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华侨的佛教文化传播及妈祖对东南亚的影响

福建华侨的佛教文化传播及妈祖对东南亚的影响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除华侨华人伊斯兰的拓展受到闽籍华侨华人的影响外,中国的佛教文化业在闽籍华侨华人的带动下,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得到传播。其中,福建民间信仰在东南亚各地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妈祖。这体现了福建民间信仰文化循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和变迁,扩大了福建文化在异域的影响。可见,郑怀德对越南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福建华侨的佛教文化传播及妈祖对东南亚的影响

根据《三宝垄纪年》所知,在郑和扫荡了旧港的福建海盗集团之后不久的1407年,“旧港就建立起了印尼群岛上的第一个哈纳菲教派(Hanafi)的华人穆斯林社区。同一年,加里曼丹岛的三发(Sambas)亦出现了另一个哈纳菲教派华人穆斯林社区”。紧接着,在1411年至1416年期间,“在马来半岛、爪哇、菲律宾群岛等地,都出现了哈纳菲教派华人穆斯林社区。在爪哇,人们在雅加达(Djakarta)的安厝(Ancol)、井里汶(Tjirebon)的森坌(Sembung)、拉森(Lasem)、杜板(Tuban)、锦石(Gresik)的新村(Tse Tsun)、贾拉丹(Djoratan)的饶洞(Djiaotung)以及其他的一些地方都建造了清真寺”。[19]由此记述间接地揭示出,郑和一行当时曾利用明王朝赋予的巨大财力和物力,借助中华帝国在海外的威望,在宣扬皇恩浩荡、扩大明王朝的朝贡贸易网络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在东南亚各地组建起华侨华人穆斯林社区的庞大网络。应当指出的是,郑和所倡导并建立起的这一庞大海外华人穆斯林网络的时期,恰好是中国私人海商,主要是闽籍海商在东南亚贸易活跃的时期,他们所构建的网络与海外华侨华人穆斯林网络互为倚重,共促发展。

除华侨华人伊斯兰的拓展受到闽籍华侨华人的影响外,中国的佛教文化业在闽籍华侨华人的带动下,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得到传播。自唐代始,福州的开元寺与东南亚闽人社会的联系就十分紧密。官方把开元寺作为接待各国来闽僧人的场所,或以福州为学习佛法的一个中转站,留下来大量东盟国家僧人的印迹。其中,槟榔屿华侨华人捐款给福州怡山西禅寺,而福州怡山长庆寺僧人微妙法师三至槟榔屿筹捐,于光绪十七年八月在槟城圆寂。此外,新加坡最有影响力的两座寺庙——双林寺、光明山,则分别由福州西禅寺、泉州承天寺分离出来;马来西亚最有名的寺庙——槟城极乐寺源自福州鼓山涌泉寺;印尼几个大庙,如广化寺、西禅寺也分别与莆田广化寺、福州西禅寺渊源颇深;日本的佛教不少也是从福建出去的,其颇具影响力的空海大师、圆珍大师均在唐朝时来到福州开元寺取经后返回日本,前者创立了真言宗、后者中兴了天台宗。来自福清黄檗寺的隐元大师到日本创立了黄檗宗;越南的二虎庙、普陀寺就是福州西禅寺僧人去建的。

随着闽南人到南洋谋生,其民间信仰也传播到海外。其中,福建民间信仰在东南亚各地传播最广、影响最大的当推妈祖。自1821年,泉州石狮祥芝的船员们将妈祖信仰带去东南亚之后,妈祖信仰逐渐在马来半岛外、菲律宾群岛和印尼群岛传播开来。如新加坡天福宫祀奉着“天后圣母”,在越南,不仅有天后祠的庙宇,史籍中甚至有关于天后的记载。而且,在南洋普遍经商的华侨社会中,妈祖已不止是航海之神,还是商业之神、保护神,成为东南亚华侨华人乃至土著民族的神祗。除此之外,福建许多地方神灵信仰,如吴真人、大伯公、城隍、广泽尊王、纪府王爷等,也在各地形成一定的受众群体。这体现了福建民间信仰文化循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和变迁,扩大了福建文化在异域的影响。

文学艺术上,随着福建籍华侨华人在东南亚一带活动的深入,中国古代四大奇书《西游记》《水浒传》《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一大批明清小说广泛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并被被译为马来文、爪哇文和柬埔寨文。而中国文学在东南亚各地的翻译工作,也多由福建籍华侨后裔承担。[20]法国著名东方学家苏尔梦女士在其《中国传统文学在亚洲》一文中说:“在三宝垅(印尼),我们看到的全部中国小说是一套私人藏书,都是19世纪的。最早的一本是1828年的《平闽全传》译本。这部书五十二回,书前还有罗懋登(1759年)写的序,是在鹭江(厦门)新刻印的。”[21]据研究华侨文化的专家介绍,以前马来西亚等地没有小说及文学等,当地人看到福建商人带过去的中国小说,开始模仿学习,渐渐形成了当地的小说和文化。(www.xing528.com)

在越南,原籍福建漳州的潘清简(1778—1867年),不仅是越南著名的历史学家,还是朝野皆知的优秀诗人和文学家,在越南历史和文学史上,均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原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福湖乡的郑怀德(1765—1825),祖父郑会于明末清初留发南投,客寓越南的边和。郑怀德是阮氏两朝大臣,善文工诗,为“当年嘉定著名诗人”,有诗词著作《嘉定三家诗集》行世。他的《嘉定通志》则是一部史地著作,详述了越南南圻各镇之建置、疆域、风俗、土产及城池,所著多涉及历代沿革及华侨事迹,是我们今天研究越南南圻历史、地理及华侨史的宝贵材料。此书后来还是阮朝新撰《大南实录》《大南列传》以及《大南一统志》的重要资料来源。可见,郑怀德对越南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22]此外,泉州商人徐戬因生意缘故频繁往来高丽,因此与高丽王室熟稔。高丽朝廷委托他到杭州的印刷作坊,为高丽特别印制夹注 《华严经》。1087年春,徐戬将这部由2 900余件经板组成的《华严经》运抵高丽,高丽朝廷赏其白银3 000两。[23]

此外,福建的南音和戏曲风靡东南亚。早在宋元时代,闽南人就已经将本乡本土的南音在南洋各地传唱。今天,南音不但作为我国古老的音乐在东南亚华侨中广泛传唱。在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泰国与缅甸等地闽南华侨密集的城镇,都有南音社的组织和活动。同时,它也作为东方古典音乐代表进入世界一些国家的高等音乐学府。而且,福建地方戏曲,如莆仙戏芗剧、高甲戏等在东盟各地华社,甚至当地土著民族中亦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受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