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北解放战争:三战三捷

华北解放战争:三战三捷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现有的200多个旅中,被歼后重建的已超过四分之一。随着战线不断延长,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力也不断下降。这样,国民党军战线过长与兵力不足的矛盾,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同时,国民党军还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其武器装备的补充也发生了困难。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这些指示,扭转晋察冀战场的被动局面,中共中央晋察冀局于3月底在安国召开了扩大会议。

华北解放战争:三战三捷

蒋介石被迫改为重点进攻——晋察冀战场引起毛泽东的注意——安国会议——发起正太战役——聂荣臻破敌“围魏救赵”之计——狮脑山打出日本兵——阎锡山失算——石家庄成为孤城

蒋介石从1946年7月对解放区实行全面进攻以来,至1947年2月,仅八个月的作战,国民党军就被人民解放军歼灭正规军66个旅(师)54万余人,非正规军17万余人,共计71万余人。国民党军占领解放区城市105座,但每占领一座城市,平均就付出近7000人的代价。

1947年春,国民党军经过补充,总兵力为394万人,比全面内战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了9%。在现有的200多个旅中,被歼后重建的已超过四分之一。多数部队不满员,且新兵比重不断增大。

随着战线不断延长,国民党军的机动兵力也不断下降。尽管蒋介石抽调了可能抽调的战略预备队到内战前线,使其进攻解放区的总兵力增至219个旅,但能用于第一线攻击的兵力则从1946年10月的117个旅,下降为85个旅。这样,国民党军战线过长与兵力不足的矛盾,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同时,国民党军还损失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其武器装备的补充也发生了困难。2月1日,彭德怀指出:蒋介石要继续作战,“不仅兵力发生困难,军火也已发生很大困难”(1)

面对如此的困难,国民党军士气低落,部分高级将领腐化堕落。1947年5月19日,蒋介石在对国民党军军官训练团第二期全体学员讲话时,不得不承认:目前部队中,高级将领不研究学术,不检讨敌情,“各官长嫖赌吃喝,无所不为,尤其是赌博一项,相习成见,不但官长与官长赌,同级与同级赌,而且长官与部下同赌,官长与士兵同赌,匪军的纪律那么严肃,而我们军纪如此废弛,试问这样的军队怎么能不为匪军所消灭?”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为改变不利的军事局面,并维持其战略上继续进攻的态势,自1947年3月起,被迫放弃全面进攻,而采用重点进攻的方针,即在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上转取守势,集中兵力进攻解放区南线的两翼——山东和陕北两解放区,企图在消灭山东和陕北两解放区的人民解放军后,再转用主力于其他战场,以各个消灭解放军。蒋介石对于这个方针曾作过如下的说明:“我们在全国各剿匪区域中,应先划定匪军主力所在的区域为主战场,集中我们部队的力量,首先加以清剿,然后再及其余战场。”“在主战场决战的时期,其他支战场忍痛一时,缩小防区,集中兵力,以期固守。”(2)据此,国民党军集中了94个旅的兵力向陕北、山东解放区进攻。而在其他几个战场上的国民党军,则集中兵力守备战略要点和主要交通线。

面对蒋介石被迫采取的重点进攻的战略方针,中共中央军委要求陕北、山东战场的人民解放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抓住战机,逐批消灭进犯的国民党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要求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的解放军,依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发动战略性反攻,大量歼灭国民党军,逐步收复失地,以配合陕北、山东战场的作战。

华北战场我军的情况来看,晋察冀部队转战平汉路,激战保定南北,虽然打了一些好仗,取得了一定的胜利,控制了平汉路保定至石家庄沿线地区,切断了敌人南北的联系,使我冀晋、冀中解放区连在了一起,基本上遏止了国民党军在这一战场的全面进攻,为扭转华北战局奠定了基础。但是,在整个战局上还没有完全掌握主动,摆脱被动。主要表现就是未能大量地歼灭国民党军。聂荣臻在回忆这一时期的作战时说:“有些仗是在被动情况下打的,……我们的一些作战行动,往往为敌人的行动所吸引,费力气不小,歼敌却不多。有些仗打得不痛快,根本问题就在于没有掌握主动权。”(3)杨得志也认为:那段时间,晋察冀部队“仗打得不少,但大家对所取得的成绩,都不很满足。我们感到主要是未能集中兵力大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敌人对(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的控制”。“敌我双方实际上仍处于胶着的对峙状态。”(4)

