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放战争进军绥远:华北决战

解放战争进军绥远:华北决战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8年秋,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7月23日,中央军委致电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治委员薄一波,要求他们“立即组织西进兵团,担负向绥远作战之任务”。并确定第3兵团为西进兵团,直接受中央军委指挥。7月31日,杨成武正带领部队准备在狼牙山附近地区进行为期一周的整训。这是中央军委7月22日23时发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转告东北局的电报。这份电报的核心是命令东北野战军8月份开始南线作战。

解放战争进军绥远:华北决战

东北我军南下作战——杨成武接受新任务——“要准备饿三天肚子……”——林彪节外生枝——毛泽东发火了——西进的时间又推迟了——西进!西进!——东线拉住了敌人十个师——傅作义后院起火了——我主力转向绥东——又进军绥西——包头解放——贺龙来到了包头——兵临归绥城下——撤围归绥城

徐向前率领华北军区第1兵团鏖战晋中,围困太原,向阎锡山进攻之时,华北军区第3兵团则在杨成武的率领下,开始向绥远挺进,消灭华北战场上的另一敌人傅作义集团。

华北与东北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连,两区国民党军经常在战略上策应,配合作战。在人民解放军方面,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在运筹这两个战场作战时,也把华北与东北解放军联系在一起考虑。自全国内战爆发以后,华北我军已多次配合东北战场我军的作战了。

1948年秋,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毛泽东把战略决战的突破口选在东北。

此时,在东北战场上,东北野战军放弃了对长春的围困,主力正准备南下进行北宁线作战,达到毛泽东所要求的“关起门来打狗”,即封闭东北大门,在东北境内消灭敌人的战略目的。7月20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在给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说:“我们的意见,东北主力待热河秋收前后和东北雨季结束后,即是再等一个月到8月中旬时,我军即以最大主力开始南下作战。”

毛泽东接到这一电报以后,十分高兴。早在五个月前,毛泽东就向东北我军提出了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的计划,经过这五个月的反复协商,现在终于可以付诸实施了。22日,毛泽东提笔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复电:

向南作战具有各种有利条件,我军愈向敌人后方前进,愈能使敌方孤悬在我侧后之据点被迫减弱或撤退,这个真理已被整个南线作战所证明,亦为你们的作战所证明。攻击长春,既然没有把握,当然可以和应当停止这个计划,改为提早向南作战的计划。在你们准备攻击长春期间,我们即告知你们,不要将南进作战的困难条件说得太多太死,以致在精神上将自己限制起来,失去主动性。现在你们已经将注意力移到向南作战方面,研究南面的敌情、地形、粮食等项情况,看出其种种有利的条件,这是很好的和很必要的。(1)

但是,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最忧虑的一个问题是:我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后,有可能受到沈阳卫立煌、北平傅作义集团的夹击。因此,接到毛泽东复电的当天,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向中央军委建议:“在我们南下尚未暴露之前,请设法派兵围攻大同,将傅作义部队分散到大同方面,以便我军能各个击灭敌人。”(2)为确保东北野战军主力北宁线作战能顺利进行,中央军委、毛泽东接受了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建议,决定在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作战的同时,要求华北人民解放军进军绥远,威胁傅作义发家的基地,端傅作义的老窝,吸引傅作义部主力西顾,使华北国民党军很难出关或少出关增援东北,从而减轻北宁线作战的压力

7月23日,中央军委致电华北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政治委员薄一波,要求他们“立即组织西进兵团,担负向绥远作战之任务”(3)。第一步相机夺取归绥(今呼和浩特市),第二步相机夺取包头、五原、临河,占领整个绥远产粮区,以利东面作战。接着,将原晋察冀军区所属的六个纵队重新调整,以第三、第四和第二纵队的第4旅组成华北军区第2兵团,由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任政治委员,耿飚任参谋长。以第一、第二、第六纵队组成华北军区第3兵团,由杨成武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治委员,李天焕任副政治委员。并确定第3兵团为西进兵团,直接受中央军委指挥。

7月31日,杨成武正带领部队准备在狼牙山附近地区进行为期一周的整训。

部队刚安顿下来不久,突然,杨成武接到了聂荣臻要他立即赶到华北军区的电报。

第二天一早,杨成武准备好了行装,骑马登程。

天刚下过暴雨,群峰叠翠,百鸟齐鸣,秋风拂面,杨成武骑在马上纵目远眺,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他信马由缰,不知不觉来到了易水河畔。这两天一连下雨,水涨了许多,浪花发出汩汩的响声,向东流去。

没有桥,杨成武的警卫员李正先下水试了试,水深及胸。他把东西搬了过去,又把马牵了过去。杨成武随着也过了河。

一路风尘,杨成武于8月2日到达了华北军区所在地平山县烟堡村,见到了聂荣臻。

聂荣臻对杨成武说:毛主席找我们去一起谈,任务是准备配合东北作战。东北部队准备攻打锦州,先打锦西、沈阳增援的敌人。毛主席考虑,要华北军区部队配合东北作战,把华北的敌人拖住,不让他们出关,否则东北作战会受影响。你指挥的部队组成第3兵团,具体情况等我们到那里再谈。

8月3日,聂荣臻和杨成武各骑一匹马,沿滹沱河北上,由南岸到北岸,一个上午就赶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

