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南亚的闽商:福建人在新加坡和印尼的商业优势

东南亚的闽商:福建人在新加坡和印尼的商业优势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东南亚,福建人占压倒多数的地方是菲律宾。其中在新加坡,闽商人数、财力及其活动领域,都占压倒优势,是其他地区的华商无法匹敌的。福建人占印度尼西亚华族人口的绝大多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福建人较早移居印度尼西亚,以及福建的方言集团和宗族集团有集中于该地区的明显倾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前往印尼的福建人主要来自福州地区,少部分人来自泉州地区。

东南亚的闽商:福建人在新加坡和印尼的商业优势

在东南亚,福建人占压倒多数的地方是菲律宾。他们在菲律宾经济,特别是在金融、贸易、碾米等方面建立了牢固的势力。其次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地,福建人也不少。其中在新加坡,闽商人数、财力及其活动领域,都占压倒优势,是其他地区的华商无法匹敌的。

表2-1 福建省华侨在海外的地区分布

资料来源:本表根据华侨问题研究会1955年编印的《亚非地区华侨情况介绍》资料编制
注:①本表所指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在内。

表2-2 东南亚各国华侨人口各帮组成(%)

资料来源:根据黄天舜《华侨经济问题》编制,黄天舜:《华侨经济问题》,1963年。
注:①“其他”栏中,也包括不属于前面几栏中各帮的人。②老挝的百分比根据当地调查估计。

马来西亚华侨华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代。至2005年,马来西亚共有闽籍华侨华人311.84万人,其中泉州籍186万人,福州籍34.6万人,宁德籍28万人,龙岩籍12.87万人,漳州籍12.51万人。[7]

表2-3 马来亚华侨华人各方言群人口数及其所占比率(以千人为单位)

资料来源:The Chinese in Malaya,Appendix V;The Chinese in Southeast Asia,p.224.

表2-4 马来亚华侨华人人口祖籍构成表

续表

资料来源:马来亚联合邦人口调查报告。
注:槟城的福建人基本都是商人、店主和富裕的种植园主。正如J · D · 沃恩在其1854年发表的论文《兼论槟榔屿的华人》中写到,槟榔屿的华人社会中,福建人和漳州人都是店主、商人和香料种植园主。

表2-5 1881—1947年槟城华侨华人方言群百分比分布(%)

资料来源:Mak Lau-Fong,The Dynamics of Chinese Dialect Groups in Early Malaya,Singapore Society of Asian Studies,1995,p.100.
注:表中若百分比之和不等于100%,是因为四舍五入的影响或不包括诸如兴化人和福州人这样的小方言群在内。

在柬埔寨,来自福建省的华侨华人几乎都是厦门附近地区的福建人。一些中国台湾和为数不多的福州人以及若干潮安人也包括在福建帮之内。大部分福建人来自泉州,在金边的福建人坟场,有45%的坟墓是泉州人的。福建人几乎全是居住在城市,只有10%居住在城镇以外的地方,而所有在农村的福建人都居住在马德望省。有某些证据表明,福建人是最早到柬埔寨定居的华人语言集团。在马德望省,就有其祖先是福建人的农民和上层高棉人;在金边,某些最富有人家就是福建人。根据1931年的人口调查,柬埔寨云南籍华侨占35%,广东籍占17.6%,福建籍占25.8%,其他籍占21.6%。[8]W.E.威尔莫特的统计数据则存在较大差异,认为在柬埔寨,潮州人为主,占柬埔寨华侨华人人口的77%,其次为广府籍,约占10%,再次为海南和福建籍,各占8%和2%。[9]

表2-6 按语言集团划分在柬埔寨城乡的华侨华人(1962—1963年)

资料来源:W.E.威尔莫特:《柬埔寨华人人口概况》,《东南亚研究资料》1983年第4期,第91页。(www.xing528.com)

表2-7 按原籍划分在柬埔寨的福建人

续表

资料来源:W.E.威尔莫特:《柬埔寨华人人口概况》,《东南亚研究资料》1983年第4期,第94页。

闽南人指福建南部操闽南方言的人。如果按缅甸闽南人约占缅甸福建人80%的比例推算,20世纪90年代在缅的闽南人约有15 ~ 19万人。这些闽南人中,人数较多的有同安、海澄、晋江、厦门、安溪、南安、惠安、龙岩等县、市。早年闽南人在缅经营的行业多为土产、米厂、百货,后来也进入其他行业,诸如石油、进出口、旅馆,甚至银行等。闽南人善长经商,勇于开拓,素有重视教育、热心公益的传统,加上在工商文教各界人才济济,因而在缅华社会的经济、文化诸多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福州人指旧属福州府所辖、操福州方言的人群。据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估计缅甸有3.6万人。[1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像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福州人早已出现一批大企业家,在当地举足轻重,而缅甸的福州人因受条件的限制,大多依然经营茶店、餐厅、百货等,变化不大。