晋察冀战场的这种被动局面,很快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注意。为了扭转晋察冀战场的这种被动局面,从1947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连续给晋察冀军区作了多次指示:

1月5日,中央军委的电报指出:“我根据地内作战,各路只要相隔十五里至二十里,以小部钳制一方面,即可大胆各个歼敌。你们学习宿北、鲁南打大歼灭战经验,不轻敌亦不怕敌,每次须准备三昼夜的恶战,消灭敌两个至三个师,至少每次歼敌一个整师,连续三四次这样打大歼灭战,歼敌五六个师,即可改变敌之攻势为守势。为完成这一任务,你们下大决心准备二三万人伤亡是必要的。这种打大歼灭战的决心,必须贯彻到下面去,使每个指战员均有思想准备,并接受过去对敌作战经验……各战略区及中央均热望你们打大胜仗,改变战局,过去六个月自卫战争,你们已有不少胜利,但比陈(毅)粟(裕)集团、刘(伯承)邓(小平)集团,陈赓纵队(只有四个旅)的胜利是落后的,现在正是你们赶上去的有利时机。”

1月25日,中央军委在给聂荣臻、萧克、罗瑞卿的电报中提出了“打大歼灭战的两个条件”,即“(一)以小部兵力钳制敌之其他部分,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一个敌人,决不可同时打两个敌人,也不可将很多兵力使用于钳制方面”;“(二)以一部打正面,以主力打迂回,决不可以主力打正面,以一部打迂回。”并指出:“希望你们按以上两条检查过去经验,部署新的作战,好打几个大歼灭战。”

2月21日,毛泽东在给聂荣臻、萧克、罗瑞卿的电报中指出:“你们最近时期在保(定)易(县)间的争夺战是在被动情况下进行的,故打不出好仗,今后行动应学习陈粟、刘邓、陈谢三区大踏步进退,完全主动作战方针”,“总之大踏步进退,不拘于一城一地之失,完全主动作战,先打弱敌,后打强敌,调动敌人各个击破”。

3月16日,中央军委在给聂荣臻、萧克的电报中指出:“你们应独立作战,按实际情况如何,以能在运动中集中我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为主。”

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这些指示,扭转晋察冀战场的被动局面,中共中央晋察冀局于3月底在安国召开了扩大会议

安国地处冀中平原,古称祁州,土地肥沃,特产丰富,民情纯朴。自从1946年下半年我冀中军区解放了安国以后,这里的老百姓人民军队一直很热情。

安国的夜晚,十分宁静。晋察冀军区领导所住的舍二村更是静谧得出奇,只有屋外哨兵的轻轻走动声。

一个月光明媚的夜晚,安国会议召开了。会议在聂荣臻的主持下,分析了晋察冀地区的军事形势,认为晋察冀军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没有完成中央给予的任务,还没有完全摆脱被动地位,敌人还有力量向我进攻,有些地区还可能暂时沦陷或变成游击区,整个晋察冀的军事形势仍未发生根本变化”。会议认为主要原因是:在自卫战争爆发以前,领导上抓战争准备不够,“军队大量复员,练兵没有抓紧,影响后来的扩军与部队战斗力;同时,放松了边缘区斗争与地方武装的领导,影响后来游击战争与运动战的配合。直接原因则是执行运动战方针不够,时常处于被动,没有很好的调动敌人,缺乏对情况的周密调查研究,对作战计划全面考虑不够充分。”(5)会议强调:只要我们虚心检讨与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贯彻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提出的运动战、歼灭战的方针,力争主动,大量歼敌,晋察冀战场的被动局面是一定可以改变的。会议提出了实行如下作战原则:大踏步地进退,调动敌人,创造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先打弱敌,后打强敌,主动向敌守备薄弱的点线出击。

中央晋察冀局安国扩大会议,对于晋察冀部队确立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思想,扭转被动的局面起了重要作用。

安国会议期间,晋察冀军区首长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敌我情况,决定抓住正太铁路沿线敌人防守薄弱的战机,发起正太战役。

这一年春,国民党军北平行辕为确保北平、天津、保定等战略要地,并保持与东北的联系,将其正规军十个军(整编师)的主要兵力部署在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区及平汉、津浦、北宁、平绥等铁路沿线,并企图使用驻平汉线、北宁线之第16、第94军及整编第62师第95旅等部,侵占晋察冀解放区大清河以北地区。而在石家庄周围和正太铁路东段(娘子关以东,含娘子关),只部署正规军三个师,其余为地方团队。