他们先见到周恩来。周恩来对他们说:下午3点,毛主席和书记处的同志跟你们一块谈。

下午3时,聂荣臻和杨成武来到了毛泽东的住处。

这是一座前后院相连的小院。聂荣臻和杨成武走进毛泽东办公的地方,只见正中放着一张高脚旧八仙桌,四面摆着条凳。中共中央五大书记都到齐了。毛泽东坐在对面的一边,左边坐的是周恩来、朱德,右边坐的是刘少奇任弼时

等聂荣臻和杨成武坐下以后,毛泽东拿出一份电报,说:你们先看一看。

聂荣臻接过电报,看完后递给杨成武。这是中央军委7月22日23时发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并转告东北局的电报。在这份电报中,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转到南面作战,指出到南面作战的种种有利条件,也预计到这一行动会遇到的困难,特别是粮食困难,要求东北野战军研究克服困难的方法,加紧政治动员和粮食各项准备工作,制订出具体作战计划,于8月间在北宁、平承、平张等线打响,并命令东北野战军机关先期南下,加强冀察热辽区域的工作。这份电报的核心是命令东北野战军8月份开始南线作战。

杨成武看完电报后,把电报放在了桌子上。

这时,毛泽东对聂荣臻、杨成武说:有没有问题?同意不同意?毛泽东见他们完全同意,又拿出一份电报递给了他们。

这是中央军委7月30日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一份电报。在这份电报里,中央军委指出: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如果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大力集中兵力于锦州、唐山,这样很可能卫立煌、范汉杰协力向西增援傅作义,那时东北野战军可能处于很困难的地位。这一份电报使前一份电报更具体,特别是把攻打锦州提到议事日程上。

读完两份电报,杨成武心中有些明白了:毛主席和中央书记处召他们来,要赋予新的战斗任务,就是和东北野战军下一步的重大战役——攻打锦州密切关联着。东北、华北唇齿相依,中央军委曾多次指示华北部队:“配合东北作战,不使敌人向东北增援”。这一次,毛泽东又描绘出一幅“东北打,华北牵”的宏伟蓝图来了。

看完两份电报,毛泽东又问聂荣臻、杨成武有没有意见,他们回答说:没有意见,坚决执行!

这时,毛泽东站起身来,伸出两个指头说:晋察冀野战军六个纵队,现在改组为华北野战军第2、第3两个兵团……

毛泽东点了一支烟,接着说:你们第3兵团准备进军绥远,开辟新的战场,配合东北作战。绥远为傅作义部必救之地,你们把傅部的主力拖在平绥线上,调动他们向绥远转移,使华北敌人不出关,少出关。与此同时,第2兵团出击冀东,以一部在承德、北平线配合东北作战;另一部在北平、张家口线行动,配合你们第3兵团在绥远作战。徐向前、周士第率领的第1兵团仍在山西作战,对付阎锡山。这样,就可以保证东北我军作战的胜利。

说到这里,毛泽东问:你们20天内完成一切准备,怎么样?有没有困难?有什么要求?

杨成武回答:“没有困难,保证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毛泽东笑了笑,说:不对,出兵绥远,困难是很多的!他逐一分析了困难,指出:绥远是傅作义部的老窝,他在那里经营了二十多年,国民党搞了许多欺骗宣传,那里的群众对共产党、对解放军还不太了解,特别是那里的粮食相当紧张,征粮不是一般的困难。傅作义部的政策是“兔子不吃窝边草”,他搞坚壁清野。过去,晋察冀野战军一部分部队两次出击绥远,都没有站住脚,主要原因就是吃不上饭。第二个困难是供给支前困难,供给到前线很不容易。第三个困难呢,可能战斗很不顺手。这些困难都摆在你的面前。这些困难中最大的困难是粮食的困难。毛泽东说到这里,问杨成武:“你看怎么样?”

“没有问题,都可以克服!”杨成武说。

毛泽东提醒杨成武:这不是当年在毛儿盖过草地,那个时候你带一个团,不过两千人。现在是一个兵团,四个纵队,还有骑兵师、地方武装、上万的民工,十多万人都要吃饭呀,能说什么困难也没有?

出师绥远的任务就这样定了下来。

当天,毛泽东就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发了一份电报,通报了这件事:“本日杨成武来中央面商向绥远行动问题,杨部(八个旅)本月二十日左右可完成一切准备,拟待你们在锦榆线作战业已开始,杨罗兵团任务确定(或者包围承德,或者包围唐山),并开始行动吸引傅作义主力向北或向东之时,即由涞源附近以二十天行动,主力到达归绥附近攻击归绥,一部袭取集宁、兴和,以配合你们之作战。”

回想一下,自抗日战争胜利以来,我军已有两次进军绥远的经历,两次都退了回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粮食困难啊!

这次出师绥远,已是第三次了,粮食问题不能不考虑!其他的困难不能不考虑啊!

毛泽东还是不放心,他问杨成武:“过去一纵队、六纵队被人家赶出来了,你们会不会被赶出来?”

杨成武肯定地说:“我们去,不会被赶出来!”

毛泽东说:“为什么?”

