

还是派人把周不疑杀了。

记载这件事的这部史书喜欢记录一些耸人听闻的事,算不上严谨的史书,上面这件事只出现在这部书里,只当是道听途说吧。

曹冲未成年而死,曹操想找个合适的亡女跟他合葬,算是冥婚。

刚巧,从辽东归来的名士邴原死了女儿,曹操派人向邴家表达合葬的意愿。虽然儿女都不在人世,但冥婚也形同于正式婚姻关系,如此一来就跟曹操成了儿女亲家,这么好的事换成别人一定高兴坏了,但邴原却一口拒绝。

之前说过,邴原与管宁华歆三个人并列知名于当世,号称“一条龙”。

曹操碰了个钉子,面子大损,但他仍然善待邴原,一如既往地尊重他。

曹操以朝廷的名义追赠爱子曹冲为骑都尉,颁发了印绶,后来还让儿子曹据之子曹琮过继为曹冲之后。魏明帝曹叡继位后,追封自己的这个叔父为邓哀王,历史上便以邓哀王称呼曹冲。

在曹冲之死这件事上,曹丕确实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曹操说的那些话一点都没错。后来曹操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一直犹犹豫豫,如果曹冲不死,结果如何还真难说。

这件事还有一个受益者,那就是曹丕的夫人甄氏一家。

甄宓听说邴原拒绝了冥婚的请求,觉得是个机会,她娘家刚好死了个女儿,辈分和年龄正合适,于是主动提出合葬请求。

甄宓是曹冲的嫂子,要与曹冲合葬,必然是甄宓的姐妹。而且甄宓比曹丕年龄还大,合葬的应该是甄宓的妹妹。甄宓共有兄弟姐妹八人,其中姐妹五人,与曹冲合葬的究竟是哪一个,无法考证。

甄家主动提出合葬的事让曹操很满意,这个本来地位岌岌可危的家族逐渐有了安全感。

让甄家有安全感的还有另一件事,那是在三年前,即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甄宓为曹丕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曹叡,也就是后来的魏明帝,曹操的长孙。

不过,根据史书记载,曹叡死于景初三年(239年)正月,死的时候36岁(时年三十六),据此推算,曹叡应该出生于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麻烦就大了。

这是因为,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八月邺县才被攻破,身为袁熙之妻的甄宓成了俘虏,被曹丕看上纳为正妻。如果曹叡出生于这一年,那岂不是说他不是曹丕的儿子,他的父亲应该是袁熙。

六和五在笔画上有明显区别,不可能在编书和出版的过程中不小心被抄错。这个玩笑开得有些大,把曹操的孙子写成了袁绍的孙子。

但有不少人相信这是真的,他们认为对曹操不满的史家在此使用了曲笔,不敢明说曹叡的身世,只好委婉曲折地表达,他们的理由是曹丕生前迟迟不立曹叡为嗣,直到最后才立曹叡,而甄宓被曹丕突然赐死,凡此种种,说明里面有不可告人的内幕。

也有人持不同观点,认为史书上说的36岁是虚岁,周岁应为35岁,曹叡应该生于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

分析起来,后一种说法更有道理。

曹叡出生后,曹操对这个长孙很喜爱,经常把他带在身边(常令在左右)。曹叡是不是曹丕的儿子别人不清楚,当爷爷的曹操不可能不清楚,如果甄氏嫁给曹丕时已经怀有身孕,曹操可能就不会答应曹丕纳其为妻。曹叡15岁的时候就跟他的叔父们一起被封了侯,是曹操子孙中封侯最早的一批。

这些迹象表明,曹叡不可能是袁氏后代。

曹叡的年龄关系到曹家的名誉,更关系到曹魏的江山到底姓曹还是姓袁。假如曹操奋斗了一生,结果却为袁氏子孙们打下了江山,那岂不太黑色幽默了?

要么是历史学家不够严谨,要么是他们故意埋了一个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