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漳县革命老区成功组建农民协会并举行武装暴动!

南漳县革命老区成功组建农民协会并举行武装暴动!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委加快了组织农民暴动的计划,委派他担任中共南漳县委书记。几天后,经特委批准正式组成了中国共产党南漳县委员会。全县遂组建起11个农民协会并开展活动。1928年3月,黄茶院区委的农民武装参加了中共南漳县委领导的荆山农民暴动。根据中共鄂北特委指示,选出中共南漳县委成员。经中共襄阳特支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共南漳县委。发展党员农会,酝酿武装暴动。

南漳县革命老区成功组建农民协会并举行武装暴动!

1927年8月,中共中央李富春等人到鄂北,组建了中共鄂北特委。12月又派廖划平担任鄂北特委书记,组织鄂北暴动。这时,在外地的一些南漳籍的共产党员受中共湖北省委和鄂北特委的派遣纷纷回到南漳,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艰苦的联络发动工作,创建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揭开了南漳革命斗争新的一页。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制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及湖北省委的秋暴计划,1927年9月中共鄂北特委派南漳籍共产党员、省总工会组织干事周善富回到南漳山区组织农民运动,发动农民起义,因他染病,工作未能开展起来。10月,鄂北特委又派遣李协一(南漳人,湖北政法大学学生、特委联络员)赴南漳建立中共地下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李协一,又名李遵善,南漳县益寿乡板桥村(今长岗村)人,出身地主家庭。1923年与其兄李贯斋一同考入湖北政法大学。当时武汉成为革命的中心,被称为“红都”。李协一受到革命熏陶,又在同乡、共产党员胡明政的帮助下,接受了共产主义,积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他曾给母亲写信,要母亲把土地分给佃户,不要吃剥削饭了。1927年3月,经胡明政介绍,李协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胞兄李贯斋在他的影响下也加入了共产党。李协一还经常与中华大学附中的南漳籍学生朱祝接触,借给他进步书刊阅读,给他讲解革命道理。同年春,李协一毕业留在武汉从事秘密工作。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大批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他毫不退缩。省委让他担任联络员,联络地点是党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的法租界。同月,省委调他到特委工作。特委加快了组织农民暴动的计划,委派他担任中共南漳县委书记。李协一接受特委任命后,邀集了在武汉的共产党员李贯斋、庹明昭回到南漳。

大革命失败后的南漳县城,笼罩在一片紧张气氛之中。李协一装扮成商人,通过这年秋天回到南漳县城的中共党员罗爱一与周善富接上关系,发展了朱祝等一批党员。10月的一天,在南漳狮子巷柴佑卿的“招民客栈”秘密召开了南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党员有李协一、周善富、李贯斋、罗爱一、朱祝等8人。会上李协一根据特委的指示,用征询意见的方式,选举产生了中共南漳县委临时委员会。第二天,李协一去特委汇报。几天后,经特委批准正式组成了中国共产党南漳县委员会。县委委员有李协一、周善富、李贯斋,县委书记李协一,组织委员周善富,宣传委员李贯斋,秘书罗爱一,缮写朱祝。县委分工是:李协一负责全面工作,兼筹集活动经费,与上级联系;周善富负责农运和县委内部工作;李贯斋分管基层支部工作。鄂北特委委派李协一成立了首届中共南漳县委,它的成立标志着南漳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此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南漳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期间,在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的张道南、杨吉普和在武汉避难的蔡东生、蔡虎臣、郭鲁瞻等人陆续回到南漳。12月底,全县有党员40余人(不含区委党员)。按南漳当时的行政区划(一城、两镇、十二乡)先后成立了11个党支部,县委直辖一个区委(黄茶院区委)。这11个支部只设书记一人,无支部委员。城厢区党支部书记朱祝(兼),后为郭铭恕;武镇(时称东安镇)党支部书记朱子伟;泰和乡党支部书记郭鲁瞻;城东(沙河)党支部书记郭铭恕;挡贼口(北平乡)党支部书记张理勤;临吉乡党支部书记张道南;东巩(咸定乡)党支部书记蔡虎臣;巡检司(萃文乡)党支部书记庹明昭;重阳坪(谦善镇)党支部书记杨吉甫;涌泉铺(丰乐乡)党支部书记曾孟陶;还有黄潭洲(豫成镇党支部),书记不详。次年春全县有党员230余名,进步知识青年约占一半。4月,全县已有党员近400名,农民成分居多。县委成立后,要求每个支部组建一个农民协会,开展农运工作。全县遂组建起11个农民协会并开展活动。