杨成武说:“我们有四个纵队,两个骑兵师。”

毛泽东说:傅作义一辈子经营了两支主力,即:孙兰峰兵团和董其武部。这是他的全部资本。你要消灭他,他要拼命地和你干。你要消灭他的命根子,端他的老窝,触犯了他的根本利益,他非和你干不可。困难就在这里,要估计透,这是第一。第二,傅作义经营绥远,采取了许多欺骗手法,还搞了些小恩小惠,群众对他有幻想。他进行连保法,一人“通敌”,株连全村。他又在群众中进行像我们对付日本侵略军那样的坚壁清野。你搞不到粮食,就站不住脚。你们到绥远要站住脚,就得准备饿三天肚子,吃两天草啊。

刘少奇接着说:要准备饿四天肚子,吃三天草。

杨成武说:能坚持住。

毛泽东又说:不行!我刚才讲了这不是过草地那个时候。现在部队多了,如果你没能站住脚,怎么行呢?察南战役你们派两个纵队进入绥远怎么没有站住脚啊!就是因为没有粮食。这个教训你们必须记住。如果要保证站住脚的话,你们必须做到:一、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就是思想准备。要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想够想透,充其量最大的困难有多大。根据存在的困难,想出如何对付的办法。你们必须依靠群众,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把困难统统摆出来,同全体指战员讲清楚。从思想上要不怕困难,怕困难的可以不去。你讲困难可以讲十条,讲有利条件讲五条就够了。要把遇到的困难,一条一条地向干部讲清楚,至于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到绥远开辟新的战场以及如何把傅作义的主力孙兰峰兵团、董其武部和华北的中央军拖住,可以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事前作好精神准备,思想准备。有了精神准备,遇到困难就吓不倒你们了。为了把精神准备、思想准备作好,你们兵团要开一个团以上干部会议,请聂荣臻同志为团以上干部做一次讲话,困难可以讲十条,甚至12条,有利条件只讲五条,告诉全体指战员,害怕困难的可以不去,明确地讲,可以报名。告诉他们,去了以后,到了傅作义的统治区,如果跑回来那就不好了,不仅有生命危险,而且会失密。聂荣臻讲完了你杨成武再讲。再开誓师大会,然后,每一个军,每一个师,根据你们住的地区,以军为单位或者一个师两个师一起,开一个全体指战员誓师大会。誓师大会就是摆困难,振奋精神,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如果估计到了充其量的困难,困难只来了七分、八分,克服它就有了把握,那时,我们就更主动了。进军绥远,端傅作义的老窝,抄傅作义的老家以及到绥远开辟新的战场,是为了配合东北作战,保证把关内傅作义的两支主力拖住。能拖住这两支主力,就可能把华北的中央军都拖住。这就是为了先解决东北后解决华北。你们进军绥远也就是要把傅作义集团的注意力引向平绥线,将其抑留于华北,以便在适当时机就地消灭。傅作义虽然当了华北五省“剿匪总司令,但舍不得他的老本钱,他是不会丢下他的两支主力,把中央军派到关外去支持卫立煌的。抓住他的这个特点,做到华北的敌人不出关,少出关,东北的部队就可以完成锦榆线上的作战任务,完成整个东北的作战任务。这就是东北在那里打,华北在这里牵。你们不是直接地参加东北的作战,而是间接地参加东北的作战。这是第一点,你们要做到的,这叫精神准备、思想准备。第二点,要作好充分的物质准备。武器弹药该补充的能补充的就赶紧补充。刚才杨成武同志讲,没有问题,可过去进去是两个纵队,现在是一个兵团啊。现在人多,力量大了,是个优点;但人多了,吃饭便是个大问题。你们要把吃饭问题当做能不能站住脚的最大问题来抓。但是也要看到,绥远那个地方只要有银元,就能搞到粮食。

毛泽东说到这里,转向周恩来:你交待薄一波同志,给他们10万现洋,让他们背着,揭不开锅的时候,就用它买粮食。现大洋在绥远是很管用的。

周恩来点了点头,说:好吧,我立即通知薄一波同志,叫他们着手筹划这笔款子。

杨成武听说要拨给这么一大笔现洋,忙说:“10万现洋,得多少人挑呀,我怎么带得动啊!”

朱德笑了笑说:你们可以用红军时期那个办法嘛,连长背50块,排长背50块,分给大家背,没有吃的就用现洋换,搞不到小米,可以买土豆

杨成武听后,连连点头。

接着,毛泽东说:克服困难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晋西北、晋察冀组织有力的支前部队,支援你们。组织一个强大的工作团,到绥远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也可以带一批支前的民工、担架队,这些都要组织好,包括民工的政治工作、思想工作,都要做充分。

说到这里,毛泽东稍作停顿,又接着说:第三个准备,就是要首战必胜。第一仗要把集宁那个师消灭,消灭一个师可以用两个纵队,六比一的兵力,要占领集宁城。然后从集宁,由东向西,各个纵队以归绥为总目标,同时进军。把东面的集宁占领了,把西面的包头占领了,把凉城、丰镇也都占领了,只留下一个归绥,那你们就站住脚了。首战必胜,第一仗必须打好。这是你们要注意的第三点。

周恩来说:包头是个工业区,占领了以后,可以堵击马鸿逵、马鸿宾的部队向东增援。

刘少奇说:占领包头很重要。包头以西就是宁夏的马家骑兵,卡住这个口子,“二马”就不敢东进。

等刘少奇说完,毛泽东说:第四个准备,就是全体指战员都要做群众工作,要把群众工作做好。做群众工作,就是宣传我们党的政策、我们党的主张。因为傅作义搞了许多欺骗宣传,群众不了解我们。我们要从行动上做出样子来,让群众知道我们是去解放他们的。要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主要的是要秋毫无犯,严格执行工商业政策,严格执行俘虏政策,买卖公平,军民一家。要帮助群众治病,帮助群众挑水、扫院子,用实际行动做群众工作,让群众敢于接近我们,了解我们是解放他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地方工作团要组织大一点,可以几百人,一旦我们占领了地区呀县呀区呀,工作团都要立即组织群众组建人民政府,组建人民团体,做宣传工作,帮助前线的解放军作战。这一条很重要。