石家庄外围及正太铁路沿线,不仅国民党正规军较少,而且由于正太铁路沿线分由敌保定绥署和太原绥署不同建制单位守备,他们各图保存实力,互相支援的可能性不大。自从平汉铁路被晋察冀军区部队切断后,石家庄守敌第3军已处于孤立少援的境地。此时,在华北战场上,石家庄外围和正太铁路沿线,是国民党军守备最为薄弱、孤立的地区,便于各个击破。

此外,石家庄周围及正太铁路沿线过去是老解放区。对晋察冀军区部队来说,群众条件好,地形熟悉。这些都是取得作战胜利的有利条件。

根据上述情况的分析,晋察冀军区为抓住正太铁路沿线的有利战机,尽快扭转华北战局,决定以晋察冀部队第二、第三、第四纵队的全部及地方武装一部,向石家庄周围及正太路沿线之敌发起进攻,以大量歼灭敌人,彻底击破正太铁路。3月31日,聂荣臻、萧克、罗瑞卿等向中央军委报告说:

我即举行正太战役,目的在歼灭正太线及石门(即石家庄)外围之敌,并彻底破坏铁路。战役分两期完成:第一期重点于东段,以三个纵队歼石门外围之敌;第二期以主力向西大举破击。在第一期完成后,如平汉北段之敌南援,可打时则先歼援敌,然后向西破击。预计九日前打响,全战役约一个月左右完成。

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中央军委的批准,并提出:

正太战役应尽可能提早举行及缩短作战时间,以便于本月底或下月初抽调一个纵队(杨得志)去晋西北打傅作义(晋西北有四个旅在陕北作战)。

正太战役首先从扫清石家庄外围之敌打响。

4月3日,聂荣臻一声令下,杨得志、李志民指挥第二纵队,杨成武、林铁指挥第三纵队,陈正湘、胡耀邦指挥第四纵队,分别从高阳、任丘间地区,成威庄、富头、东杨村一带和肃宁西北、蠡县以东地区出发,经过二至三日行军,分别到达无极西南地区,行唐、新乐地区和蒿城东南地区。

9日1时石家庄外围作战开始打响。我攻击部队分作两路:一路指向滹沱河以北正定、安丰之间;一路指向滹沱河以南石家庄以东的敌人。在滹沱河北岸,第二纵队先后攻克大小白庄、东西杜村、赵庄等据点,歼灭国民党军一部。第三纵队首先攻克了捌角铺、吴兴,尔后乘胜向辛安火车站守军第7师第19团主力发起攻击。该部不支,即向正定方向突围。第三纵队立即转入追击,将其大部歼灭于途中,仅少数逃入正定城。4月10日,第二纵队推进至正定以东地区。第三纵队攻占了正定火车站、正定城北关、西关及城南大杨庄,并炸毁了滹沱河正定铁桥,切断了正定敌人与石家庄的联系。随后,第二、第三纵队迅速合围了正定县城。

正定是一座古城,位于滹沱河北岸,距石家庄16公里,有铁路和公路连接,是石家庄北面的重要门户。城方圆20多公里,城墙高12米很坚固,守敌在日军设防的基础上又加修了许多工事。城门、城角、突出部和城腰,有高低碉堡和射击孔300多处,形成上下、正侧交叉火力配系。城外地形开阔,有一条宽10米的小河流经城西、南、东三面,形成一道天然障碍,并筑有护城壕沟两道。守敌为保安第5总队三个团和第3军第7师等部共6000余人,其战斗力较一般国民党军地方团队要强。

4月11日黄昏,第二纵队向正定发起了总攻。第二纵队第4旅在旅长萧应棠、政治委员龙道权的带领下,从东门以北和北门以东,马龙旅长、李水表政治委员指挥第5旅从南面和东门以南,第三纵队第7旅从西面和北门以西分别攻击。盛治华旅长、钟华农政治委员指挥的第6旅为第二纵队的预备队。攻击部队先集中火力摧毁突破地段的堡垒和火力点。第5旅第14团突击南门西侧,15分钟即压住了敌人的火力。这个团的第7连梯子组七人,在班长刘海的带领下抬着12米多长的大云梯,仅用十分钟就通过了护城河,冒着国民党军绵密的火网,将梯子靠上了城墙。刹那间,突击组副班长王儒奋勇当先第一个攀梯跃上城头,顺势投出几枚手榴弹,炸死炸伤了当面的国民党军,打开了登城的突破口。敌人见南门西侧被我突破,疯狂反扑,我指战员们奋勇抗击,连续打退敌多次反扑。继第5旅突破敌城垣后,第4旅和第3旅也分别从城东面和城西北角、西面、北面突破,并且迅速向国民党军纵深发展。经过激烈巷战,至12日9时,战斗胜利结束。第二、第三纵队等部将敌保安第5总队、第7师第19团残部和保安团队一部全歼,俘敌第7师副师长刘海东,敌保安第5总队司令侯如墉化装潜逃。

