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朝迁都洛阳的背后策略及影响

北朝迁都洛阳的背后策略及影响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迁都历来是国之大事,当年因为灾荒,拓跋嗣想迁都,但在崔浩的反对下没有实施。迁都洛阳,既便于加强同中原汉族地主的联系,又可以摆脱鲜卑贵族旧势力的束缚,有利于推行汉化改革措施。于是拓跋宏决定一步到位,迁都洛阳。其实这不过是拓跋宏导演的一场大戏,看到群臣疲惫不堪的模样,拓跋宏意识到,这场戏剧该到收场的时候了,但是如何能让群臣们心服口服,从而同意迁都洛阳呢

北朝迁都洛阳的背后策略及影响

二十四岁的孝文帝拓跋宏终于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不过,北魏群臣对这位皇帝到底有几把刷子,心里还不是很有底。毕竟拓跋宏“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长期以来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唯冯太后的命是从,如今没有了冯太后这把遮阳伞,这位年轻的皇帝会不会被晒爆了呢?

事实上,北魏群臣们的担心显然有些杞人忧天了。

刚结束服丧期的拓跋宏,便搞出了让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大招——迁都洛阳

迁都历来是国之大事,当年因为灾荒,拓跋嗣想迁都,但在崔浩的反对下没有实施。

拓跋宏为什么又心生这个念头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地缘问题,平城地处塞内外交界之处,气候寒冷,风沙天气频繁,不适合进行耕种,再加上人口大量涌入,经常闹粮荒,为此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南边运送物资。

长史王肃随孝文帝拓跋宏北巡,作为久居江南的诗人,沿途看见塞北的风,塞北的雪,塞北的寒冷,于是写下了《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虽然贵为北魏都城,但平城确实让人感到颇为荒凉。

同时代还流行一首童谣,“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纥干山位于平城东边,山头终年积雪,异常寒冷。这首童谣的意思是说纥干山头冷得要冻死鸟雀,为什么不飞往别处去求生之快乐呢,这也说明了平城的气候和环境确实恶劣。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拓跋宏,一心想将鲜卑民族带出落后愚昧的泥沼,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大力推进汉化改革,但平城距离中原腹地较远,而且保守势力非常强大,要想实现心中的理想,就必须将都城由游牧民族气息浓厚的平城迁往农耕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

拓跋宏最早的选择并非洛阳,而是邺城。这座后赵、前燕的都城,历经繁华,而且与南朝有一个非常大的战略缓冲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拓跋宏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在他看来,在邺城建都的王朝并不长寿,这里是个不祥之地,更关键的是,这里虽然比平城更接近中原,但还是太靠北了。而洛阳地处天下之中,交通便利,一直是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曾是东周东汉和西晋的都城。迁都洛阳,既便于加强同中原汉族地主的联系,又可以摆脱鲜卑贵族旧势力的束缚,有利于推行汉化改革措施。

于是拓跋宏决定一步到位,迁都洛阳。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往往很骨感。迁都谈何容易?从北魏建都平城,已经过了好几十年,鲜卑贵族和王公大臣们在这里置办家业,生儿育女,如今让他们放弃一切,奔赴千里之外的洛阳,近乎像杀了他们一样。

拓跋宏最不缺的便是智慧,他知道事关重大,所以绝不能来硬的,否则不仅会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迁都的事情也很有可能泡汤,当务之急必须要找一个能说得过去的由头。

拓跋宏想来想去找到了一个理由——讨伐南齐。

不过这个理由很勉强,因为拓跋宏亲政时间不长,内部还未完全稳定,况且南边的齐朝也没有招惹北魏,双方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战事,如今不远千里,兴师动众,听上去确实有些唐突。

拓跋宏知道大家心里所想,为了提高公信力,他让太常卿占卜凶吉,太常卿呈上的卦象是“遇革”。他借题发挥,说“革”字是当年商汤革命的“革”,表示“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所以这是一个大吉之兆。

皇上拿天意说事儿,大臣们心里虽然不赞成,但也不好说什么,不少人希望“带头大哥”此时能出来发声。

这个“带头大哥”便是拓跋宏的叔父——任城王拓跋澄。

拓跋澄是拓跋宏的堂叔,不仅辈分高,而且为人正直,文武双全,在鲜卑贵族中有崇高的威望。他果然不负众望,在一片沉默中挺身而出,对拓跋宏的南征想法明确表示反对,他认为占卜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革命”应该发生在君臣之间,所以臣子商汤革国君夏桀的命,确实是吉兆,但现在已经“帝有天下”,“革”字就不再是吉兆了。

拓跋宏本来以为群臣沉默,能够蒙混过关了,没想到自己的叔叔跳出来据理力争,他板着脸孔说:“社稷是我的社稷,任城王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呢?”拓跋澄并没有退缩,说道:“社稷是为陛下所有,臣是社稷之臣,看到了危险,怎能不讲?”(www.xing528.com)

拓跋宏看到这个叔叔如此执拗,害怕当面争论下去,不一定会有什么好结果。况且拓跋澄不仅辈分高,而且在拓跋贵族中有崇高的威望,如果自己占不了上风,便很难有回旋的余地,于是他找了个台阶,说:“各言其志,没有关系。”