朱德说:还有一条你们要严格注意,就是要严格执行俘虏政策。敌人欺骗他的部下说,共产党的部队,俘虏一个杀一个。你们必须做到缴枪不杀,不搜俘虏的腰包,不收俘虏的任何东西。凡经过教育,愿意参加解放军的,可以让他参加;不愿参加的,发几块钱让他回家。我军建军以来行之有效的俘虏政策,你们必须严格执行。

毛泽东说,第四点就是严格执行党的各项政策:群众政策、俘虏政策、工商业政策。出发之前要让全体指战员明白,人人开口,把这个工作做好。这是胜利的一个重要条件。

毛泽东看了看表,又说:你们今天就不要走了。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还有什么事情要解决的。你们就住在这里,还可以和周恩来谈一谈。只要你们把今天谈的在全体指战员里都落实了,或者基本上落实了,我看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你们就能在绥远站住脚。再说一遍:你们进军绥远,是抄傅作义的老家,端傅作义的老窝,目的是要把傅作义的两支主力拖住,把关内的敌人拖住,不让他增援卫立煌。东面的杨得志兵团,配合你们作战。这样,我们的东北野战军作战夺取全胜就有把握。你们兵团进军绥远以后,要在地方工作团的配合下,把绥远变成解放区。这次出兵绥远和过去出兵绥远不一样,不仅要在军事上打胜仗,还要经营绥远。

毛泽东连行军中的鞋子问题都想到了,指出每人要多带一双鞋,否则到绥远有钱也买不到。他还说,棉衣也都得带上,因为一到那里就冷了,绥远比河北冷得多。毛泽东还指出,行军要分若干路,没有打响以前要注意隐蔽,越是接近绥远,越要尽可能地夜行昼宿。

当天晚上,聂荣臻和杨成武就住在西柏坡暂作招待所的一间屋子里。

西柏坡的夜像许多冀西山区村庄的夜晚一样,一片宁静。偶尔从背后的深山里传来几声当地老乡所称“王刚哥”鸟的啼鸣。杨成武躺在床上想到党交给的新任务,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聂荣臻和杨成武便离开西柏坡,踏上了归程。

当天晚上,他们回到了华北军区驻地烟堡村。在这里,杨成武只停留了一天,就取道石家庄,回到了兵团司令部所在地狼牙山东麓的远台村。

杨成武回到远台村后,立即着手一切准备工作。

这时,毛泽东对杨成武兵团这次进军绥远的困难还是极为担心。8月7日,他在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中说:

绥远为傅作义所必救,不怕不能调动傅部向西,调动傅部是必然的。问题是傅作义自己有三个军及几个独立师,如果他以两个军及一二个独立师援绥,则杨成武在绥难于立足,因绥远及晋西北均粮缺,必须取得集宁归绥两点才能解决粮食问题,过去两次入绥失败的教训不应忘记。(4)

8月9日,聂荣臻来到远台村,参加了第3兵团召开的团以上干部挺进绥远的动员会。这是第3兵团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聚会,会场就设在远台村的一个帐篷里。

聂荣臻在会议上作了这一次进军绥远配合东北野战军作战的报告。他说:“关于华北的发展趋势,除太原外,日前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北线,我们要在那里想办法。消灭北线之敌是东北与华北的共同任务,二兵团打到冀东去就是为了配合东北。现在不是敌人向我根据地进攻的问题,而是我们要到敌人的线上作战的问题。二兵团到冀东一打,傅作义立刻把兵调过去,我们在保北一打,他又马上把兵调回来,狼狈不堪。有人称傅作义为‘调兵司令’。现在傅部老巢空虚,根据军委指示,三兵团要排除一切困难,坚决抄掉他的老巢,给他以很大威胁。解放绥远,使华北与东北连成一片,对解放全国有战略意义。”(5)

接着,杨成武分析了进军绥远的有利条件和困难条件,提出了兵团的作战计划、行动部署、行军路线、出发时间以及与李井泉政委率领的工作团会合的地点和时间,并针对绥远敌情制定了运动战、攻坚战和打骑兵的战术、技术训练计划。

就在这时,林彪对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作战又发生了动摇,多次发电报给中央军委,要求杨成武兵团应于东北野战军南下之先向绥远行动,并以各种困难为借口,强调“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

对于林彪的这种节外生枝,毛泽东十分生气。于8月12日在给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中,毛泽东不仅批评了林彪的做法,而且又一次为杨成武兵团进军绥远的困难表示忧虑:

……而你们所以不能决定出动日期的原因,最近数日你们一连几次来电均放在敌情上面,并且因此又均放在杨成武是否能提早出动上面。你们六日十九时电,虽曾提到粮食问题,但是你们说:“如杨成武部出动时间能提早,则我们出动时间亦能提早”。你们八日十七时电,则全未提到粮食问题,但说敌情严重,并作出结论说:“东北主力行动时间,须视杨成武部行动的迟早才能确定”。当着我们向你们指出不应当将南面敌情看得过分严重,尤其不应当以杨成武部之行动作为你们行动的标准,并且同时即确定了杨成武的行动时间以后,你们却说(相距不到三天):“决不以杨成武部行动之迟早为标准”,而归结到了粮食问题。对于你们自己,则敌情、粮食、雨具样样必须顾虑周到,对于杨成武部则似乎一切皆不成问题。试问你们出动遥遥无期,而令该部孤军早出,傅作义东面顾虑甚少,使用大力援绥,将杨成武赶走,又回到东边来对付杨(得志)罗(瑞卿)及你们,如像今年四月那样,对于战局有何利益……(6)

动员大会以后,第3兵团组织了由第二纵队参谋长赵冠英任司令员的先遣支队,为大部队挺进绥远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杨成武对赵冠英说:兵团从每一个纵队抽出一个小分队,组成一个先遣支队,由你带领先进入绥远,把敌人的情况,特别是归绥敌人的情况搞清楚;做个调查,看看敌人的票子、晋绥的票子以及我们的票子怎么个使用,想办法筹措一部分当地的票子;再就是了解一下我们目前的政策,能不能取得当地群众的拥护,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聂荣臻又对赵冠英说:你搞清楚,我们到那里以后,要制定什么样的具体政策,你最好先提出个意见。(www.xing528.com)

杨成武又接着说:还有就是绘制地图。敌人在哪里,村庄里蒙古族人、汉人有多少,哪些地方是沼泽区,行军路线在哪里,哪些河流需要架桥,需要什么器材。你们要穿便衣,采取各种侦察手段,把情况侦察清楚。你们必须在10月12日以前完成任务,到达朔县。也就是说,主力部队到达朔县地区的时候,我们在那里听你们的汇报。

赵冠英表示,一定完成任务。

一切都准备好了。

然而,东北的林彪这时又发生了变化。中央军委原定东北野战军于8月中旬南下作战,由于林彪对南下作战发生了动摇,使这一计划未能实现,从而使中央军委原来规定杨成武兵团8月10日挺进绥远改为8月21日行动,时间向后推迟了11天。

一直到9月9日,东北野战军才开始南下作战。

9月5日,杨成武率领第3兵团及北岳军区所属的五个团,分别从易县、涞源地区出发,分南北两路,向山西雁北开进。

冀西的初秋,不冷不热,秋风拂面,漫山遍野披着烂漫的红叶,层层梯田上,红红的高粱,金黄的谷子全熟了,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经过一周的行军,部队按期到达了朔县、山阴、代县地区。杨成武在朔县的米西马庄,与在这里训练随军工作团的李井泉会合了。在这里,兵团前委召开了有晋绥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具体研究了战役计划。

会议期间,部队进行了模拟式渡河和攻城训练。归绥城外有一条河,米西马庄与朔县之间正好有一条河,而且两条河的地形又极其相似,我西进兵团抓紧时间在河对岸筑起象征性的工事,进行战前练兵。一连好几天,河水两侧喊杀声震天,枪声、爆破声不绝于耳。

当时,傅作义以独立第7师、暂编第2师一部、保安第5团等8000余人防守归绥,暂编第2师第2团守包头,骑兵一个旅和保安第6团等守集宁,保安第2团守丰镇,保安第3团、暂编第2师第1团守凉城、和林、新堂,新编骑兵第13旅守萨县、察素齐。

经过练兵,杨成武率领西进兵团开始由朔县向绥远挺进。

长途行军,每人负重达五六十斤,对于指战员是一场艰苦的战斗。干部、战士们背负着粮食、弹药、银元,逢山跋山,遇水涉水,尽管脚上起了泡,肩头磨出了血,但仍然精神抖擞,顶着塞外的寒风前进。经过几天的行军,翻越北岳恒山,跨过万里长城,以两日行程进入绥远境内。为了隐蔽行动,部队只能白天宿营,夜晚行军了。

塞外的天气变化无常,偏偏这时下起了大雨,寒冷的秋风一个劲地吹着,风横雨斜,道路泥泞,伸手不见五指,走一步滑一跤,很多战士摔成了泥人。为了少麻烦苦难的绥远人民,部队就宿营在屋檐下、门洞里、院墙边、草堆旁。

当着我西进兵团在杨成武的率领下向绥远腹地挺进时,为掩护我西进兵团开进,杨得志、罗瑞卿指挥华北军区第2兵团第三、第四纵队和冀察热辽军区的三个独立师,于9月8日——西进兵团向绥远挺进的第三天,在东线迅速向平承路的密云、通县及平北地区发起了攻势,并一举攻克了平东的三河,造成了威胁北平的态势。傅作义急调第16军、暂编第3军、第35军和新编骑兵第4师,分别由密云、昌平、延庆等地向我军扑来。为吸引敌人,第2兵团先以第四纵队主力迅速转至平承路,在顺义、怀柔段破路断绝交通,破坏了平承铁路,摧毁沿线碉堡,将敌第35军、新编骑兵第4师北引。第三纵队则积极地运动防御,且战且退,连续92个小时走了430里路,将敌暂编第3军和第16军牵至平北山区,凭借山高路险,与敌周旋。这个纵队的第9旅在横跨莲花瓣山时,遇到了平北山区少有的9月“冬天”,寒冷的气候冻伤了不少的战士。这座山又名“小西天”,上下50里,部队一上山就下起雨来,指战员们都身穿单衣,冒雨攀登。当爬至山顶时,已是天黑如漆,冷入骨髓;再往前走,便是被当地群众称作“鬼见愁”的一段险路。这段路只能一人侧身而过,路下便是300米深的绝壁,稍有闪失,就会粉身碎骨。战士们脱下单衣,拧成绳索,挡住悬崖,以保安全;同时,又取出被絮,醮上炊司班的食油,点燃照明。将敌人诱至平北山区汤河口、宝山寺一带,与敌激战了五天五夜。