中共黄茶院区委于1927年7月在南漳咸定乡建立。当年6月,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入党的赵鼎宪回到家乡赵家河。根据湖北省委的指示,与黄冠柏等人在黄茶院、竹马沟一带发展周诒统等4人为共产党员,并建立了以周诒统为组长的中共黄茶院党小组,这是南漳地区最早的共产党组织。7月,该党小组扩建为中共黄茶院区委,区委负责人是黄冠柏,主要活动在当时属南漳县咸定乡的漳河以西黄茶院、竹马沟、赵家河、大堰塘、白云寺等地(注:今远安黄茶院、白云寺等地原属南漳咸定乡。该乡包括远安漳河以西8个保,所谓“西八保”83个甲,面积约101.14平方公里。这一片原属南漳县辖,1942年划归远安,1943年远安县派人正式接管)。中共黄茶院党小组和黄茶院区委初属中共鄂北特委领导,10月后属中共南漳县委领导,但实际上在南(漳)远(安)边界活动。1928年3月,黄茶院区委的农民武装参加了中共南漳县委领导的荆山农民暴动。

荆山农民暴动 1927年9月,中共鄂北特委派周善富回南漳开展农运工作,10月中共鄂北特委又派湖北政法大学学生特委联络员李协一回南漳与周善富联系建立南漳地下党组织。10月由李协一约定在城内狮子巷招民客栈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到会的有周善富、李贯斋、罗爱一、朱祝等八个党员。根据中共鄂北特委指示,选出中共南漳县委成员。经中共襄阳特支批准正式成立了中共南漳县委。县委书记李协一,组织委员周善富,宣传委员李贯斋,秘书罗爱一,誊写朱祝。其分工是:李协一负责全面工作兼筹集资金与上级联系;周善富负责农运工作和县委内部工作;李贯斋负责支部工作。

县委成立以后,按当时行政区划,分10个党支部:城关、武镇、太和乡、城东乡、涌泉铺、挡贼口、东巩乡、巡检乡、重阳乡和临吉乡。同时在城东建立“开天袜厂”为地下联络站。临吉乡党支部书记由张道南担任。

发展党员农会,酝酿武装暴动。1927年冬,张道南根据组织安排,回薛坪担任临吉乡党支部工作,组织农民暴动,开展武装斗争。随之县委机关也从朱家湾朱祝家迁至张道南家。(实际上只有几个人)张回薛坪不久,县委为了争取凤山中学这个青年活动文化阵地,决定复校斗争,由张道南具体负责。这时县委机关又从张道南家迁回县城。为了不使敌人发现,除县委书记李协一留县帮助工作外,其他县委成员疏散到东巩一带。复校斗争分三步进行:首先由张道南带领两三个同学向教育当局提出复校要求,如果不成,就有组织、有领导地向教育局和国民党县政府请愿。但都遭到了当局的拒绝。这时已是农历年关,复校斗争暂时告一段落。次年正月,张道南又带领谢尧协、冯举英等数十人到教育局殴打了教育局局长冯龙九,并扭送县府进行说理斗争。同时安排“天袜”联络站郭铭遵、李锦芳带领殷金芝等女生到街上张贴标语,揭露教育局局长的丑恶嘴脸。在凤山中学复校斗争这段时间里,临吉乡党支部发展50多名党员。

