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木石艺术之美:传承与创新的艺韵禅心

木石艺术之美:传承与创新的艺韵禅心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多年的木雕艺术创作中,深受福州木雕艺术风格的影响,所创作的作品体现了福州木雕艺术的特点。因此,在创新之时,并不是将之抛弃,而是要理清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于福州木雕艺术的认识,笔者本人一直认为不能仅囿于所谓传统的工艺层面,因为这一古老的工艺美术门类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仅是属于过去,更是属于现在和未来。

木石艺术之美:传承与创新的艺韵禅心

我1982年出生于福州连江,自幼受家父启蒙和家庭艺术环境的熏陶,对雕刻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绘画和雕塑,1997年开始从事根雕艺术创作。师从林学善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象园木雕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和朱庆棠老师(雕塑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在大师的创作室从事雕刻艺术制作研究,并多次参加国内展览,多次获奖,并有多件作品被香港、广东等博物馆收藏。在多年的木雕艺术创作中,深受福州木雕艺术风格的影响,所创作的作品体现了福州木雕艺术的特点。如笔者的木雕《传承与发展》,作品以雕刻工具为载体,表现了传统与现在、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提示人们只有传承才能站稳脚跟,而发展则是人们要为之持之不懈的目标。作品以三角造型呈现,以斧头、雕刻刀直至直磨机的演变为载体,并通过毛巾将其串联。作品以写实的手法、娴熟的刀法加以表现,造型逼真,主题鲜明;作品中的工具新与旧、粗与细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冲击,在2012年参加第四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中荣获个人赛铜奖,获封2012年度中国木雕探花。又如笔者的另一件木雕作品《道法自然》,作品的意思就是大道以自然为纲,遵循其规律。作品以荔枝木为载体,利用百年以上的老荔枝木,其树根盘缠树结造型好,刚好跟笔者创作老子的形象与思想不谋而合,遵循自然规律。作品创作以三角形的造型,自体雕刻老子的头部与脸部,以胡须作为过渡,很好地巧借自然,妙施雕琢,以简约与神韵的结合,流溢浓厚的人文底蕴,折射深邃的哲理光华,整个作品的艺术风格浑然一体。此作品在2011年参加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评选,获得了铜奖,并荣获当年的“争艳杯”金奖。

人之初》樟木

传承是指将祖先遗留下来的那些具有价值的东西继承下来,而创新则是在变化了的时代观念中创造出符合这个时代的具有新价值的东西。因此,在创新之时,并不是将之抛弃,而是要理清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福州木雕,作为中国木雕四大流派之一,其创造的辉煌成就在木雕界中已被认可。但是,近年来,福州木雕艺术中“创新”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迫切需要一股新的时代气息的植入,这需要新一代木雕继承人重视。

我认为,许多优异的传统工艺只有创新传承,才能在历史长河立足,而发展与创新应是木雕艺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在木雕创作中需要精心的安排布局,即使很小的人物形态也雕刻得须眉毕现,衣纹清晰,表情生动,既可远观其整体的气势和艺术效果,又可近看其精巧的雕工和玲珑剔透的细部,使人感觉像是面对一个景物丰富、气氛热闹而又深远、广阔的场景,仿佛已经进入到故事的世界中。

福州木雕艺术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越发成熟,其艺术追求和表现技巧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拙到精,实现了由最初的粗犷流畅到如今的精雕细琢。对于福州木雕艺术的认识,笔者本人一直认为不能仅囿于所谓传统的工艺层面,因为这一古老的工艺美术门类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仅是属于过去,更是属于现在和未来。如果想要将这一蕴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的艺术门类走向当代,则需要在继承中求变化,有破有立,因为木雕艺术应是当今之艺术,应该有它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形成木雕艺术的当代形态,应是多元、丰富的。(www.xing528.com)

木雕艺术应有“时代精神”,笔者认为,福州木雕艺术不应该只徘徊于单纯的技艺层面,更应该追求艺术境界,在充分掌握传统技法的同时与现代的意识融合起来产生一种新的东西,即“创新”,但真正要做到突破却是非常的困难。传统文化是承载着中国文化精神的载体,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是一种引导价值趋向和审美观念的思想引擎。如笔者的木雕作品《祈福》,创作的构想是:超强的地震令多少人无家可归,惨景令人震动,笔者以对受灾人民的关注创作了《祈福》。作品外观成三角形状,在一盏古朴铜质的油灯照耀下,一位老妇身裹大衣,盘坐在油灯下,双手放在腿上,左手持念珠,闭目祈福。全身绕一缕云烟,增加气氛,动静结合。作品以简练概括的形体的造型,与艺术雕刻的理念相融。作品动静结合,使整体充满气氛与生机。此作品在2012年参加第四届“艺鼎杯”中国木雕现场创作大赛荣获个人赛铜奖,获封2011年度中国木雕“探花”称号。笔者认为,福州木雕艺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注入新鲜的文化精神,在创新中让我们享受到铸就一件精品的快感,使创作的激情不断涌动,也使我们进一步挑战创作的高峰,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来创作更具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实现心灵深处情感的升华。

福州木雕历经岁月的千锤百炼,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饱满而又气韵生动的布局、精雕细刻的雕刻风格等蜚声海内外,成为东方文明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福州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融会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和文化素养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每一代人都为福州木雕的发展演变注入时代信息,正是在这一代代木雕艺人生生不息的传承中,福州木雕适应时代的演进,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作为新一代的木雕艺人,更需要大胆开拓创新,学会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潮流中既善于迎合海内外工艺品市场的需求,同时敢于开发原创新品,使福州木雕地域特色更加鲜明。

《悠然自得》楠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