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出口商品增加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出口商品增加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外贸易区域的扩大,必然推动市场需求的增大与商品销售种类的增多,并且促进中国商品的外销。尤其是香料、手工业制品、军事用品和手工业原料进口种类明显增多。(二)出口商品种类数量增加明朝在出口商品中,主要以大宗日用品为主,不仅商品种类不断增多,而且出口地区也不断扩大。与出口商品相比,进口商品的总体加工程度低于出口商品。以万历二十八年广州出口印度和欧洲的商品为例。丝绸和瓷器在明代仍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出口商品增加

海外贸易区域的扩大,必然推动市场需求的增大与商品销售种类的增多,并且促进中国商品的外销。

(一)进口商品种类数量增加

根据万历《明会典》所记,进口商品大致可以分为下面的七大类:

表5-7  万历《明会典》中记载海外商品进口种类

(续表)

本表资料来源:据(明)申时行:万历《明会典》卷一〇五至一〇八《朝贡一》至《朝贡四》整理

以上160多种进口商品,主要经浙江、福建、广东三市舶司进入中国。根据上表可以看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商品以香料、奢侈品等非民生日常用品为主。虽然到了明朝后期,西洋货物如毛织品、棉织品、钟表、香水、毛皮、金属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凸显,中国开始进口西洋手工业制品,但进口量并不大。不过,如日本折扇等商品也在海外国家的贸易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

表5-8  《大德南海志》记载的元代海外进口商品

本表资料来源:根据[元]陈大震:大德《南海志》整理

通过表5-7和表5-8的对比,明显可以看出明代海外进口商品与元代相比种类大增。尤其是香料、手工业制品、军事用品和手工业原料进口种类明显增多。其中又是以第一类香料数量最大,以下表5-9以暹罗和日本贡物表为例:(www.xing528.com)

表5-9  万历《明会典》所记暹罗和日本贡物表

本表资料来源:据(明)申时行:万历《明会典》卷一〇五至一〇八《朝贡一》至《朝贡四》整理

以暹罗和日本为例,可以明显看出明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商品以香料、奢侈品等非日常用品为主。尤其通过暹罗可以明显看出,相比之下香料进口比例很大。

明代中国的商品经济水平,不仅普遍优于亚洲周边国家,也在很多方面优于西方国家,诸多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强大的竞争力,各国争相购买。一些中国商品的出口量不仅居世界首位,甚至居唯一的地位。而中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量不大。因此,在海上贸易中,中国长期存在巨大顺差,在一向被指为轻商的政策下,明代中国却取得了重商主义者所追求的结果——贵金属的流入。

(二)出口商品种类数量增加

明朝在出口商品中,主要以大宗日用品为主,不仅商品种类不断增多,而且出口地区也不断扩大。其中丝绸、瓷器为主要商品,做工精良、质量上乘。明朝初年,这些商品随着海外朝贡贸易传遍亚非地区,明朝后期又传入欧洲。全部出口品中,主要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但经过加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占绝大比例,未经任何加工的初级产品只占很小比例。与出口商品相比,进口商品的总体加工程度低于出口商品。这说明在西方工业产业开展之前,中国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广州出口印度和欧洲的商品为例。

表5-10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广州经澳门出口往印度、欧洲货物列表

资料来源:黄启臣主编《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第414—415页。

从上表可知,由广州经澳门出口印度、欧洲的商品中,就价值而论是以丝货和瓷器为最大宗。丝绸和瓷器在明代仍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其余农产品加工制品及手工业制品占较大比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