第2兵团两个纵队就这样拖着傅作义的这十个师的兵力,辗转于崇山峻岭之中,周旋于崎岖艰险之途,歼敌虽然不多,但有力地掩护了我西进兵团的行动。

正当第2兵团把敌主力扭至平北山区时,杨成武率领的我西进兵团于9月11日,如神兵自天而降,突然出现在绥远大地,完成了战役展开。

9月24日,我西进兵团兵分五路,向绥东、绥南之敌发起猛攻。当天攻占冀东重镇丰镇城及丰镇东北的隆盛庄。25日相继攻克当绥东南的凉城和林格尔。26日攻克绥远南部的清水河。三天之中,连克5城,歼敌3000,控制了平绥路400余里,使大同完全孤立。27日,我西进兵团步骑联合向战略要点集宁发起了总攻。

集宁是绥东的重镇,是通向大同、张家口的必经之地。我军已多次攻打过集宁,但都在这里吃了不少的亏。这一次,我军用两个纵队、一个骑兵旅包围了集宁。

9月26日黄昏,我西进兵团一部逼至集宁城下,第2旅第5团首先向卧龙山敌阵地发起进攻,仅用20分钟,就完全占领了阵地。

卧龙山的胜利鼓舞着进攻集宁城的部队。晋绥军区第八纵队第11、第14旅从两个方向向集宁城发起了进攻,很快攻入城内。城西老虎山上的敌人以炮火配合城内残敌顽抗。通过发挥我军政治攻势的威力,近一个连的敌人从工事里走出来投降了,并交出2挺重机枪、3门小炮和70多支步枪。结果,城里的敌人完全失去了掩护,在我军刚刚占领的卧龙山、老虎山的火力压制之下,面对强大的攻势再也支持不住,至27日11时,我军攻克了集宁。这一仗,我军全歼敌一个骑兵旅和一个保安团共5000多人,还俘虏敌旅长一人,传出了进军绥远的第一个捷报。

继集宁的胜利,杨成武率领西进兵团继续扩张战果,于10月9日攻克绥远最东面的兴和县城,16日又攻克陶林县城,歼敌1000余人。

至此,我西进兵团在绥远和晋西人民大力支持下,解放了绥南、绥东广大地区,歼敌6500多人,控制了丰镇到归绥以东的平绥线,对归绥城形成了团团的包围。

我西进兵团的这一突然行动,直接威胁到傅作义的后方基地。这不仅使傅作义震恐,使蒋介石吃惊,就连美国也感到势态严重。美国通讯社惊呼这是一个“绞杀性的进攻”。

这个时候,东北我军正在部署攻打锦州之敌。9月29日,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在致中央军委的电报中说:“我们攻锦州的兵力,共五个纵队(二、四、七、八、九纵队),又两个最强的师及炮兵与大小坦克十五辆”,“锦州,是敌弱而又要害之处,故沈敌必大举增援……故此次锦州战役,可能演成全东北之大决战,可能造成收复锦州、长春和大量歼灭沈阳出援之敌的结果。”

蒋介石急了,他急需从华北抽兵增援东北。于是,他命令傅作义对华北解放军行动“应置之不顾”,集中兵力沿北宁线向东攻击,与沈阳地区国民党军主力合力夹击锦州地区人民解放军。

然而,傅作义的后院起火了,他已无暇东顾,对蒋介石的这一命令难以执行。他担心自己的老窝被端掉,于9月24日亲自飞抵归绥。为确保绥远的安全,急忙把被我第2兵团牵制的第35军、新编骑兵第4师和张家口地区的暂编第4军等步骑十个师星夜西调增援归绥。

消息传来,毛泽东十分高兴。他说,我们拉住了傅作义的嫡系两个兵团,傅作义就不会派部队增援东北了。

然而,对于我西进兵团来说,压力就更大了。敌人援兵多,行动迅速,我军阻援的兵力就嫌不足了。9月27日24时,中央军委在给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的电报中说:傅作义增援甚快,先取归绥已不可能,你们除以一部佯攻归绥外,主力东转,先歼援兵,再打归绥。并强调指出:“你们行动要快,不要迟延”。你们要准备连续战斗,要有歼灭全部援军之“决心与勇气”。

在这种情况下,我第八纵队于30日撤出了集宁,转到集宁以南和以西地区监视敌人。当日晚,敌第35军及三个骑兵旅占领了集宁,余部于翌日均开到了集宁附近的官村、台基庙、兴和地区。敌人采取了集团行动,深怕分散被我军歼灭。

杨成武又留下了第六纵队第18旅和晋绥地方部队以后,兵团主力于28日向绥东急返。从归绥至集宁地区400余里,部队沿途露宿,供给又困难,有的部队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即使如此艰苦的行军,部队仍以五天的时间,赶到了集宁附近的丰镇以西以北、卓资山以东以南地区集结,以一部兵力与敌保持接触,准备诱敌深入,迫敌分散,歼其一部。

