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鹿坪社区:历史渊源、文化遗址、居民规模

鹿坪社区:历史渊源、文化遗址、居民规模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鹿坪社区原名十二大队、鹿坪村,2009年与莲水村、小石村同并为社区,即鹿坪社区。鹿坪社区在3600年前辖属皇城山鱼凫、杜宇王国,其时鹿坪社区还是川西山区的一个内陆湖泊。古蜀鱼凫、杜宇当川西水泄时的首站统治中心就设在鹿坪社区,并在出山前设拜祭台。祭台设在现鹿坪社区西荷塘坝上向峨地区海虹村的梁家山半山腰,面对皇城,人称望乡台。鹿坪社区面积4.3平方公里,辖14个居民小组,650多户人家,2000多名居民。

鹿坪社区:历史渊源、文化遗址、居民规模

鹿坪社区原名十二大队、鹿坪村,2009年与莲水村、小石村同并为社区,即鹿坪社区。鹿坪社区在3600年前辖属皇城山鱼凫、杜宇王国,其时鹿坪社区还是川西山区的一个内陆湖泊。湖泊沿岸,森林密布,水草丰茂,獐、麂、鹿、熊、虎、豹等动物出没在湖边,尤以鹿子为最。水泄后,此地呈现一片宽阔的河滩,故鹿坪社区早年又称宽河坝,而以鹿子出没最多的平坝为鹿坪子。鹿坪社区灾后重建又名鹿鸣荷畔,取《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之意。

鹿坪社区历史悠久,从古蜀到清朝,多次为当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古蜀鱼凫、杜宇当川西水泄时的首站统治中心就设在鹿坪社区,并在出山前设拜祭台。祭台设在现鹿坪社区西荷塘坝上向峨地区海虹村的梁家山半山腰,面对皇城,人称望乡台。古蜀时期,此地是湔氐(堋氐县)所辖,之前辖属七里村。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该地设为西乡鹿坪里,辖湔江西岸所有乡镇和都江堰市向峨乡与鹿坪社区相邻的龙竹村、石翁村、海虹村(部分)等。

鹿坪社区地形地貌十分特殊,虽是河流冲积形成的宽广平坝,可平坝与山里汶川极为相似,不过比汶川的山小,水流小,地域却十分开阔,称为宽河坝(鱼凫、杜宇时代为内陆湖泊)。鹿坪村有一个奇特的地貌是整个地形(包括西一村部分)极像一个葫芦宝瓶。葫芦口在象鼻山前的双水磨,第一节椭圆形开阔地收缩处的山脉东是胡家山,西是瓦窑坪下延的水厂背后的鹿角山(又称瘟牛角),瓶底收缩处在西一村境内东面的观音岩和西面的胡家大岩,并形成曲水回廊。若称都江堰水利工程为宝瓶口,还不如称这里是天生的宝瓶,此处虽没有都江堰宝瓶口那么开阔,但其形状极似“葫芦”宝瓶。

鹿坪社区集山、水、坝为一体,在磁峰社区属水田最多的村落。村落土地肥沃,庄稼生产条件良好,作物以水稻为主,是一个富饶之地。鹿坪社区面积4.3平方公里,辖14个居民小组,650多户人家,2000多名居民。社区有两个统规统建居民小区,一个是鹿鸣荷畔(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处),一个是吉祥居。(www.xing528.com)

鹿坪社区古蜀遗址较多,著名的有鱼凫、杜宇从皇城迁到山下的都府遗址,有鱼凫、杜宇建都皇城时为其烧砖瓦的瓦窑坪(此地也是唐宋白瓷窑址)。传说鱼凫、杜宇当年立都建城时交通不便,砖瓦通过船运到皇城山下,士兵和族人全都站成一排,靠手传递。皇城山到山下约3.5公里之遥,按每人间距一米计算,要3000人左右,可见其工程的浩大。鹿坪西荷塘曾经是北宋时期的群居院落,西北二水沟与皇城交界处的山崖上,有南宋时期的宋小豳遗留下来的摩崖石刻文字,花桥“三五”变电站周围,有古府衙建筑留下的污木坑,有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拜泰山神的东岳庙。鹿坪社区著名的地名有花桥、苏家山、象鼻子、困牛山、芹菜湾、石碾子等,每个地名都有一个神秘的传说故事。

鹿坪社区是远古生物活跃的地方,两脚螃蟹化石就是在该社区十四居民小组滴水岩前的山岩中发现的。

鹿坪社区旅游产业发展兴旺,有“四川省天空之眼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驾驶培训和运行基地,有供观赏、垂钓的500余亩东西荷塘,有多年前形成的花桥周围餐饮娱乐休闲服务,有花园式生态小区乐园等,已基本形成特色旅游小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