在我军进攻正定的同时,在滹沱河南岸,我第四纵队主力及冀中军区第11军分区部队,在冀南军区部队的配合下,以奔袭战法,迅速攻占了石家庄以东、东南地区的韩通、白佛、方村等据点,歼灭敌第32师两个连和保安团一部。这时,石家庄近郊敌一个大队急忙出援,被我军全部歼灭于方村。我军乘胜以一部直插石家庄以南的高迁、窦妪两车站,一部包围了栾城的敌人。接着,我第四纵队主力又向栾城发起攻击,仅七分钟,就攻入城内,与敌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取得了栾城作战的胜利。同时,第四纵队第12旅在石家庄西北攻克了南胡庄、北固城等据点,破坏了石家庄至获鹿间的铁路。第四纵队的积极行动,有力地牵制了国民党军第3军主力,使其不敢贸然北援,从而配合了主力部队歼灭滹沱河北岸国民党军的作战。

经过三昼夜战斗,晋察冀部队胜利地完成了正太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攻克正定、栾城两座县城,夺占石家庄外围据点90余处及辛安、正定、柳辛庄、高迁、窦妪五个火车站,控制铁路45公里,歼灭国民党军第3军第7师第19团、第32师第95团和第96团各一部及保安第5总队等部,共万余人(俘虏近万人),为战役的全胜奠定了基础。4月15日,毛泽东得知晋察冀部队取得正太战役第一阶段作战胜利的消息时,十分高兴,亲自致电表示庆贺。电报说:

(一)第一期作战胜利歼敌万余,攻克数城甚慰,全军将士应予传令奖励。

(二)傅作义对晋西北已无大威胁,杨(得志)纵可不调动。

(三)你们彻底完成正太作战任务后,休整若干天再歼三军一部甚为必要,尽可能全部歼灭第三军,只要能歼敌有生力量,时间可以延长。(6)

由于晋察冀部队取得石家庄外围作战的胜利,并逼近石家庄,这就使国民党军第3军军长罗历戎非常恐慌,他一面紧急收缩兵力,凭坚据守石家庄,一面向保定绥署告急求援。敌北平行辕急忙调集第94军及第16军等,向我冀中腹地霸县胜芳镇疯狂进攻。其用意有二,一是为蚕食我解放区,侵占地盘,二是为诱我主力部队回返,以解石家庄之围。在这种情况下,我军是向正太路继续进攻,完成正太战役任务,还是把部队拉回来,到大清河北岸去保卫地方?这是一个重要关头。这时,聂荣臻并没有被敌人的诡计迷惑,他说:这是敌“围魏救赵”的把戏,我们不要理他。于是,他命令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和第10军分区部队、民兵与进攻胜芳镇之敌周旋,主力部队在完成正太战役第一阶段作战任务以后,继续沿正太路西进。

当敌人在大清河北步步进逼的时候,聂荣臻毅然挥师西进。这一做法,受到了毛泽东的赞许。4月22日,他在来电中说:

你们现已取得主动权,如敌南援,你们不去理他,仍然集中全力完成正太战役,使敌完全陷入被动,这是很正确的方针。正太战役完成后,应完全不被敌之动作所迷惑,选择敌之薄弱部分主动地歼击之,选击何部那时再定。这即是先打弱的,后打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打各的)政策,亦即完全主动作战政策。(7)

正太铁路东起石家庄,西抵太原,全长虽然只有249公里,却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把巍巍太行山劈成两部分。这条铁路沿线不仅有天险娘子关,还有燃料基地阳泉和井陉。

