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文帝理国:陈昌继承后的割据势力

陈文帝理国:陈昌继承后的割据势力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杜棱和蔡景历主张立临川王为帝,章 皇后原本打算让自己的儿子陈昌为帝,但陈昌远在长安一时无法回国,而国不可一日无主,遂同意立临川王陈蒨为帝。衡阳王陈昌进入陈朝境内后,陈文帝诏令主书、舍人们在道路旁迎接等候。陈昌死后,文帝解除了对其皇位威胁的心腹大患,接着便是应对各个地方的割据势力了。陈文帝派人同徐度带兵去抵抗。

陈文帝理国:陈昌继承后的割据势力

陈蒨是高祖武皇帝陈霸先的侄子,自小聪慧过人,才思敏捷,长大后同父亲陈道谭一起随陈霸先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颇受陈霸先的赏识,陈霸先即位称帝后,封其为临川王,不久让其带兵驻守皖南,担任守卫边防的重任。另派东徐州刺史吴兴人钱道戢协同其驻守皖南。

陈蒨在皖南期间,修筑城堡,训练军士,积极加强边防,有效地防止了北齐的入侵,为陈国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在当地实行一系列发展经济、造福百姓的事情,颇受当地百姓的爱戴。正因为陈蒨在皖南任上的表现,再加上其在陈的建国过程中所立的功劳,成为当时比较有威望的人物,满朝文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每临军机大事都能确定破敌制胜之道,他英勇善谋,独出心裁,而处理政务则崇尚宽和简朴,如不是军旅急务,一般不轻易调发军队。他天性节俭朴素,平常膳食只有几样菜而已,私人宴会用瓦器、饰以蚌壳[1]的木盘,酒菜足够应付也就行了。后宫的妃子、宫女没有披金戴翠的服饰,也不设女乐。正因为如此,陈的国势才日趋稳定,但陈霸先身体不好,由于长期的南征北战,称帝后又整天忙于国事,逐渐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不久病逝。武帝病逝较突然,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而当时的太子陈昌还在长安给北周做人质,无法立刻回国,武帝又没有其他的儿子在国内,因此陈朝国内一时没有嫡亲的皇位继承人。外面又有虎视眈眈的北齐、北周政权,有经验的老将都在外带兵,朝廷里也没有重臣主持大局,只有领军杜棱在建康掌管宫廷宿卫军。在这种情况下,章 皇后召杜棱和中书侍郎蔡景历进入宫禁之中商量皇位的继承问题。杜棱和蔡景历主张立临川王为帝,章 皇后原本打算让自己的儿子陈昌为帝,但陈昌远在长安一时无法回国,而国不可一日无主,遂同意立临川王陈蒨为帝。为稳定局势,决定暂时秘不发丧,隐瞒武帝去世的消息,派出亲信紧急召临川王陈蒨从皖南赶回。在这之前,蔡景历亲自和宦官、宫人一起秘密地办理装殓武帝尸体的器具。当时天气很热,必须做一个较大的棺材,因为担心斧头砍削木头的声音传出宫外,就用蜡做成一具装尸的棺材。朝廷的一应文书诏敕,仍然按平时的样子宣布颁行。直到临川王从皖南赶回建康登基。

陈蒨就是这样登上皇位的,是为陈文帝,文帝即位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巩固他的皇位。众所周知,文帝陈蒨是在国家处于非常时期继承皇位的,他的皇位来路不正,真正的皇位继承人武帝世子陈昌还在长安做人质。因此,他常常害怕陈昌回国,同其争夺皇位。当初武帝在位时,多次派人到北周请求将陈昌放回,但北周每次都是口头上答应,实际却不放人。等到武帝去世,文帝即位后,北周看到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国势逐渐强盛,深感不安,遂把陈昌放回,让其回国同文帝争夺帝位。陈昌还在回国的途中便给文帝写了一封信,信里言辞颇傲慢不逊。文帝看了很不高兴,把心腹侯安都叫来,从容不迫地对他说:“太子将要回来就位了,我得另外求得一块封国作为归老的地方。”侯安都说:“自古以来,哪有什么被代替的天子!臣下很愚昧,不敢接受这个诏令。”[2]于是,请求让自己去迎接陈昌,并联合群臣联名上表,让文帝给陈昌封爵并任命。文帝任命陈昌为骠骑将军、湘州牧,封他为衡阳王。

衡阳王陈昌进入陈朝境内后,陈文帝诏令主书、舍人们在道路旁迎接等候。等到陈昌渡长江时,船到江中陈昌突然落水而死,于是使者报告说是掉进江里淹死的。侯安都因为杀陈昌为文帝解除了心腹大患,颇得文帝赏识,为其加官晋爵,封为清远公。

陈昌死后,文帝解除了对其皇位威胁的心腹大患,接着便是应对各个地方的割据势力了。[3]当年武帝陈霸先建国时,全国各地遍布割据政权,武帝顾忌局势,另一方面国家的实力有限,无法把这些割据政权一一消灭,只能对其进行招抚,因此这些割据势力时降时叛,危害中央的安全。现在时机成熟了,便开始进行消灭地方割据的工作了。

首先同北周保持和睦亲善的政策,派使者同北周修好。在同北周修好,保持边疆的稳定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消灭割据势力的战争了。第一个平定的便是盘踞在湘、湖地区的王琳。

