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类编码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类编码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息交界面和信息传递界面的问题多发生在分属不同组织的项目干系人之间。在工程项目中编制WBS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采用同一个项目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使项目各干系方都理解WBS编码,并在这个统一的标准下消除界面障碍,从而保持不同组织之间的信息流通畅通。编码体系是利用数字或者字母按照一定规律的排列,工程项目信息编码是项目信息分类的具体体现,也是编制WBS编码进行计算机管理和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类编码

工程规模庞大和项目参与者众多是现代工程项目的主要特征之一。随之而来的是项目信息量的巨大和信息交界面、信息传递界面的大幅增多和日趋复杂化。信息交界面和信息传递界面的问题多发生在分属不同组织的项目干系人之间。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组织内部采用统一的项目信息分类体系和传递标准时,信息传递不畅通。而不同的组织之间常常因为信息分类体系和传递标准的不同,产生界面障碍,造成信息传递不畅进而影响项目目标实现。在工程项目中编制WBS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采用同一个项目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使项目各干系方都理解WBS编码,并在这个统一的标准下消除界面障碍,从而保持不同组织之间的信息流通畅通。

工程项目信息分类体系的统一应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考虑。横向统一是指不同项目参与者(业主、设计单位、承包商等)和项目管理方划分体系要统一;纵向统一是指包括设计和施工等阶段的工程项目整体实施周期中,各实施阶段的划分体系要统一。横向统一有利于不同项目干系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纵向统一有利于项目实施周期信息管理工作的一致性和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追踪和比较。

编码体系是利用数字或者字母按照一定规律的排列,工程项目信息编码是项目信息分类的具体体现,也是编制WBS编码进行计算机管理和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基本要求。建设项目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的建立过程,就是根据建设项目特性,按照科学的分析流程,遵循功能、组成、施工方法等准备逐层细化,并由此产生一个分层次的、尽可能真实反映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的数据模型的过程。建设项目分类体系结构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的绩效水平。

1.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原则

编码体系和信息处理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因而,在编码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编码的制定应当便于查询和检索。这个体系应当尽可能的人性化,满足和适应管理人员的需求,尽可能做到方便使用者识记项目编码所对应的项目内容。

(2)编码应当与项目分解的原则和体系相一致。首先,要在范围上包括全部的项目内容;其次,要在深度上不仅要达到项目分解的最低层次,必要时还要考虑预留1~2个层次,以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项目分解进一步加深时扩充编码。

(3)编码应当反映项目的特点。编码体系对管理工作的作用反映在它是否能体现项目的特点,从而满足项目的需求。编码应该做到“因项而异”,在不同建设项目的规模、功能、项目构成、项目特征、费用组成等方面的差别和具体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都能有针对性,而不是一概而论。

2.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分类与编码的主要方法

(1)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分类。

1)投资建设项目的结构编码依据项目结构图,对项目结构的每一层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编码。项目管理组织结构编码依据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图,对每一个工作部门进行编码。

2)投资建设项目的政府主管部门和各参与单位的编码。

3)在进行建设项目信息分类和编码时,建设项目实施的工作项编码应覆盖项目决策和实施的工作任务目录的全部内容。

4)建设项目的投资项编码应综合考虑概算、预算、标底、合同价和工程款的支付等因素,建立统一的编码,以服务于项目投资目标的动态控制。

5)建设项目的成本项编码应综合考虑预算、投标价估算、合同价、施工成本分析和工程款的支付等因素,建立统一的编码,以服务于项目成本目标的动态控制。

6)建设项目的进度项编码应综合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深度和不同用途的进度计划工作项的需要,建立统一的编码,以服务于建设项目进度目标的动态控制。(www.xing528.com)

7)建设项目进展报告和各类报表编码应包括建设项目管理形成的各种报告和报表的编码。

8)合同编码应参考项目的合同结构和合同的分类,反映合同的类型、相应的项目结构和合同签订的时间等特征。

9)函件编码应反映发函者、收函者、函件内容所涉及的分类和时间等,以便函件的查询和整理。

10)工程档案的编码应根据有关工程档案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的需求而建立。

(2)在对具体的项目编码时,应遵循的主要方法如下:

1)顺序编码。即从01(或001等)开始依次排下去,直到最后的编码方法。这种代码比较短,简单易记,但是缺乏编码的逻辑基础,不说明信息的任何特征,事实进行单纯的数字编号。

2)多面码。一个信息有多个面和多个属性,在编码中为这些属性固定一个位置,就形成了编码中的多面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具有很好的逻辑性,可以后期扩充,但是这种代码由于位数比较长,所以会有很多的空码。

3)十进制码。这种编码方法是先将对象分成十大类,编以0~9的号码,每类中再分成十小类,编以第二个0~9的号码,依次下去。这种编码方法扩充性好,而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4)文字、数字码。顾名思义,对象的属性,用文字或数字来表明,这种编码方式比较容易记忆和使用,然而一旦数据复杂,便容易造成误解。

3.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现状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发展,工程项目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从单面走向多面,从简单走向复杂,成了当今工程项目管理领域中联系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费用这三大目标的纽带。其不仅是与工程项目进行沟通的桥梁,还是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基础。

(1)建设项目综合分解编码体系。这种体系是在建设项目综合分解体系中同时引进工种体系和元素体系,实现实施阶段全过程的项目规划和控制。这种编码体系共设置4层,最大允许总长度为9位,依次为单位工程、工作段、元素码和工种码。

(2)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项目信息分类和编码。这种编码是以工程量清单为基础,以分部分项工程清单为辅助,结合整体的项目来进行工作分解结构。这种编码共设置7个层次供使用者选用,对应8个分类表,最大容许16位编码。其中,设施层按照主要用途进行划分,如工厂、医院、道路等,设2位编码(01~99);单位工程编码和设施编码一样也是2位编码(01~99);其他工程分类层、专业工程层、分部工程层、分项工程层和项目特征层自动套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中的要求。

(3)存在的不足建设项目综合分解编码体系。这种体系能够同时满足工程项目从投资和进度两个方面的需要,但是相对来说这个结构比较复杂。而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工程项目信息分类和编码体系是一种树状结构编码,有利于项目信息的逐级汇总。

工程项目信息的分类和编码体系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特殊编码的制定,为建筑企业积累数据、企业项目信息化管理和集成化管理都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