我西进正太路的任务分别为:第二纵队负责歼灭阳泉以西之敌,第三纵队负责歼灭阳泉以东之敌,第四纵队是预备队。

我军决定从井陉和井陉煤矿开刀,以打开西进正太路的大门。

4月的夜晚,星光闪烁,大地沉浸在寂静之中,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狗叫。部队是秘密开进的。趁着星夜,第二、第三纵队沿着滹沱河两岸,顺着蜿蜒的小路悄悄西进。聂荣臻同萧克策马扬鞭,随着第三纵队一起行动。第三纵队司令员杨成武骑在马上,看着月光下的莽莽群山,看着几路纵队并进的浩浩荡荡的队伍,听着长空雁叫,战马嘶鸣,想起了当年百团大战时进军的情景。同样也是夜晚,而且是同样的前进路线,连目标也是相同的——井陉。……想到这一切,他豪情满怀。

部队一路顺利。聂荣臻在井陉城外设下指挥所。当他拿起望远镜向井陉望去,这座古老的煤城还是老样子。倚山筑起的县城,城北面是煤矿区。城西南,雪花山高耸碧空,从云端里俯瞰着古城。星罗棋布的据点和碉堡群,拱卫着城垣和矿区。外壕、鹿砦、电网、铁丝网等,比比皆是。

井陉城北的井陉矿区,正笼罩在一片浓浓的烟雾之中。

杨成武决定采取“挖心”战术,直捣敌人心脏,即以第8旅攻占井陉城,第7旅夺取煤矿区,第9旅接着四面开花。

第8旅接到命令后,趁着黄昏,从四面八方向井陉包围过去,仅用了30多分钟就全部突入城内,把慌作一团的敌人一一歼灭。第7旅也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占领了矿区。这样,井陉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第三纵队夺取井陉后,稍作休整,即以第7旅西进夺取娘子关,第8旅沿正太路继续向西发展,直指阳泉;第9旅攻占平定县城后,插到阳泉以西地区,截断敌人的后路。

娘子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90里的地方,是长城线上的著名关隘,是出入山西的咽喉要地。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统率娘子军驻在这里设防,才有了娘子关的称呼。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的要地。娘子关的两翼衔接着长城,长城依山就势蜿蜒,向东西逶迤而去,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关的北侧是洮河,水流湍急。正太线顺着山峡铺设,在关隘飞瀑之间。

驻守娘子关的敌人,是阎锡山的保安第4团1000余人。敌人凭借着险要的地形和坚固的堡垒群,控制着周围的村庄和道路。正因为如此,阎锡山称娘子关为固若金汤的“东方要塞”。

4月24日,我第7旅连克南峪、地都,迫使敌缩回娘子关后,当夜切断了敌人的退路。第二天,对娘子关之敌发起了攻击。敌人凭险顽抗,并趁大风放起了火,企图借火势,打退我军的进攻。一时间,整个娘子关到处是烟雾弥漫,火势炽烈。我第19团的指战员们发扬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勇猛地冲向浓烟烈火,与敌人拼刺刀,击退了敌人的反扑,乘胜插进敌人纵深。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全部歼灭了娘子关守敌,解放了天险娘子关。(www.xing528.com)

与此同时,第8旅沿正太路向西发展较为顺利,连战连捷,占领了移稂、乱流等地,进入了阳泉以南地区;第9旅直逼平定城。

这时,杨得志率领的第二纵队也经四天的山地行军,进到了阳泉以北地区,并于22、23日连续发起攻击,锋芒所至如风卷残云,阳泉以北的大小40多个据点都一一被扫清,部队迅速逼近阳泉近郊。

阳泉煤铁矿区和寿阳黄丹沟煤铁矿区,是山西主要的重工业原料产地,是阎锡山心中的一块“肉”。他感到,晋察冀部队如若攻占阳泉,将对他的工业生产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因此,当阎锡山得知我军逼近阳泉的消息后,心急如焚,惟恐阳泉失守,为确保阳泉和阳泉矿区,趁我晋察冀部队尚未完成对阳泉包围之际,即令其第7集团军总司令赵承绶率部东援阳泉。

4月24日,赵承绶率第33军第71师、暂编第46师(各欠一个团),由太原、太谷乘火车东援。

为歼灭敌人援兵,聂荣臻命令部队放手让敌援兵进入阳泉。25日晚,敌第33军第71师等部进入阳泉,与暂编独立第10总队及独立保安第5大队等部会合,从而使阳泉城内之敌达1.1万余人。同时,敌人在阳泉以西的寿阳县附近也集结了暂编第49师、第71师一个团及暂编独立第8总队两个团、暂编独立第9总队一个团共约1.2万余人,以防我晋察冀部队继续西进。