当初王琳听到陈武帝去世的消息,认为文帝新立,政局不稳,自己有机可乘,便任命少府卿吴郡人孙环为郢州刺史,让他总揽留守事宜,自己则拥奉梁朝永嘉王萧庄出兵屯驻濡须口,北齐扬州道行台慕容俨率领部众逼近长江,为其声援。王琳进犯大雷。陈文帝派人同徐度带兵去抵抗。安州刺史吴明彻乘夜袭击湓城,王琳派巴陵太守任忠进攻吴明彻,把他打得大败,吴明彻只逃出了一条命。王琳乘势引兵东下,准备直捣建康。王琳的军队抵达栅口时,侯督率的各路兵马也屯驻于芜湖,两军相持一百多天。东关一带春天水位涨高了一些,船舰可以通航了,王琳就带领合肥、湖一带的部众,乘兵船沿江排列而下,舳舻相连,军势看上去很强大。侯督向虎槛洲进军,王琳也派出兵船排列在长江西面,隔着虎槛洲停泊下来。第二天,两军交战,王琳的军队稍稍退却,退到长江西岸以自保。到晚上,东北风猛刮,把他的舟舰全刮坏了,搁浅在沙滩上,由于浪很大,回不了江岸。到天亮时,风才平静下来,王琳到江边收拾船只,侯等人也带着军队退入芜湖。北周人听到王琳东下进犯陈朝的消息,乘机派都督荆、襄等五十二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史宁带兵数万人乘虚袭击郢州,孙环绕城墙设防线而固守。王琳听到消息,担心自己军心不稳,众人溃散,于是加紧率领水师东下,直到离芜湖十里地才停泊下来,军中敲击木柝报时示警的声音,一直传到陈朝军队里。北齐仪同三司刘伯球带兵一万多人帮助王琳水战,行台慕容恃德的儿子慕容子会带领两千名铁骑屯驻在芜湖西岸,声援王琳。一时王琳叛乱的声势浩大。侯下令军队一早就做饭,在寝席上用饭,严阵以待王琳军队进犯。当时西南风刮得又急又猛,王琳自以为得到天公帮助,便带兵经崐直逼近建康。侯等人慢慢地从芜湖出来跟在王琳兵船后头,结果西南风反而被侯利用了。王琳让士兵扔火炬去烧陈朝军队的兵船,因为逆风,反而烧了自己的兵船。侯命令士兵把战船前后的拍竿拿出来拍击王琳的兵船,又用牛皮蒙着有冲击力的小船去撞他的军舰,并用熔化的铁水泼过去。王琳军队大败,军士溺水而死的有十分之二三,其余的都扔下船逃上岸,被陈朝军队拦住,砍杀得几乎一个都不剩了。北齐的步军在西岸也乱成一团,自相践踏,全陷入了芦荻泥泞之中;骑兵都扔下马匹逃跑,幸免于死的只有十分之二三而已。陈朝军队抓获了刘伯球、慕容子会,杀死和俘虏敌军数以万计,梁军和北齐军的军用物资和兵器也全被陈朝军队缴获了。王琳乘坐舴艋冲出战场逃跑,抵达湓城,想把散失流离的军士收拢来,但再也没有人愿意归附他,于是只好带着妻妾、左右亲信十几个人去逃奔北齐。就这样,文帝初年声势浩大的王琳之乱便被平定了。

接着又平定了周迪之乱、陈宝应之乱、熊昙朗之乱,经过这一系列叛乱的平定,文帝把叛乱地区有效地纳入到了中央政府的管辖之内,并借机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由于几个比较大的割据势力一一被平定,剩下的小的割据势力更不敢对抗中央,文帝趁机大力削弱地方势力的权力。任命中央官员到地方任职,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陈朝初年地方割据势力肆虐的状况得到有效的遏制,中央的权威大大加强。国家的权威增强了,再加上政局的逐渐稳定,同北周的友好政策,保持了边疆的稳定,在这一系列利好的因素下,文帝就可以认真地进行内政建设了。文帝出身于民间,经历过战乱年月,深知百姓的疾苦。因此其内政建设主要着眼于减轻百姓的负担。南朝时期,百姓的税负很重,文帝进行税制改革,减少百姓应缴纳的田租及其他杂税,有效地减轻百姓的负担。并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管,实行劝课农桑的政策,在全国兴修水利,招抚流民开垦荒地,注意于民休息,尽量减少一些劳民伤财的宫殿建设。大力发展工商业,设立专管盐、铁的官员,通过盐铁官营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并下令减少皇室、大臣、在京文武官员的开支,来节约国家财政。并且自己以身作则,生活节俭。

经过文帝时期的平定地方割据势力,大力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措施,陈的国力日益强盛,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有效的恢复和发展,日益繁荣起来。可惜文帝短命,只当了七年的皇帝便病逝了,他的后继者宣帝继续推行文帝的一系列措施。陈的国力达到全盛,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文宣之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帝虽然在位只有短短七年的时间,但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明君,尤其在南朝皇帝大多昏庸的情况下,更加难能可贵。(www.xing528.com)

提问 陈文帝是怎样登上帝位的?

提问 文帝在位期间是怎样治国的?

智慧小锦囊

文帝即位后实行的惠民政策,是和他的少年经历密不可分的。由此可见,一个人的经历是同他日后的所作所为密不可分的。另外,文帝之所以在不是陈霸先之子的情况下能登上皇位,是跟他的才华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有才干的人,“命运女神”总会青睐于他的。

[1]

[2] 分析: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有被别人取代的天子的事情出现过,所以臣下愚昧,不敢也不能同意陛下的旨意。

[3] 分析:太子陈昌死后,便没有对文帝皇位构成威胁的人了,文帝除去了心腹之患,接着就是着手应对地方的割据势力的情况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