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职教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背景及建议

职教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背景及建议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台湾地区职教师资来源广泛,师资培养渠道多元,但对新入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强制要求。依照中国台湾地区相关条例的规定,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的教师聘用与一般大学教师相同,注重学历层次,在意教师是否具备博士学位。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推出“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提出振兴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强调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培育。

职教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背景及建议

中国台湾地区职教师资来源广泛,师资培养渠道多元,但对新入职教师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强制要求。根据中国台湾地区“高级中等以下学校及幼稚园教师资格检定及教育实习办法”和“中等学校教师登记及检定办法”的规定,大学研究生修习职前教育课程取得师资职前教育证明以及教育实习认定,通过教师资格检定考试,就具备了中等学校教师资格。因而,中等职业教育教师主要来源于大学及研究所。据有关部门统计,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具有硕、博士学位者占比超过50%。这些教师一般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功底,但技能操作稍显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任用资格与普通大学相同。依照中国台湾地区相关条例的规定,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的教师聘用与一般大学教师相同,注重学历层次,在意教师是否具备博士学位。2008年,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统计表明,技专校院专任教师中,不具备实务经验的教师达66.8%。对于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教育来说,这一比例明显偏高。职业教育专任教师的任用与普通教育无区别的做法,极大地影响了职业教育培养务实致用人才目标的实现。

此外,职业教育教师升等看重学术著作而非产业界的创新、发明、技术及专利,强调职业教育教师在国际期刊SCI、SSCI上的论文发表数量,这就造成教师追求“学位至上”,重研究轻实务,对产业发展缺乏了解,教学偏重理论传授,轻视实践应用,无法培养务实致用的产业人才,导致产学落差。(www.xing528.com)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行业技术的调整和升级,传统职业岗位技能的内涵和外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教师不经常与产业界保持接触,教师的实务能力将无法贴近产业变动。特别是近年台湾地区倡导发展绿色能源、观光旅游、医疗照护、生物科技、文化创意、精致农业六大关键新兴产业,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职业教育系统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职业教育教师保持与产业的沟通与联络,熟悉企业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台湾地区非常重视搭建产学合作桥梁,为教师提供到公民营机构研习的机会。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推出“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提出振兴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强调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研发能力的培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