1927年冬至1928年春,张道南肩负双重责任。一面领导凤山中学复校斗争,一面在薛坪组织准备农民武装暴动。他日日夜夜地奔走于薛坪与南漳县城。在县与组织联系后,又赶回薛坪传达精神布置任务,常常是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同年12月底,县委机关又从城西朱家湾迁至张道南家。(不久又迁巡检)县委各同志的生活起居,安全护卫,都由张的父母妻子全部承担。

1927年12月,县委在四望山下青泥湾召开有党支部书记参加的县委扩大会议。李协一介绍了八一南昌起义和湘赣秋收起义的大好形势,传达了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即发动农民举行武装暴动作为当前的最主要任务。县委决定在地处高山,易守难攻,农民深受土劣压榨的临吉乡组织暴动,然后向西南山区发展。李协一身为荆山农民暴动组织人员,运送枪支,布置暴动各项准备工作。

凤山中学复校斗争结束,张道南回薛坪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当时薛坪地区陈姓土劣虎霸一方,无恶不作,苛捐杂税,多如牛毛。黑河卡子上陈氏土劣的团房局门上曾写有这样的对联:“四团无二姓、(指当时团总督都姓陈)五族共一家。”横批:“一统天下。”受压迫的农民怨声载道,渴望有人领导推翻这些吃人肉喝人血的土豪劣绅。张道南找到他在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回来最先发展的党员冯举英和刘辉亭两人,认真研究组织发动群众起来开展武装斗争计划。先后在石槽、周家山、谢家山、柳家坪等地进行秘密活动,发展了张大忠、谢尧协、闫家植、闫在荣、柳春志、朱正全等十余人为骨干,并又发展了一批党员。1928年正月,在薛坪杜家冲召开了一次六七十人参加的会议,张道南在会上说:“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那些地主劣绅打倒,穷人才能过上好日子。”会后大家咬破中指喝血酒宣誓:“同生、同死、同患难。”以后又在虎头寨、炸狼坑、上湾等地开过一些秘密会议。当时的斗争还未公开,张道南白天要和大家商量工作,夜晚要分头走村串户,发动组织群众,给县委汇报工作,去南漳一次来回一百多里,接受任务,传达精神,布置工作。栉风沐雨,披星戴月,已是张道南习以为然的事了。

在鄂北特委指示和县委决定在临吉乡暴动的前夕,张道南和冯举英在果贺坪召开秘密会议。会上张发表演讲,启发农民群众算剥削账,为什么土劣们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住的是高楼大厦,南庄田,北庄地,轿上去,马上来。而我们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是破房草屋。真是“地主身上肉,穷人身上血”。通过算剥削账,佃户们,长工们,如梦初醒都内心里希望打倒那些“好家子”(指土豪劣绅)。冯举英还教大家唱了“工农兵联合起来……”的革命歌曲,歌声宏壮激昂,永远回荡在劳苦人民的胸怀。