当驰援之敌进入阳泉市区后,依托坚固工事企图固守,与我军抗衡,聂荣臻针对阳泉易守难攻的特点,决定设法调动敌人求歼于运动之中。遂将部队作了新的部署:以第三纵队彻底扫清阳泉至娘子关及平定外围国民党军据点,孤立阳泉、平定之国民党军,并准备向阳泉以西进击,配合第二纵队、第四纵队主力作战;以第二纵队首先攻歼盂县之敌暂编第49师,控制盂县,尔后切断寿阳至张净间正太铁路,歼灭该段国民党军,创造打援战场,并防国民党军西窜;以第四纵队主力在第二纵队后跟进,并归第二纵队指挥;如寿阳等地敌东援,第三纵队以一部监视阳泉、平定之国民党军,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主力在寿阳、阳泉间合力歼灭增援的国民党军,如国民党军不东援,第二、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主力则歼灭阳泉、平定之国民党军;第12旅仍留在井陉以东地区,准备阻击石家庄西援之国民党军,保证主力歼灭寿阳、阳泉、平定之国民党军。

4月26日,平定城的战斗还没有结束。为解平定之围,敌由阳泉南出动6000余人,分三路增援平定县城。我第三纵队为保证第9旅攻克平定城,以第7和第8旅分别在冠山、白洋墅、义东沟以北山地,顽强地展开阻击战。两天后,第三纵队考虑到平定内城坚固,短时间内难以攻克,增援的国民党军已逼近,为保持主动,令第9旅撤出平定外城,进至阳泉东南石门口地区,监视国民党军;第7旅则西进测石驿东南上、下南菇地区;第8旅进至平定以南锁簧地区。

这时,杨得志率第二纵队第5旅正向盂县奔袭,部队强行军80多公里,一天半没有吃饭,歼敌一个营并占领了盂县城。我第4旅又向盂县西南的解愁、宗艾等敌据点发起攻击,全歼守敌。当向神山制高点发起攻击时,寿阳之敌第8总队集中了五个营的兵力向第4旅扑来。正在这关键时刻,我第四纵队主力经过四天急行军,绕过阳泉进至芹泉以北地区,在获悉暂编独立第8总队等部向神山反扑的消息后,立即以一部猛插神山、寿阳之间地区,截断了敌人的后退之路,敌人开始动摇。就在这时,部队反映,神山往南有很大的雨裂沟,部队难以通行。杨得志立即赶到神山前沿察看地形,经与第4旅旅长萧应棠研究,决定主力由高地两侧绕道迂回,一部兵力以爆破和攀缘通过障碍,正面牵制。敌人在我第二纵队第4旅和第四纵队腹背夹击下很快溃乱,1000余人缴械投降。

接着,第二纵队乘胜从东北方向直逼寿阳城。第11旅主力摧毁了正太路芹泉与张净段,并向其东面发展,第10旅进至寿阳东北地区,准备歼灭由寿阳出援的阎锡山部。

这样,我第二、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主力,就切断了阳泉、寿阳阎锡山部北窜、西逃之路,并从西北、南和东南三面将阳泉围住,使阳泉之阎锡山部成为瓮中之鳖。

阳泉被围,太原郊区又受威胁,阎锡山一时乱了阵脚,他误认为晋察冀军区部队即将对太原发起攻击,紧急命令第7集团军首先将尚在阳泉的部队集中于寿阳,尔后西进;令第8集团军东进,企图东西夹击晋察冀军区部队于太原以东地区,以解太原之危。

5月1日,阎锡山在给赵承绶的电令中说:“敌已西侵,攻省城的征候甚显。我已令第8集团军集结第34军和第19军向东打;你速将阳泉部队集中寿阳,阳泉只留下几十个敌人打不了的力量即可,大敌来了能跑。等你把部队集中到寿阳,东西夹击敌人。”据此电令,赵承绶当即命令独立第10总队队长荆谊,“即率所部及保安第4团开寿阳”。

荆谊接到命令后,于5月2日,除令独立保安第5大队守备狮脑山,暂编独立第10总队第3团第3营固守平定外,亲自率领独立第10总队主力、保安第4团和部分伪政府人员共8000余人,沿正太铁路向寿阳西逃。晚7时,敌先头部队进到芹泉地区,被我第四纵队阻击,并由西向东压,第三纵队则由东向西尾追,把敌人紧紧地包围在旧街、狼峪、测石、坡头地区。

