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国和齐国达成讲和,昭公葬卫襄公

王国和齐国达成讲和,昭公葬卫襄公

时间:2023-10-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文七年,春,王正月,暨1齐平。内之前定之辞谓之莅,外之前定之辞谓之来。6九月,公至自楚。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译文鲁昭公七年,春季,周王的正月,齐国与我国讲和。说暨是不得已,由别国向我国提出讲和叫作“暨”。三月,鲁昭公到楚国。君子不改他人的名,不改他人父祖所命的名,是看重这个名的由来。十二月,癸亥日,安葬卫襄公。5乡:同“向”,往昔。昭公元年经文有卫大夫齐恶。6臣所生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

王国和齐国达成讲和,昭公葬卫襄公

原文

【经】七年,春,王正月,暨1齐平。

【传】平者,成也。暨犹暨暨2也,暨者不得已也,以外及内3曰暨。

【经】三月,公如楚。

【经】叔孙婼4如齐莅盟。

【传】莅,位也。内之前定之辞谓之莅,外之前定之辞谓之来。

【经】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经】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

【传】乡5曰卫齐恶,今曰卫侯恶,此何为君臣同名也?君子不夺人名,不夺人亲之所名,重其所以来也。王父名子也。6

【经】九月,公至自楚。

【经】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经】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译文(www.xing528.com)

【经】鲁昭公七年,春季,周王的正月,齐国与我国讲和。

【传】“平”,是讲和的意思。“暨”,如同说急迫。说暨是不得已,由别国向我国提出讲和叫作“暨”。

【经】三月,鲁昭公到楚国

【经】叔孙婼到齐国去莅盟。

【传】莅,是(盟誓之词已定,只前往)就位进行盟誓。我国预定的叫它作“莅”,别国预定的叫它作“来”。

【经】夏季,四月,甲辰日,朔日,发生日食

【经】秋季,八月,戊辰日,卫侯恶去世。

【传】以前说了一个“卫齐恶”,现在又说“卫侯恶”,这里为什么君、臣同名?君子不改他人的名,不改他人父祖所命的名,是看重这个名的由来。卫齐恶是祖父给孙子取的名(,所以没有避讳改名)。

【经】九月,鲁昭公从楚国回来。

【经】冬季,十一月,癸未日,季孙宿去世。

【经】十二月,癸亥日,安葬卫襄公。

注释 1暨(jì):及,和。连词。2暨暨:犹如说汲汲,急切的样子。3外:指齐。内:指鲁。4叔孙婼(chuò):鲁国大臣。5乡:同“向”,往昔。昭公元年经文有卫大夫齐恶。6臣所生之子,不敢与世子同名。然生在世子前,王父(祖父)为之取名,则虽与后生之世子同名,亦不改名。其所以如此,因名为人亲(父或祖父)所取,为了尊重人亲,即使与君同名也不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