蓄积暴动力量,暴露行动机密。农民发动起来以后,县委和临吉乡党支部积极展开暴动的准备工作。县委书记李协一以“开天袜厂”为公开合法身份为薛坪农民暴动筹集资金。临吉乡党支部紧急地开展了一下三个方面的准备:一由张道南负责组织建立武装力量。根据张道南在青泥湾县委扩大会议上的提议“以大刀会为公开活动形式作为暴动的中心力量”的决定,张道南派人从襄阳、谷城、保康请来秦甫山、刘旺发、吕云贵、黄光英、杨老师、鲍老师六位大刀会“老师”。(老师:大刀会教练武功的师傅)黄老师在柳家坪拉场,(拉场:意思是参加大刀会的人操练武功)团主(团主指大刀会头目)是潘大英;秦老师在尹家垭拉场,团主张广富;吕老师在泉花坪拉场,团主詹志千。三个团共500余人,分三处展开长矛、大刀、武术气功等教练。因此,大刀会在临吉乡的活动真是风云一时。二以刘辉亭为首的组织农民协会,建立革命基本队伍。刘任农会会长,按区域划分,下设般若寺、闫家垭、甲子河、白云观、干沟口、陈家窝子、陈家湾、洞坪、胜家湾、顺流、水湖沟、柴家山、兴隆寺、圣池寺、龙王冲、崔家庄、明阳洞、代家河、三碗水19个分会,分会设分会会长,共有会员7000余人。暴动时的32名先锋队队员就是从这19个分会会员中挑选出来的。(注:暴动先锋队队员是:闫在祥、张大忠、刘善孝、刘传刚、詹仕安、刘友勋、刘传银、詹仕胜、熊日仁、王万福、叶宗荣、王则如、王大钊、叶德秀、刘友章、郭学普、叶培甲、叶培芳、秦应桃等)这时中共党员也发展到70多人。石槽、泉花坪、薛家坪、陈家坪、果贺坪、顺流、洛浴等地凡发展有党员的地方,农会也发展得最快,群众也组织得最好。暴动前夕,掌握的可靠群众已达千人以上。这时临吉乡党支部是当时全县地下党支部开展得最好的一个。三是冯举英、谢尧协负责制造武器。在薛家坪和马家沟设红炉三部,制造长矛、大刀、土铳、土炮,并日夜炼制火药。为了搞到更多的枪支、弹药,张道南开会研究,决定由冯举英、谢见钊带领18人黑河卡子上当时团防局陈天恕那里去“借枪”。(注:陈天恕是冯举英的姑父)2月3日晚上,冯举英喊开了陈天恕家的门,其余的人把陈天恕的房子团团包围,只等里边一声暗号。冯举英进屋看见陈天恕正在吃饭,就说“向姑爹借点粮食”。陈天恕说“没有”!冯举英随即又说“姑爹!借粮食没得,借枪”。陈天恕一听“借枪”二字,起身就走,到阁楼卧室架子床顶上取出一支枪,并把子弹推上膛。机智的冯举英一把抱住冯的小老婆掩护自己,一边大声喊:“你到底借枪不借枪!”这时外边的人一拥而进。陈的小老婆哭叫“不能开枪”!冯举英趁机一把夺过陈手中的枪,随即又在陈家搜寻一番,没有找到枪支,烧毁了一些契约。正准备撤离时,卡子上团防局团丁赶到了,抓走了农会会员柳春志、柳维聪、柳维民、李万民。(这4人被陈天恕送进南漳监狱,直到起义失败才释放)。这次“借枪”行动失败,反而泄露了暴动机密。土豪劣绅们一边扩充团防武装,一边禀报国民党南漳县府,要求出兵镇压。夺枪未成,反而泄密,情况万分紧急。张道南疾赴巡检报告县委,县委书记李协一亲来临吉观察,发现情况异常,立即通知其他县委成员星夜赶到薛家坪,县委举行非常会议。会上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是紧急集结暴动力量,待敌“兵临城下”在反击中举行暴动;另一种是张道南的“先下手为强”。会议最后决定按张道南的提议,提前暴动。