这时,被围之敌由于连日来东援西逃,日晒夜露,十分疲劳,战斗力急剧下降,我军决心集中兵力,将其歼灭,遂以第四纵队主力和第三纵队分别由西面和东面夹击;以第二纵队主力集结在寿阳东北地区,准备打击由寿阳西援之国民党军。

5月2日夜晚,我第三、第四纵队对被包围之敌发起攻击,战斗进行得很激烈。坡头西北高地,我第三纵队两个团七次攻击才占领。敌失去这一制高点后,于3日晚夺路而逃。暂编第46师、第71师残部向西南方向逃去,被我第三、第四纵队和太行军区部队各歼灭一部,约有1000余人逃往榆次。敌第10总队等部向北溃逃,我第二纵队除留一部监视寿阳之敌外,主力旋即北上追堵向北溃逃之敌。4日早晨,敌先头部队进到盂县西南地区,被我第二纵队事先设伏的第5旅第14团堵截。待我主力赶到,将敌全部包围在郭村地区。当日16时,我军发起攻击,激战到22时,将5000余敌全部歼灭,俘敌2000余人。第10团2营营长平茂修趁敌慌乱之时,带领全营勇猛冲入敌群,捣毁敌指挥所,6连班长张黑子活捉了敌独立第10总队队长荆谊。

这样,经过两天奋战,我军将阳泉、寿阳、狼峪等地的大部分敌人歼灭,只剩下狮脑山的一支部队在负隅顽抗了。

狮脑山位于阳泉以西4公里处,是个地形险要、工事坚固的制高点。早在七八年前的百团大战中,我陈赓旅便在狮脑山与日军展开过一场激战,那一仗打得十分惨烈,伤亡之大,令人难忘。

如今,晋察冀部队又要在这里同敌人作战了。5月1日,我第三纵队第8旅第23团就把狮脑山包围了,但一直未能攻下这个制高点。聂荣臻得知这一情况后,感到有些意外,这股敌人怎么会如此顽强?若是在往常,他可能会命令部队绕过这个据点,但这时正太战役已经接近尾声,聂荣臻决定拔掉这个“钉子”。他给杨成武打电话,要他进一步摸清敌情。

没有多久,杨成武来电话了。他说:“司令员,固守狮脑山的是日本人。”

“什么?日本人?”聂荣臻感到有些奇怪,又追问了一句。如果在两年前,晋察冀到处都有日本人,聂荣臻是不会感到奇怪的,可是,现在是解放战争,是同蒋介石的反动军队作战,怎么突然会冒出一支日本军队呢?

“是日本人。”杨成武语气坚定地重复道。“是日本保安第5大队在狮脑山固守。”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这是阎锡山玩的鬼把戏。抗日战争结束后,阎锡山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他深知日本军队有战斗力,于是,趁日军投降时,便悄悄地把这部分日军改编为保安第5大队,收编到自己部下,用在抗击人民解放军的第一线。

聂荣臻了解到这些情况后,说:“日本军队也好,国民党军队也好,我们都要坚决拿下这个据点。”

我第23团经过两天的强攻,占领了狮脑山发电厂并切断了敌人的水源。在我军凌厉的攻势下,到了第三天,一名日本兵挑着一面白旗,从狮脑山上走了下来,送来了一封用中文和日文写的信,信上写道:日本已经战败,军队已无斗志,本来不应该再留在战场上,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回国,只得听命于阎长官,混碗饭吃。现在他们愿意和谈,希望能保妻子儿女的性命安全。

第23团团长张英辉看完信后,又气又恼,义正辞严地对送信的日本兵说:我们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像你们日本军队那样惨无人道,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残害儿童。如果你们放下武器,不与人民为敌,我们不但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你们以后的生活我们也会妥善安排的。

这个日本兵弄懂了张团长讲话的意思以后,连连鞠躬,但他要求张团长派一名代表到狮脑山上与日军大队长直接谈判。张团长便派正在狮脑山核心阵地战斗的3营营长马兆民作代表,上山与日军谈判。

马兆民带着通信员,上了狮脑山山顶,日军大队长藤田信雄向他“咔”的一个敬礼,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们已经不能打了,我们可以投降,要求贵军保障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我们家属安全。

看见这伙日本兵,马兆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抗日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爷爷和奶奶,真恨不得给他一枪,但他强忍着气说:我们和什么敌人作战也没有污辱过妇女,没有杀害过儿童。我们是优待俘虏的。这三条我们可以保证,你们赶快放下武器!

