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朱元璋大胜陈友谅,一举改变明初局势

朱元璋大胜陈友谅,一举改变明初局势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死存亡之战,双方自然都拼尽全力。趁着一个风势较大的傍晚,朱元璋命令一支敢死队驾驶七条装载着火药的小船,乘风点火,直冲陈友谅的船阵。至此,陈友谅全军覆没,鄱阳湖大战的胜利可以说成就了朱元璋的霸业,改变了元末明初的整个局势。解决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一路向东,向着张士诚的地盘进发,一举攻下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等州县,将张士诚的势力赶出了江北地区。

朱元璋大胜陈友谅,一举改变明初局势

朱文正指挥大军死守洪都。

生死存亡之战,双方自然都拼尽全力。在当时,陈友谅的战船又高又大,不仅载兵多,而且可以居高临下进攻对方。然而,这样的战船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机动性差,再加上陈友谅采取了联舟布阵的策略,导致船只机动性更差。这时朱元璋船小的劣势反倒成了优势,机动性好,便于灵活地打击对方的大船。即便如此,面对陈友谅军队三层楼那么高的巨型战船,朱元璋的水军在进攻时还是颇为力不从心。当时的战舰已经装备了火炮,双方对攻时,朱元璋的指挥船被敌军击中炸沉,幸亏将领常遇春及时赶到,朱元璋才得以换乘其他战舰返回。

眼看着朱元璋对于战事一筹莫展,一个名叫郭兴的部将建议使用火攻。趁着一个风势较大的傍晚,朱元璋命令一支敢死队驾驶七条装载着火药的小船,乘风点火,直冲陈友谅的船阵。风助火势,一下子就把陈友谅的船阵给点燃了。火势越烧越猛,映红了鄱阳湖的水面,陈友谅手下的将士不是被烧死、淹死,就是被俘虏。惊慌失措的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但是湖口早已被朱元璋埋伏的军队堵住,远远看到陈友谅突围而来,将士们万箭齐发,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至此,陈友谅全军覆没,鄱阳湖大战的胜利可以说成就了朱元璋的霸业,改变了元末明初的整个局势。随后,朱元璋定国号为“吴”,自称吴王

▲鄱阳湖大战。

解决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一路向东,向着张士诚的地盘进发,一举攻下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等州县,将张士诚的势力赶出了江北地区。第二年,朱元璋以吴王的身份发表檄文昭告天下,列举了张士诚的八大罪状,出兵讨伐张士诚。(www.xing528.com)

在讨伐张士诚的檄文中,朱元璋宣称讨伐的不是自己的敌人,而是祸乱天下的罪人。

当时早先率领红巾军起义并被推举为“明王”的韩山童已经被杀,他的儿子韩林儿被推举为“小明王”,韩林儿虽然已经没什么势力,但在名义上还是红巾军的领袖。后来韩林儿死了。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军队已经攻取了杭州湖州等重要城镇,张士诚所在的平江成为孤城。于是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发动平江战役。战役开始时,面对平江坚固的城墙,朱元璋想出了一个进攻的好办法,他命人在城墙外建造更高的木塔楼,让士兵在楼上用弓弩、火枪居高临下向城内射击,甚至还用到了抛石机这种重型攻城武器,日夜轰击,城内的百姓和军队被打得苦不堪言。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最终城破被俘,被朱元璋下令乱棍打死。

大局已定,朱元璋可以顺理成章地坐上“明王”的位置了。朱元璋有了一个更大胆的目标:称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