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征路上的首位牺牲师长:洪超

长征路上的首位牺牲师长:洪超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930年8月起,洪超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团长、师长等职务,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当洪超牺牲的消息传到红三军团指挥部,军团部首长们都感到十分悲痛。1974年11月,彭德怀在含冤去世前,念念不忘这位老部下,嘱咐身边的人:不要忘记洪超,他是我们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个师长。2005年10月,信丰县决定在洪超师长牺牲的地方百石村建立纪念碑,张震老将军欣然题词:“洪超烈士之墓”。

长征路上的首位牺牲师长:洪超

洪超师长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曾任红三军团政委杨尚昆后来回忆说:“四师师长洪超在向信丰河地区挺进时,英勇牺牲”“洪超同志18岁时参加南昌起义,是一位身经百战的优秀指挥员,牺牲时年仅25岁。”

洪超,湖北黄梅人,长期跟随彭德怀,为开创和保卫中央苏区,出生入死,骁勇善战,深受红军官兵爱戴。1926年洪超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曾任儿童团团长;1927年夏入叶挺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教导队学习,18岁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4月,他跟随朱德陈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12月被调到彭德怀领导的红四军第三十团(原红五军主力)任排长、参谋。1929年5月恢复红五军番号,他任军部参谋。从1930年8月起,洪超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团长、师长等职务,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3月,洪超在草台岗战斗中负重伤,失去左臂。但他身残志不残,在彭德怀的领导下,率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1934年1月,在攻占福建沙县县城战斗中,洪超指挥部队英勇作战,担任主攻,率先攻入城内,这是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攻克的第一座县城。沙县县城战斗结束后,洪超奉命率部返回江西。1934年夏末,在阻击国民党军周浑元和吴奇伟的两个纵队向红三军团进攻时,彭德怀又把“蜡烛形防御战”的任务交给了洪超。

蜡烛形阵地是由三个高地组成的,洪超指示第三营营长张震做好坚守阵地的准备。第三营构筑工事时,洪超亲自到阵地上作具体指导。红军坚守这个高地距离敌军只有四五百米,有的只隔一个小山沟,连敌人喊吃饭、换哨、修工事的声音都可以听得清。敌人实行经济封锁,红军连盐也吃不上,又缺乏武器弹药。在这种极其艰难的环境中,敌军十分疯狂,以三四个团的兵力,—拥而上的羊群战术向红军阵地进攻。形势十分严峻!在洪超亲自指挥下,红军战士发扬“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愈战愈勇,直打到弹尽粮绝时,战士们仍奋勇地与敌人拼刺刀。经过反复冲杀,浴血搏斗,红军最终取得了狙击战的胜利。由于作战勇敢,指挥果断,多次率部出色完成战斗任务,他获得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

当洪超牺牲的消息传到红三军团指挥部,军团部首长们都感到十分悲痛。彭德怀更是痛心疾首,亲自赶赴现场凭吊。彭德怀的部下、山西省军区原副政委张平凯在《忆彭大将军》中详细地回忆了这一情节:洪超“他作战英勇,是三军团有名的猛将、年轻的指挥官,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他为红军突破第一道防线,立下了首功。彭军团长失去了一名爱将,非常沉痛,他含泪和同志们一起掩埋了洪超的尸体,然后怀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切齿仇恨,踏着烈士们的血迹,继续率部西进。”这足见彭德怀对洪超的深厚感情。1974年11月,彭德怀在含冤去世前,念念不忘这位老部下,嘱咐身边的人:不要忘记洪超,他是我们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个师长。

战场硝烟散尽,80多年过去了,走进百石村,许多红军长征第一仗的革命旧(遗)址保存完好,红军营房、红军标语、红军攻克敌人的战壕及碉堡遗迹依然存在,红军使用过的武器、马灯及其他一些文物完好珍藏着。(www.xing528.com)

1999年4月,为了撰写回忆录,张震老将军沿着红3军团长征路线来到信丰,虽然因当时路难走未能到达百石村,但是他深情地回忆了红军长征第一仗百石战斗的场景和洪超师长牺牲的经过,并为信丰题词“发扬老区精神,建设美好信丰”。2005年10月,信丰县决定在洪超师长牺牲的地方百石村建立纪念碑,张震老将军欣然题词:“洪超烈士之墓”。2006年3月,洪超烈士墓被信丰县委、信丰县人民政府列为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5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昔日封锁线,今朝脐橙香》为题宣传了中央红军在长征第一仗中的英勇事迹。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到百石村考察后,于2007年7月,亲笔题词:“中央红军长征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百石战斗旧址。”

2016年4月3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清明节特别报道《长征:信仰的力量——青山埋忠骨英魂励后人》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播放,时长15分钟,解读发生在百石村的长征第一仗和洪超烈士的英雄事迹,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

如今,洪超烈士墓已成为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每逢节日,人们自发瞻仰洪超烈士之墓,通过讲故事、忆传统、举行宣誓仪式等多种形式,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