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途贸易的历史变迁:启示与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

长途贸易的历史变迁:启示与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仅从字面可知长途贸易需要更复杂的组织形式,在西航路上通常可以发现长途贸易商人或商团。这也可能表明,西航路东段的长途贸易始终不发达,甚至根本不存在。如果这幅图景描绘正确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北部湾历史上重要的功能性转变:起初是长途贸易的北方终点,后来逐渐衰落。

长途贸易的历史变迁:启示与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

上文已经揭示,长途贸易与港口贸易是可以区别开来的。港口贸易的某些环节可以归入“行商”(peddling),典型的零售商人没有固定的公司和机构可以依靠,通常是沿港口巡回兜售。他们处处寻找机会,竭力低买高卖。据推测,在一些特定的时代和时期,可能会在北部湾周围碰到这样的商人,其中有些人被称为“小商小贩”,但在我们的文本中却很少见到他们。

仅从字面可知长途贸易需要更复杂的组织形式,在西航路上通常可以发现长途贸易商人或商团。如果朝贡贸易或官方贸易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纳入长途贸易的话,那么明初郑和和其他宦官主导的下西洋也应当算作长途贸易,他们的航行虽然大都绕过海南和今天的北部湾,但肯定到过占城沿岸。

这并不是说旧的西航路贸易等级较高,或北部湾的内部贸易相对低端;更可能的情况是,在一定时代和时期内,马来世界、泰国湾和华南之间的长途贸易都非常有规律且直接进入北部湾,特别是在番禺(广州)崛起之前,合浦等地是进入中国的主要港口。当时广西南岸与华北联系紧密,南北陆路贸易成为北部湾向南直航的海路贸易延伸。(www.xing528.com)

这也可能表明,西航路东段的长途贸易始终不发达,甚至根本不存在。随着广东中部沿岸、福建诸处港湾商业地位的逐次提升,越来越多的船只直接航向这些地方及现今浙江和长江下游地区;而在吴国(3世纪)航运增长、唐代华东城市中心兴起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早期以合浦为终点的长途贸易转移到东海沿岸。如果这幅图景描绘正确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北部湾历史上重要的功能性转变:起初是长途贸易的北方终点,后来逐渐衰落。

现在再回到国际海洋航道——连接东方世界和遥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显而易见,这条“干线”的不同分段在不同时期出现,又随时间推移一步一步连接在一起。上文勾勒的渐变过程可以看作是整个进程的一部分,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从学术上来讲,北部湾的功能作用至少某种程度上不是完全依赖内部运作,还有赖于其外部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