拓跋宏的脑子确实好使,退朝后,他第一时间召见拓跋澄,私下里做叔父的工作,他这样做,是因为对说服自己的这位叔父,心里还是有谱的,因为他知道拓跋澄不是保守派,而是一位汉化很深的鲜卑贵族,南朝使者见到拓跋澄后曾大为赞叹:“往魏任城以武著称,今魏任城乃以文见美也。”因此两人取得共识不难,只是自己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

孝文帝拓跋宏见到拓跋澄,第一件事情便是连声道歉,表示刚才在朝堂上,没有给叔父好脸色,那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随后,拓跋宏全盘托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说南征是假,迁都洛阳是真,他对此解释道:“平城是用武之地,不能实施文治,而洛阳自古就是帝王建都之所,如果能迁都洛阳,将是北魏王朝之大幸。”

拓跋澄其实并不反对迁都,既然皇帝对自己交了底儿,他立刻表示赞同道:“陛下要定都中原以经略四方,这正符合周、汉两代兴隆的大道。”拓跋宏有些担忧地说:“北人留恋老家,一定会惊慌闹事,如何是好?”任城王支持皇帝,鼓励他道:“非常之事,不是寻常人所能做得到的。陛下断自圣心,他们尽管不愿意,也只能服从。”拓跋宏听了此话,大喜,称赞他道:“任城真是我的张子房!”就是说,任城王就是自己身边的张良

拓跋宏扫清了所有障碍,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他下令由太尉拓跋丕和广陵王拓跋羽留守平城,自己则率文武百官和步骑百万余人南征。

离开平城前,他特意到安葬冯太后的永固陵拜辞,不知道他在祖母的墓前会想些什么,但想必一直致力于改革的冯太后,看到拓跋宏有比自己更为磅礴的举动,应该会含笑九泉吧。

这一路走得非常辛苦,整整走了一个多月,人困马乏。快到洛阳的时候,正赶上连日大雨,道路泥泞,一不小心便人仰马翻,但拓跋宏却不管不顾,下令部队要克服困难继续南下,一副不成功便不罢休的样子。

其实这不过是拓跋宏导演的一场大戏,看到群臣疲惫不堪的模样,拓跋宏意识到,这场戏剧该到收场的时候了,但是如何能让群臣们心服口服,从而同意迁都洛阳呢?他要祭出自己的法宝——“群众演员”。

就在拓跋宏勒马准备前行时,一些大臣扑倒在地,哀求不能再往前走了,“最佳男配角”李冲站出来跪在马前,高声道:“今日之举,天下都不愿意,只有陛下一个人想做,汉文帝说:‘我一人驾着千里马,又能去哪里呢?’臣一心报效国家而却无法阻止陛下南征,请陛下赐臣一死。”

根据脚本,“群众演员”出来相劝,只是这一出大戏的前奏,还远没有达到高潮。拓跋宏故作生气地说:“我正想着统一天下,你们这些人却百般阻拦,使我梦想无法得以实现,谁再敢多言,绝不轻饶。”说完便要策马扬鞭,疾驰而去。

该那些不知内幕的王公大臣隆重登场了,他们看到拓跋宏像铁了心一样,便不顾一切,先是拉住御马,然后一拥而上,在马前集体下跪,声泪俱下地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往南走了,否则没开战就已经被拖死了。

拓跋宏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他对群臣说:“这次出征规模很大,如果没有任何收获,如何和后人交代?”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他装出很善解人意的样子,说出自己内心最想说的话:“既然都不愿伐南齐,当迁都于此,诸位以为如何?愿意迁都的人,站在左边,不愿意的站在右边。”就是说,现在只有两条路,接着往南走,或者在洛阳住下来,由每个人来选择。

因贪腐被削去王爵的南安王拓跋桢,看到戴罪立功的机会来了,他率先站到左边,大声说道:“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迁至中原以延长王业,前有周公,今有陛下,天下最重要的就是京师,人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因此,请求陛下保养好身体,让百姓安心,定都中原,停止南伐,这是臣等的肺腑之言,也是万民的幸福!”

这马屁拍得相当及时相当到位!群臣看到有领头的,立刻山呼万岁,表示同意定都洛阳。

只是洛阳早已被战火焚毁,重新营建需要时日,李冲建议拓跋宏说:“请陛下暂时回到平城,命臣下修建,等营造完毕,再请陛下迁到洛阳。”拓跋宏没有答应,他说:“朕正好要到各地巡视,先到邺城停留一段时间,等到明年春天再回洛阳。”

拓跋宏很聪明,好不容易从平城出来,千万不能再回去,否则自己会被保守势力所包围,而已经同意迁都的大臣想必大半也会反悔,所以不如先到邺城躲清静,不过他还是担心平城有变,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去告诉留守人员有关迁都之事,并做好思想工作。

拓跋澄不负重托,回到平城后他通报了孝文帝拓跋宏迁都的决定,他的话使留守平城的王公大臣们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拓跋澄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引经据典,充分开导,还是慢慢将大家说通,使得平城风平浪静。

拓跋宏连蒙带骗,再加上软硬兼施,总算把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不过,对于立志于全面汉化改革的拓跋宏来说,迁都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