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人在东南亚和台湾岛的势力范围及竞争探讨

福建人在东南亚和台湾岛的势力范围及竞争探讨

时间:2023-10-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约从16世纪开始,东南亚地区的很多港口、琉球群岛沿海和台湾岛诸港湾都可以看见福建的船只;台湾岛西侧有大陆渔民出入更是不言而喻的。当然,琉球的贸易网络后来被福建船员逐渐分化瓦解,即所谓“福建化”了,这或许导致了福建商人队伍的壮大。除了许多其他原因外,可能还有一个迄今为止在文献资料里没有提到的特别原因:葡萄牙人与福建人之间的竞争。

福建人在东南亚和台湾岛的势力范围及竞争探讨

让我们先讨论一下福建人,他们在国际海上贸易中的崛起可以回溯到唐宋时期,崛起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看起来,内在原因是福建境内的因素——人口、金融及其他要素,它们曾经促进过移民活动和海上贸易;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福建人很早就与中世纪时曾经统治印度洋某些海域的伊斯兰贸易组织建立了联系。许多伊斯兰商贾、印度人及其他国家的外国人曾经生活在福建,并经营自己的生意、建立宗教机构等。[10]

14世纪,伊斯兰商人被节节胜利的明政府驱逐(亦思巴奚战乱),[11]导致中国许多港口的海上贸易衰退下去,雪上加霜的还有明朝的海禁政策。然而,福建人逐步接手了伊斯兰商人的事务,掌握并且利用了他们带来的大量科学技术、航海技能以及其他知识,使福建的海上贸易得到飞速回升,就连郑和都在福建的崛起中得到过好处。明朝政府下令建造的船只中有一部分是在福建船厂制造的,同时福建还要提供有经验的海员,可以说,福建曾经是中国十分重要的经济支柱,或者说是明朝永乐年间官方航海的“顶梁柱”。

有趣的是,明朝官方贸易的中止(约1433年)客观上却促进了福建的进一步发展。本来为大明皇朝服务的船员、造船师及其他人才,现在转为从事私人海上贸易,虽然这是非法的(因为当时只有衰退中的朝贡贸易得到官方允许),然而这种私人贸易在隐蔽中壮大,甚至吸引地方官员加人并且“乐”在其中,这些人很快从对外贸易中获得利益,便不再顾忌中央政府的贸易限制。大约从16世纪开始,东南亚地区的很多港口、琉球群岛沿海和台湾岛诸港湾都可以看见福建的船只;台湾岛西侧有大陆渔民出入更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段时期里,可能有少数大陆移民迁入台湾岛。

福建人当然不是那个年代唯一“主宰”着东亚与东南亚海洋世界的人,直到15世纪初还分为三个部分的琉球群岛不久之后便被统一了起来,并且建立了国际贸易网络,北抵朝鲜和日本,南达吕宋岛,“西线”则利用台湾海峡直至今天的越南马六甲(当时的满剌加)、爪哇等地。(www.xing528.com)

福建人与琉球人开始有了某种程度的竞争,因为琉球船只(不管是中国许可的朝贡贸易之内的,还是秘密的)运输的货品中有一部分与福建海船上所载的是一样的。于是,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冲突出现了。当然,琉球的贸易网络后来被福建船员逐渐分化瓦解,即所谓“福建化”了,这或许导致了福建商人队伍的壮大。

不过在16世纪初期又出现了另一股势力——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在1511年征服马六甲之后开始探索通往中国的航路,并且多次尝试在中国海岸建立一个稳固的基地。在这个过程中,很有意思的是葡萄牙人并不怎么关心台湾岛,也不在琉球群岛上积极拓展自己的地盘。琉球群岛位于从中国去往日本的途中,理论上,在冲绳或者相邻岛屿上建立一个稳固的据点应该会给发展葡日贸易带来一些好处。[12]

为什么葡萄牙人最终能够“满足于”只占有属于广州商业范围的一块很小的领地——澳门半岛呢?除了许多其他原因外,可能还有一个迄今为止在文献资料里没有提到的特别原因:葡萄牙人与福建人之间的竞争。把琉球群岛与台湾岛视为自己贸易范围的福建人也许曾作出努力,以使葡萄牙人远离自己的地盘,还有一点:让葡萄牙人停留在广州的门前,服务于广东中部,使得他们忽略其他的市场。这对福建人来说,可以避免与葡萄牙人发生直接利益冲突,这样一来,福建人才可以高枕无忧,一方面可以专心经营“自己的”地盘,另一方面继续“操纵”琉球地区,还可以发展那条没被外国人抢夺的“东航路”并且保持对台湾岛的控制权。[13]在这个背景下,台湾岛作为障碍的旧角色已经演完,新的纪元即将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