1928年3月11日晚,临吉乡党支部在杜家冲陈克俭家召开会议,贯彻县委紧急会议精神,布置暴动事宜。第二天早晨,由詹仕胜等二人伪装买粮的贫苦人到顺流大土豪陈六家开刀暴动。暴动先锋队32人在张道南、刘辉亭、冯举英的带领下,在陶沟雷神洞集结后隐蔽前进到陈六家前坡“小龙洞”里。张道南将先锋队分成四班:八人把门;八人杀人;八人放哨;八人搜枪。下午太阳刚落山,先锋队手持大刀、长矛直奔陈六住宅。首先由闫在祥、王万福、叶宗荣装成讨米的叫花子喊门,陈六不开门,一会儿陈六的长工从小大门出来挑水,暴动队一拥而进,直冲陈六卧室,陈六正在床上抽大烟,身边放着一支子弹上膛的步枪,老婆孩子围坐在床前。闫在祥、王万福、叶宗荣三人冲进去大吼一声:“我们是阎王爷!来勾你魂的!”(三个暴动队员姓氏闫、王、叶与“阎王爷”谐音)。闫在祥随手抽出大刀飞身上床,手起刀落,取下陈六项上人头。另两名杀了陈六的老婆和儿子,其余的家人从后门逃跑时,又被把门的暴动队员全部杀死,陈六一家无一逃脱。缴获步枪2支。13日,暴动队封锁了在顺流杀陈六的消息,薛家坪、张胡子坪的陈氏土豪仍在安享清福。当晚,暴动队100余人在杜家冲陈克俭家集结,由项中永、熊日寿(土豪陈相斌的长工)做内应。晚饭时张道南、刘辉亭等暴动队突然包围薛家坪陈相斌的住宅,项中永叫门,熊日寿开门。暴动队进门杀了陈相斌的老婆、媳妇、女儿、女婿和孙子5人,陈相斌和儿子陈天定在混杀中逃跑。午夜时分,暴动队伍手持灯笼火把,浩浩荡荡奔袭张胡子坪,又杀了陈相乐、陈相国、陈相石、陈相民四家土豪,烧了他们的房子,收缴了4支步枪。天亮后,暴动队挥师洛浴河,收缴了陈氏土豪劣绅的财产。临吉乡的陈氏土豪劣绅覆灭,荆山农民暴动成功。

1928年3月14日,张道南在薛家坪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宣告成立薛坪苏维埃政府。会场主席台两侧贴着张道南亲笔书写的巨幅对联:上联,土劣压榨惨惨惨;下联,手提钢刀杀杀杀。主席台中央悬挂“犁头”红旗。2000多群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朱运铎(朱祝)领导大家唱起了早已熟唱的歌曲:工、农、兵,团结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工、农、兵,团结起来向前进,杀尽敌人!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我们暴动!我们牺牲!杀尽那万恶的土豪劣绅!最后胜利,还是我们工、农、兵!(www.xing528.com)

歌毕,张道南走到主席台中央说:同志们!乡亲们!我们终于见到了青天,薛坪苏维埃政府今天正式成立了。今后的任务就是在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彻底打倒地主恶霸、土豪劣绅,使穷人真正过上好日子……

叛徒内应谋反,领导惨遭杀害。荆山农民暴动成功,薛坪苏维埃政府建立,震动了鄂北地区。中共鄂北特委派杨轶欧前来总结经验、指导工作。杨轶欧发现苏维埃政府的大刀会“老师”和团主,掌握了农民自卫军的大部兵权,恐有隐患。经和南漳县委研究,决定取消大刀会组织,解除他们的指挥权。不料,被混进苏维埃政府的机要联络员郭学普听到了,(注:因张道南派郭往前线送信,郭怕死不去,遭到张道南的严厉批评。郭对张道南一直怀恨在心)马上告密与誊录师黄玉书,二人分别告知大刀会“老师”和团主。4月17日,泉花坪大刀会团主詹志千、殷元高即勾结大刀会“老师”,以叛徒郭学普为内应(郭把土炮和铳里都灌上水),趁农民自卫军主力南征,内部空虚之机发动叛乱,苏维埃政府领导毫无准备,又寡不敌众。李协一、张道南、谢尧协、谢见秩、谢见钊、冯应规、冯应增、闫在亮、曾新铸、罗爱一、李官山、罗幺(女)、蔡虎臣13人壮烈牺牲。当天下午张大忠、叶宗荣又被杀害。六七天后,由郭学普提供线索,詹志千派詹志刚、万宗知等,将在柴家山农会分会工作的冯举英、杨轶欧从东垭一个天坑里搜出来,押回薛坪“审讯”。他们俩被关在一个临时牢房里,互相勉励:要学松树宁断不弯、要学柏树四季常青!宁可牺牲自己,绝不出卖组织、不出卖同志,不背叛革命!