这时,位于平北地区的我第2兵团为了配合西进兵团作战,兵分两路:第四纵队再向平承路出击,同时以一部攻占平东的白庙、燕郊,以监视平承路,防止敌第16军由此出援东北;第三纵队及冀热察军区独立第7师则迅速转至平绥路东段,先后攻占了赵川堡,并破坏了新保安至康庄段铁路,关闭了敌主力东去的大门。10月1日,沙城守敌暂编第31师两个团被我第三纵队诱至宣化以东的贾家湾、贾家营地区。第三纵队立即抓住这一歼敌良机,决定以三个旅一齐出动,奔袭这一敌人。当日黄昏,部队还没有吃完饭就出发了,经过七十多里路的急行军,拂晓前我第7旅包围了贾家营之敌;第9旅包围了贾家湾之敌;第8旅在宣化方向阻击敌人,仅四个小时,就全部歼灭了两个团的敌人,活捉了在现场指挥的敌副师长,从而结束了战斗。

我第2、第3兵团的西线作战,迫使傅作义慌忙又把第16军主力由平承路西调怀来,又把暂编第3军和暂编第11师由张家口、宣化东调,敌人捉襟见肘,只好命令第35军新编骑兵第4师由绥东回援张家口、柴沟堡、宣化,填补张家口的空虚。

为了吸引西犯敌人主力再向东调,我第2兵团集中主力破击北平、张家口间的铁路线。第三纵队破击怀来、宣化段,第四纵队等破击怀来、南口段,第12旅破击南口、昌平段,并扫除沿线火力点。9日晚,第三纵队第7旅攻占沙城,歼灭守敌。第四纵队同日攻击西拨子、岔道、青龙桥、八达岭诸点。尔后,一连三夜破坏铁路,使平张铁路陷于瘫痪。

在这种情势下,傅作义疲于应付,自东西两面调动兵力,企图恢复中断了的铁路线。敌人在集宁地区只剩下整编骑兵第10旅、整编骑兵第5旅、整编骑兵第11旅。杨成武决定乘傅作义部主力东转之机,集中主力攻歼集宁地区的国民党军。10月7日各部开始行动,集宁等地守军闻风东撤至张家口,第3兵团重占集宁。

接着,杨成武在丰镇召开了西进兵团前委会议,研究如何完成中央军委交给的歼敌六个旅和在一年内经营全绥远的问题。

这次会议以后,杨成武留下第八纵队和北岳军区部队负责掩护,并在绥远东部地区继续发动群众;兵团主力又向绥西、绥北地区进军。

10月11日,中央军委致电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同意杨成武兵团主力向西行动,以利我第2兵团在东面作战,指出:“归绥城则作为将来之攻取目标,目前不要理他。”并强调:“杨李李主力到西边后,应确定一个时期内专打中等的及小的敌人,即用全力攻占毕克齐、察素齐、托克托、陶思浩、萨拉齐、包头及该线以西以北地区,广占地面,征集粮食。”如此,“将使傅作义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他现在已经处于被动地位)”,避免杨成武兵团“又想打大仗又想打小仗两头失塌。”

10月12日,我西进兵团各纵队分路向绥西、绥北进军。这时天已很冷了,夜间温度下降到摄氏30度,又下起了鹅毛大雪,暴风卷地而来,天空中大雪飞扬,人在马上都坐不住了。战士们戴着口罩,呵出来的气很快变成了“冰须”,眉毛上都结了冰霜,整个像个百岁寿星了。部队忍饥耐寒,艰难地在行军途上拼搏着。

向绥西、绥北的进军是极其紧张的。敌人都是骑兵,行动迅速,往往闻风而逃。我军徒步和敌人竞走,每小时要走15里,甚至18里路。第5旅第13团追击固阳的敌人,26个小时就走了220里路,中间只吃了一顿饭,硬是用两条腿追上了敌人的骑兵,将其消灭。

就在我西进兵团主力向绥西、绥北进军途中,在10月16日至23日的这一周时间里,第八纵队解放了陶林、乌兰花和武川;第一纵队解放了台格水、毕克齐;第六纵队解放了托克托、萨拉齐、察素齐和陶思齐;第二纵队兵临包头后长追二百余里,将敌人全部消灭。

我军刚一开进包头,包头一家广播电台就说:包头解放了!

原来包头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他保存了电台,并一直收听我们的广播,他自己弄了一套广播词,等我军一踏上包头的街道,不到20分钟,他就向全国人民广播了这一胜利的消息。

我第6旅进入了包头,成立了包头卫戍司令部,赵冠英任司令员、沈图为政治委员,当天就召集群众大会,宣布我党的城市政策、保护工商业政策,约法三章,安定民心。包头解放的第二天,商店营业,市面正常,供水供电,秩序井然。

12月25日,中央军委发来贺电:庆贺你们秋季攻势开始后一个月内歼敌万余,解放包头及其他城市15座,控制平绥路大部的巨大胜利。

在包头解放不久,杨成武接到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的电报,说他要到前方来。贺龙很关心绥远,当时他刚从我党中央开完会回到晋西北。

接到电报后的第三天,贺龙来到了第3兵团司令部的所在地——托克托附近的一个村庄。刚住下,他就提出要去看看包头。杨成武觉得眼下敌人的散兵游勇很多,怕不安全,而且他刚从中央返回晋西北,就赶来绥远,旅途劳顿,暂时还是不去包头好。杨成武说:“老总,你是不是不去包头。我给包头卫戍司令赵冠英拍一个电报,叫他来向你当面汇报。”

