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远古史:康王的武功引领周王朝鼎盛时代

中华远古史:康王的武功引领周王朝鼎盛时代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云祭成王,则此器之作必在成王之后,所以,定为康王时可能是正确的。康王对周围少数族的胜利,使周王朝达到了鼎盛时代。盂既受王之锡命,有疆土之封,及衣服车马之赐,其必为康王之重臣可知。这是对成王、康王功烈之盛的颂词。由是郑、孔以来,皆以此“成康”为称武王语,以颂为成王之时周公所作。

中华远古史:康王的武功引领周王朝鼎盛时代

康王时代的铜器,传世者有《作册大鼎》、《大盂鼎》、《小盂鼎》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于岐山的《史簋》(与旧著录之《史䛗彝》铭同)等。其中大小《盂鼎》过去徐同柏、吴大澂、王国维均以为是成王时器,郭沫若先生定为康王时,案《小盂鼎》铭文有“啻(禘)周王□王、成王”语,《尔雅·释天》:“禘,大祭也。”云祭成王,则此器之作必在成王之后,所以,定为康王时可能是正确的。《大盂鼎》铭末有“隹王廿又三祀”,《小盂鼎》铭末有“隹王廿又五祀”,可知康王在位必在二十五年以上。

在康王晚年有伐鬼方之役,此不见于文献记载,而仅见于《小盂鼎》之铭词。惜其文多残缺,不能尽读,然可窥其大略,其文云:

……王〔命〕盂以□伐方□□□□□〔执兽〕三人隻(获)馘四千八百□二,孚(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孚〔马〕□□匹,孚车十两(辆),孚牛三百五十五牛,羊二十八羊。盂或□□□□□□孚□我征。执兽(酋)一〔人〕,隻百卅七,〔孚人□□□人〕,孚〔马〕百四匹,孚车百□两……

鬼方的地望,自商以来一直认为是在今山西省的南部,而此役实为周伐鬼方的一次大胜利,前后分两次,周师人数不可知,但由其俘虏之多,当必为一大规模之战争。第一次俘鬼方首领三人,斩首4000余,俘虏达13081人,而车马牛羊犹不计焉。第二次又俘虏鬼方首领一人,斩俘数万,俘车百辆。康王对周围少数族的胜利,使周王朝达到了鼎盛时代。

较《小盂鼎》早两年的《大盂鼎》铭词完整无缺。从文义上看,此鼎为南公之孙名盂者所造。盂既受王之锡命,有疆土之封,及衣服车马之赐,其必为康王之重臣可知。此器形式典雅华贵,表面布有极精美之饕餮纹,当时青铜工艺之精进,亦由此可以考见。(www.xing528.com)

总之,成、康两世,文治、武功各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博得了后世诗人的歌颂。《诗经·周颂·执竞》有句云:

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这是对成王、康王功烈之盛的颂词。可是东汉卫宏作《毛诗序》谓《执竞》祀武王也。又谓“不显成康”,传云不显乎其“成大功而安之”。由是郑、孔以来,皆以此“成康”为称武王语,以颂为成王之时周公所作。于是毛把“成康”一词,曲解为成大功而安之。郑以为成安祖考之道。至宋欧阳永叔、朱熹开始对传统旧说加以驳斥。而清崔东壁辨之尤详,谓:“自彼成康,犹所云,自彼氐羌也。惟氐羌之为二国名也。故自氐羌以东,则云彼氐羌;惟成康之为二王谥也。故自成康以降,则云,自彼成康。若训以为成大功而安之,岂得谓之自彼乎哉?宋欧阳永叔作《诗时世论》,朱子《诗序辨说》,皆以此篇为昭王以后诗,以《昊天有成命篇》为康王以后诗,其说良是。”[1033]据此,可见康王、昭王以后的诗人对成、康盛世的赞颂。一直到春秋时王子朝还说:“昔武王克商,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把成、康的“靖四方”和“息民”与武王克商并列[1034],可见其对成、康的重视。无怪乎后世史家谚称为“成康之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