叛匪把他俩打得鲜血淋漓,仍一无所获。恼羞成怒地大喊:出斩!年仅20岁的冯举英,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惧色地高喊:杀我爹(冯应增)主义不死!杀我叔(冯应规)主义不死!杀我主义不死!再过20年,还是共产党的天下!杨轶欧高呼:无产阶级万岁!共产党万岁!这声音惊日月、吞山河、泣鬼神。表现了共产党人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注:如今薛坪人民称冯应增、冯应规、冯举英三人为“冯氏三杰”)随后又有20多名共产党员和农民自卫军被大刀会、清乡团杀害。(注:烈士牺牲20年后,南漳全境解放,成了共产党的天下,实现了革命先烈的预言)荆山农民暴动建立的薛坪苏维埃政府,虽然只有短短的46天,但震惊了鄂北,续燃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星火,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薛坪这片土地,为我们留下了“革命苏区精神”这个彪炳千秋的精神财富,“荆山农民暴动”将作为中国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永驻史册!

巡检司农民暴动 1927年冬和次年初,县委机关一度迁至巡检司,庹明昭在上坪、堰堤坪秘密召集农民组织开会,参加会议的有20人左右。庹明昭启发大家的斗争觉悟:“我们农民的血汗果实,谷子、粮食都被地主土豪剥削去了,只有组织起来,打倒恶霸地主,农民才有幸福的日子,再也不过牛马不如的生活了。”3月,刘辉亭率领农民自卫军直属一团到了肖家堰。一团指导员蔡东生派人送信给庹明昭,传达县委意见,要巡检司立即组织农民暴动。庹明昭把信传给刘佩芝、胡玲看,于是组织起200多人的农民武装,4月5日与刘辉亭的农民自卫军在金厢坪水沟集合,连夜举行农民暴动,杀了金厢坪的大土劣人称“王家四老虎”的王立勋、王本质、王本文,却漏掉了狡猾的王本槐和他老婆。拂晓,队伍奔袭朱家湾保董刘德宪家。

天刚蒙蒙亮,一座地主庄园隐没在树林之中,门楣上方“日月同辉”四个斗大的字隐隐约约。当地土劣、保董刘德宪正在吃早饭饮酒,忽听一声枪响,手里的筷子惊掉地上。这时农民军已冲到大门口,刘德宪随手拧起一把大刀从后门逃跑,几名农民军紧追不舍。刘逃到后山崖下,被守候在那儿的农民军刘德群挡住去路,农民军合围夺下他的大刀,结束了他的性命。庄园被烧毁(当地农民对其恨之入骨,大火烧了个把月,无人去救)。巡检司农民暴动胜利收兵。

4月20日,金厢坪豪绅王本槐(王立勋的儿子)勾结东巩恶霸邓子俊,带领东巩团防及大刀会300多人,向巡检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金厢坪进犯,庹明昭、刘佩芝带领的巡检农民武装100多人和王立洲、王栋奎带领的金厢坪农民武装100多人在土木垭左右两个山头阻击敌人,因缺乏战斗经验和枪弹而失利,旗手刘孝治在战斗中牺牲。敌人到了巡检后,烧了庹明昭家的房子,杀害苏维埃政府委员庹明竹和赤卫队员王立鼎、严成卓、黄家卓、张大均、郝延俊、刘文炳、刘德群、刘先让、王本英等人。庹明昭、蔡东生、蔡虎臣、刘炳煌等人从南坡垭、丁家集朝当阳方向逃走,寻找红三军独立团。巡检农民暴动失败。

薛坪、巡检农民革命失败 荆山农民暴动后,中共鄂北特委先派徐化龙传达党的指示,接着又派杨轶欧化装成补锅匠进入薛坪。他与南漳县委商量改建农民政府为苏维埃政府,改称农民自卫军为农民自卫军,准备没收和分配地主的土地,并提出要解除原大刀会几个传法师所把持的部分指挥权等问题。据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周善富后来回忆,因为“大刀会老师的意识和行为,很难符合革命的要求,他们没有政治意识,没有远大理想,满头满脑的财色思想,封建意识非常浓厚,(对他们的)指挥上困难重重,虽作许多努力,收效不大”。