听了马兆民的话后,藤田信雄喊了一声,数百名日本兵争先恐后地从工事里走了出来,把枪架好,列队站在一旁。然后,藤田信雄送上花名册。只见上面写明:一共多少人,打死多少人,有多少武器装备。依照花名册,一一对照清点。一部电台上的仪表玻璃有裂缝,用胶布粘着,军械官说:这不是故意破坏的,它早就坏了。

清点完后,藤田信雄问把部队带到什么地方。

这时,马兆民感到有点儿纳闷:敌人一再担心他们的妻子儿女的安全,可是怎么一个也不见呢?便问:你们说保障妻子儿女的安全,他们在哪里?

经这一问,藤田信雄才把一群日本妇女和孩子从一个岗楼里叫了出来,一数有上百人。

马兆民派部队把日本兵及其家属、孩子送下山后,他走进岗楼里看了看,只见里面污秽不堪。一个小岗楼,挤了这么多人,又不敢出来,在这里面吃,在这里面拉,境况是可想而知的。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灾难。

部队把这些日本兵及其家属、小孩带下山后,杨成武叫人把他们安置在阳泉原日军营房里住了下来,尽量给他们生活上的方便,使这些日本兵及其家属们都十分感动。藤田信雄说:你们说话算数,说到做到,我们放心了。

后来,杨成武还专门派马兆民前去阳泉看望这些日本兵,并同藤田信雄谈了话。藤田信雄说:你们进攻狮脑山运动比较隐蔽,我们没有发觉你们,你们就打到战壕跟前了。你们打枪比较准,发射不多,我们有伤亡。贵军纪律严明。说着说着,他伸出了大拇指。

有两个日本兵,在我们的政策感召下,还要求参加我们的队伍,缠住马兆民不放。马兆民离开那座日军旧军营时,所有的日本兵的家属都出来送行。

拿下狮脑山后,我第23团从日军手里缴获了十几门炮和几百发炮弹、几十挺机枪,及其他日军装备。我们用这些装备,组建了一个炮兵连。

晋察冀部队沿正太路西进以来连连取胜,阳泉宣告解放后,广大指战员们都十分高兴,日军过去盖的营房里有个大澡堂,大家痛痛快快地在那里洗了个澡,真是感到浑身舒畅,皆大欢喜。

阳泉被我占领后,寿阳之敌预感到命运不佳,于5月4日纷纷撤回榆次,我第三纵队随即进占寿阳。为扩大战果,第5旅及第4旅第11团沿铁路线继续西进,在连克芦家庄、段延、西洛等车站和据点后,逼近榆次。至此,正太战役历时一个月,共歼敌3.5万余人,解放七座县城和三个煤矿区,控制了从获鹿至榆次180多公里的铁路线,切断了山西与河北之敌的联系,完全孤立了敌华北战略要点石家庄,把晋察冀与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联成了一片。

5月7日,中央军委致电聂荣臻、萧克、罗瑞卿,对正太战役胜利结束,表示欣慰。

5月8日,《晋察冀日报》发表《祝寿阳大捷》的时评,指出:“这是我晋察冀人民解放军,为策应西北战场作战,在石家庄外围发动强大自卫攻势以来一连串辉煌胜利的又一个巨大的胜利。”“因为,第一,谁也知道这次就歼的敌人不是一般的阎伪军,而是阎锡山最精锐的看家老本赵承绶部的主力,以及阎锡山费尽心血收编豢养的日军保安第5大队,作战的地区则是西距阎锡山太原老巢百华里的寿阳、阳泉地区坚强设防地带。这就标志着晋察冀人民解放军从战争中已锻炼成强大的力量,不管阎锡山的主力也好,他的阎日联军也好,或是他的‘不可摧毁的要塞’也好,在人民解放军面前都将一一破产。”“第二,这一巨大胜利的结果造成了这样的局势,全长四百八十华里的正太线已为我控制三百多里,三十五个车站已为我解放二十二个,就是说将近百分之七十的铁路线已经回到人民手中。”“第三,正太沿线井陉、阳泉、黄丹沟三大煤、铁工业区转入人民手里的意义是很显明的,它不但对解放区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并且使蒋阎的军事工业遭遇毁灭的命运!”(8)

(1) 《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发言》,1947年2月1日。

(2) 《蒋总统集》第2卷。

(3) 《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

(4) 《杨得志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第385页。

(5) 《关于执行中央“二·一”指示的决定》,1947年4月6日。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205页。

(8)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军事文集》第2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51年编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