表2-8 1931年全缅华侨华人籍贯统计表

资料来源:郑祥鹏:《黄绰卿诗文选》,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0年,第494—495页。

福建人占印度尼西亚华族人口的绝大多数,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福建人较早移居印度尼西亚,以及福建的方言集团和宗族集团有集中于该地区的明显倾向。根据1930年的人口统计数字,福建人占了印度尼西亚华族人口的50%,其次是客家人(占16. 5%)、广府人或广州人(占11.5%)和潮州人(占7.5%)。其余的华人来自中国的其他省份,其中有很多来自海南岛。在闽籍华侨华人中,来自福建南部的泉州人、漳州人和厦门人在经济上处于支配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前往印尼的福建人主要来自福州地区,少部分人来自泉州地区。根据福建省调查资料,1996年前往印尼的新移民及其子女约30 900人。到2005年,在印尼的福州籍新移民增至51 311人。[11]2003年6月5日,印尼大同党中央总主席、《和平日报》社社长吴能彬先生访问泉州时称,印尼2 000多万华侨华人中,福建人占1/3以上。[12]来自福清和兴化(都在福建省)的移民的经济实力开始变得强大,可与闽南籍华人相匹敌。

表2-9 1930年印尼华侨数量和籍贯构成

资料来源: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http://nanyang.xmu.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9581

目前,菲律宾华侨的人口为160 ~ 200万,其中九成左右为福建籍,绝大部分是闽南人,籍属泉州府的龙溪、同安、海澄等地以及厦门、金门;10%为广东人,其余10%来自其他省份,[13]主要是广东籍与台湾籍。20世纪80年代初期,闽南人,尤其是晋江人大批前往菲律宾,是中国最早的新移民之一。据福建省侨办80年代末的统计,菲律宾华侨华人约100万,绝大多数来自闽南地区,其中晋江籍者约占2/3。[14]近年来,大部分新移民集中在宿务为中心的菲律宾中部。闽籍华侨华人中,以原属泉州的晋江、惠安、南安等地最多,大部分居住在吕宋岛,尤其是大马尼拉地区,所经营的工商业和文教事业,也以在大马尼拉地区的最为发达。原属漳州的龙溪、海澄等地,以及同安、厦门、金门的华侨华人大多数在中部维萨亚地区的宿务等地和棉兰佬岛各处。[15]

越南,根据1989年越南人口普查数据,籍贯以广肇籍为多,约占56.5%,其次是潮州人,约占34%,再次为福建人和海南人,分别占6%和2%。[16]文莱华侨华人大多数为福建移民及后裔,约占80%,其中以福建金门人为多。其他为广东籍贯,主要是客家人和潮州人,多来自揭阳县。福建人集中在首都及其周边地区,主要从事商业。泰国现有以经商为主的福建人30多万人,[17]许多已成为泰国社会的中坚,进入社会的主流。

中国人旅居新加坡可溯至10世纪左右,而大量移居新加坡则始于英国对新加坡的殖民开发。19 世纪后期,“新加坡华人皆闽广人,善贸易,绅商富户甚多。闽人十之七、广人十之三”。[18]华商在南洋群岛经营的成功反过来又促动新移民的涌入。1846年同安人王友海由新加坡到古晋开展两地之间贸易活动,取得成功后通过他的关系,不少闽南人到沙捞越谋生。[19]90年代闽南安丰山“乡之族人,……纷赴小吕宋各埠,亲属介绍接踵而行,甚有举家而往者。”[20]华侨华人从1830年以后,一直是新加坡的第一大民族。新加坡独立后,绝大部分华侨自愿选择了新加坡国籍,成为新加坡公民。据1996年6月新加坡政府统计,新加坡的华族2 352 700人,占人口数的77.3%。在新加坡华人中,闽南人约占40%;潮州人约占20%;广府人占近20%;客家人占不足10%;其余为讲其他方言人群。

表2-10 2000年和2010年新加坡华侨华人常住居民方言群分布

续表

资料来源:Census of Population2010和Census of Population2000,Singapore. http://www.singstat.gov.sg/docs/default-source/default-document-library/publications/publications_and_papers/cop2010/census_2010_admin/cop2010admin.pdf和http://www.singstat.gov.sg/docs/default-source/default-document-library/publications/publications_and_papers/cop2010/census_2010_admin/cop2010admin.pdf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