杨轶欧与县委、苏维埃政府研究的这些意见,不料被苏维埃政府通讯员郭学普偷听到了。遂将解除大刀会传法师兵权这一重大机密泄露给大刀会坛主詹志千,并与之相勾结,在泉花坪开会密谋杀害县委及苏维埃政府领导人。

17日早晨,原大刀会坛主詹志千、副坛主殷元高,传法师秦甫山、吕永贵趁农民自卫军主力团南征巡检司之机,向苏维埃政府发动突然袭击,当时县委及苏维埃政府一些领导人正在总政治部开会,猝不及防。叛徒郭学普首先动手刺死张道南。与会者虽然砍倒了5个叛匪,但寡不敌众,李协一、张道南、谢尧协、谢见秩、谢见钊、冯应规、冯应增、闫在亮、曾新铸、罗爱一、李官山、罗幺(女)、蔡虎臣13人壮烈牺牲。叛匪还凶残地割下张道南、罗爱一等烈士的人头,送到县城请赏。当局将烈士的头颅悬挂在县城城门上示众。

19日,叛匪们在清抢农会财产时搜出张道南的父亲张大忠,将其杀害。大刀会还残杀了一团指挥蔡虎臣、农会白云观分会会长叶宗荣等。当天,还在柴家山检查农会工作的鄂北特委特派员杨轶欧、苏维埃政府委员冯举英得到大刀会叛乱消息后,非常悲痛,为了避开敌人的凶焰,在群众的帮助下躲进东垭的天坑里。不久,由于叛徒郭学普出卖,大刀会坛主将杨、冯二人捕获,押往薛家坪杀害。

隐蔽在巡检的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刘辉亭不久也被叛匪诱骗至薛家坪杀害。农民自卫军总政治部主任周善富被抓即将行刑时,被其舅父王德权救下,遂逃往闫家冲姨父家避难,在山洞里写下《3.14运动简史》,记述了荆山农民暴动史实。后来他寻找党组织未果,出走到西安谋生,当中小学教师,1970年退休定居陕西户县。

1929年中共鄂北特委书记廖划平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叙述了当时荆山农民暴动:“南漳去年3月,曾发动了一起广大的暴动,由李协一(县委书记)等同志领导红枪会数千人,在东南乡及西南乡一带,消灭地主豪绅千人以上,游击所及地方有二百多里。改建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实行没收土地,分配土地,改自卫军为农民自卫军,并继续实行群众的游击战争,以巩固并扩大割据区域。但他们仅支持一个月整,正着手改建一切,忽而小故因不善应对红会首领,协一同志等十余人竟被该首领杀害,而一月来震动鄂北的大暴动,竟以内部叛变而收场,这是在鄂北土革工作第一次失败。”

农民暴动的历史地位 荆山农民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南漳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鄂北也是一次重要的暴动,中共鄂北特委书记廖划平指出南漳暴动是“震动鄂北的大暴动”。荆山农民暴动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南漳的党和人民响应党的“八七会议”的号召,以武装的革命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和血腥屠杀的英勇尝试,它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全国爆发的武装斗争的一部分,是鄂北“秋收暴动”“年关暴动”的延续。荆山农民暴动在鄂北是一次时间早、规模大、影响大的农民暴动。荆山农民暴动在南(漳)保(康)和西南山区实行武装割据,有党组织、有政权、有军队、有群众组织、有苏区,苏区范围达200多平方公里,影响人数达两万余人,这是南漳党和人民学习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可贵尝试。这次暴动虽然失败了,一批优秀的革命领导人和骨干被杀害,影响了当时和后来较长时间全县的革命斗争,当时全县还有七八个党支部和几百名共产党员及部分武装,因失去县委主要领导人,上级又没有及时派来负责人而处于涣散状态。但暴动毕竟给人民群众树立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榜样,鼓舞南漳人民几十年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直到获得最后的解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