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薛仁贵跨海征辽: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

薛仁贵跨海征辽: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成化时期出现了许多说唱词话的作品,其中一部题为《薛仁贵跨海征辽》,完成于1472年。此外,《永乐大典》中还有一部名为《薛仁贵征辽事略》的作品,[19]辽在此指辽东,海为东海。《跨海征辽》里的张士贵深信可以用火烧死薛仁贵,但千里眼和顺风耳看到这种危险,马上通知玉皇大帝。如果上述无误,那么《跨海征辽》应与《下西洋》的创作时间差不多。

薛仁贵跨海征辽:普塔克澳门史与海洋史论集

明成化时期(1465—1487年)出现了许多说唱词话的作品,其中一部题为《薛仁贵跨海征辽》(简称《跨海征辽》),完成于1472年。由永顺堂印刷出版的这部作品里有关于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描述,[18]这是一个关于唐太宗征伐高丽的故事。由于其他通俗文本如杂剧《薛仁贵衣锦还乡》(张国宾撰)以及清朝另一无名氏小说《薛仁贵征东》,该题材家喻户晓。此外,《永乐大典》中还有一部名为《薛仁贵征辽事略》的作品,[19]辽在此指辽东,海为东海。帮助唐太宗伐高丽的将军是张士贵(?—656年)和薛仁贵(614—683年),这两位都属于历史人物。

让我们来看一下说唱文本中的描述:薛仁贵身穿白色衣服,属金,位向西方,被称为“西方白虎神”或“白袍”。此外,他被视为出色的勇士。“西方白虎神”这一称谓暴露了他的星君身份,即二十八星宿之西方七星。在征伐过程中,张士贵变成了薛仁贵的敌人,他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也是这种反面形象。

《跨海征辽》里的张士贵深信可以用火烧死薛仁贵,但千里眼和顺风耳看到这种危险,马上通知玉皇大帝。结果,玉帝派遣大批神灵到人间帮助薛将军。这是文中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有趣的是,二者都在充满道教色彩的文中出现,并且他们的警示似乎使情节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尤其是他们的君主即玉帝觉得应该介入干涉。在古代小说世界里,千里眼和顺风耳直接作为玉帝随从的这种描写,可能从《跨海征辽》开始。(www.xing528.com)

如果上述无误,那么《跨海征辽》应与《下西洋》的创作时间差不多。此外,千里眼和顺风耳出现在15世纪不同的故事,例如:商周故事以及关于华光、西游、妈祖和薛仁贵等的故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