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魏文化-历史文化名片

曹魏文化-历史文化名片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许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是曹魏文化的核心发源地,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研究和传承曹魏文化的重要基地。作为防御和进攻东吴的前线重镇,从曹魏到西晋,许昌在政治军事上始终占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曹魏后期,司马懿父子相继坐镇许昌,遥控中枢。西晋建立后,又将颍川郡治移于许昌,进一步强化了许昌作为京师东南屏障的战略地位。在曹氏集团的文臣武将中,许昌籍的就有30多位。

曹魏文化-历史文化名片

许昌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城市,是曹魏文化的核心发源地,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研究和传承曹魏文化的重要基地

秦汉以来,许昌一直都是县、州、府的治所所在地。

秦灭六国,在原许国旧地设置许县,隶属于颍川郡。西汉时期,在原许县境内分置颍阳县和颍阴县。秦汉时期的颍川郡管辖二十个(东汉十七个)属县,属于两汉时期经济发达、交通方便、文化繁荣、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大郡。东汉定都洛阳,颍川郡紧靠帝都,不仅是保卫京师的东南门户,而且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过数百年的财富积累与文化积淀,颍川郡成为全国文化教育发达、人才荟萃的地区,在全国享有“汝颍固多奇士”的美誉。西汉政治晁错文学家贾山,东汉名贤荀淑、陈寔及李膺等,都是从这一区域走出来的杰出人才。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势力于建安元年(196年),迎困顿危难中的汉献帝都许,取得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使许县即刻变成了全国瞩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长达二十五年的建安时期,许县作为一代帝都,在曹魏集团的治理之下,不仅创造了政治上的辉煌,取得了数十年经济恢复、社会稳定的发展局面,而且积聚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为建安文学和曹魏文化的发祥地。魏晋时期,是颍川郡历史上涌现人才最多、发展最辉煌的时期。

曹魏政权建立后,虽然后来迁都洛阳,但“许”是曹魏昌兴之地,因此魏文帝不仅将许县更名为许昌,而且升格为魏五都之一,其朝廷的主要宫室和武器装备库都还留在许昌。作为防御和进攻东吴的前线重镇,从曹魏到西晋,许昌在政治军事上始终占有特殊的战略地位。魏文帝在位七年,八次行幸许昌;魏明帝在位十三年,曾先后五次驾临许昌,还在许昌建立了著名的许昌宫、景福殿、承光殿等宫殿建筑。曹魏后期,司马懿父子相继坐镇许昌,遥控中枢。西晋建立后,又将颍川郡治移于许昌,进一步强化了许昌作为京师东南屏障的战略地位。在城市建设上,许都古城(汉魏故城)已具备了都城风貌,辉煌一时。城内不仅有衙前大街的丞相府、九曲街边的青梅亭、关羽夜读《春秋》的春秋楼,还有织布制衣的机房街、赶制军粮的碾上村等。(www.xing528.com)

许昌是一座有文化有故事的城市。今日许昌老城区,为东汉末年满宠坐镇许县时所建,城分内外,规模宏伟,驰名中原。外城周围45华里,俗称连环城,为建安初年曹操所筑;内城设四门,东曰“阳和”,西曰“扬武”,南曰“来薰”,北曰“星拱”。明万历年间,范锡任许州知州,砌许州城为砖城,四门建有楼阁,阁上悬挂匾额:东联江汉,西瞻嵩洛,南望湘衡,北拱神京。四角建有角楼,城垣周围有箭楼34座。城外有壕,引溟水注入,使许州成为中州胜观。

三国志》记载了许多三国人物在许昌的活动。在曹氏集团的文臣武将中,许昌籍的就有30多位。据统计全国有16个省、市、区存有三国遗迹300余处,其中许昌就占80多处;河南省列入三国名胜古迹景点共有20个,许昌独占14个,而且真迹多、品位高、分布广。这些名胜古迹,人文故事突出,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和旅游价值。

许昌不仅曹魏文化厚重,而且古人类文化、夏禹文化、钧瓷文化、花卉文化、姓氏文化等也同样精彩。上述诸多历史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对中原文明发展的研究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