贺龙摇了摇头,说:“不,一定要去。看看你们执行中央政策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包头,看看那里的战场。”

贺龙执意要去,杨成武就预备马匹,安排警卫人员。第二天,由杨成武和李井泉陪同,并派了一个骑兵营随同登程。

贺龙在前,杨成武、李井泉稍后,一行人催马西行。沿途经过的村镇,乡村政权正在召开群众大会,民兵正在操练,手持红缨枪的孩子在村头站岗放哨,热烈的场面比比皆是。看到这些景象,贺龙称赞工作团的同志抓得紧,几天时间就大见成效了。

第一天,他们由托克托到萨拉齐,第二天黄昏进入包头。

包头坐落在大青山南麓,黄河的北岸,西边是一望无际的平川。刚刚解放的包头,呈现出一片和平的景象。大街两侧的商店生意兴隆,头戴白色小圆帽的回族,穿着皮靴的蒙古族和一般装束的汉人,从店里出出进进,络绎不绝。警卫战士在街头执勤,军容整齐,风纪优良。

贺龙一行住在卫戍司令部里,受到赵冠英、沈图等同志的热情欢迎。

又是一天了,杨成武等陪同贺龙参观了十几家小工厂,看了几条街道,来到了包头的西北门。西北门,是包头的最高点,在大青山的山腰间。从这里看下去,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整个市容。

贺龙等人进入西北门,来到染着烈士鲜血的阵地上。这里是一段开阔地,长满了枯草,中间有许多壕沟。这是敌人以防万一的一种手段,因为在这样的地形上,无法很快冲过去,必须翻沟越埂,而敌人也就得到发挥火力的喘息机会。而我第3兵团这次对包头的攻城部署,是用第5旅从北面的大青山居高临下地压下来,第6旅从东门助攻,两个旅形成合力,敌人感到行将被歼,在枪响之前就弃城西逃。贺龙表扬了第3兵团的攻城部署。

紧接着,我第3兵团又以积极的战斗行动向傅作义经营多年的绥远西部边陲的河套地区发动进攻,于10月31日一举攻克安北县城。

至此,绥北、绥西广大地区宣告解放,归绥成了汪洋大海上的一座孤岛。我军的旌旗东指归绥。

11月5日前,我军各部队进入攻击准备位置,勘察地形,进行敌前练兵和物资准备,预定11日扫清外围,16日攻打归绥城。

第3兵团司令部设在黑河边上的昭君墓附近。杨成武与李井泉住在一个贫苦农民家中。这户人家只有一个行动不便、说话很少的老人,家中的其他人十有八九是躲到山里去了。在归绥郊区,敌人的反动宣传显然更厉害,群众受蒙蔽的程度更深一些。在炕头铺上了杨成武和李井泉的行李,安上了电话机,同院还住着参谋处长晨光和作战科的同志。

白天,杨成武和李井泉到各纵队检查战前练兵和其他准备工作,晚上坐在热炕上,作长时间的甚至是竟夜之谈。眼看就要攻打归绥了,大家都很兴奋。

攻打归绥,这是几年来的夙愿。我军也曾多次攻打过归绥。一打归绥,跃马归绥城下,因条件不成熟而撤军;二打归绥,部队已眺望到归绥古老的城楼和堞口,终因接济困难而罢兵。这是第三次攻打绥远城了,这一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胜利在望了。

就在第3兵团对归绥城展开总攻的前夕,忽然接到毛泽东的指示:缓攻归绥,撤围归绥,到集宁、丰镇地区集结待命。11月24日,毛泽东又在给杨成武、李井泉、李天焕并告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华北局,程子华、黄志勇、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电报中指出:

(一)成武率主力三个纵队于明二十五日由现地出发,以六天时间(愈快愈好)到达张家口附近,然后以两个纵队包围张家口西南周家河、怀安两地之敌(二一〇师及骑十一旅),以一个纵队插入张家口、宣化之间,隔断张宣两处敌人的联系(张宣两处各有敌一个师),使周家河、怀安、张家口三处之敌不能逃掉。如周家河、怀安之敌迅速缩入张家口或张家口之敌迅速向东收缩,则你们应迅速向东,包围张家口、宣化(一个师)或下花园(一个师)。总之,以抓住一批敌人不使向东跑掉为原则。抓住并包围之后,不要攻击,等候东北主力入关(守秘)围歼敌人后,再相机攻击。

(二)北岳集团迅速开至大同附近,监视大同之敌,不使向东或向西跑掉了。

(三)井泉率姚喆八纵留在绥远。

(四)给养等事,请聂(荣臻)薄(一波)筹备。

毛泽东为什么要下令撤围归绥城?因为,当时在东北战场上,辽沈战役已经结束,卫立煌集团全部歼灭,东北我军主力即将入关。为了不过早地惊动敌人,给傅作义留下某种幻想,因此,毛泽东作出了这一决定。

第八纵队是晋绥军区的一支老部队。在进军绥远中,与华北的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六纵队一起,完成了挺进绥远的任务。

于是,杨成武与李井泉分开,率领三个纵队挥师东进,投入了伟大的平津战役。

(1)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41页,第542页,第544页。

(2)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41页,第542页,第544页。

(3)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41页,第542页,第544页。

(4)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52页。

(5) 《聂荣臻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版。

(6)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6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