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杨骏失策遭灭门,魏晋南北朝韬略揭秘

杨骏失策遭灭门,魏晋南北朝韬略揭秘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杨骏因女儿被立为后,官职也迅速提升,从镇军将军升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当时人称他们为“三杨”。惠帝即位后,杨骏总揽朝权。她又命令李肇报告汝南王司马亮,让司马亮联络军队讨伐杨骏。杨骏逃到马厩,被人用戟刺杀。孟观接受贾后密令,诛杀杨骏亲党,诛灭三族,杀掉了几千人。贾后命令李肇将杨骏家私人藏书全部焚掉,以此毁灭武帝给杨骏的顾命手诏,不让天下人知道。

杨骏失策遭灭门,魏晋南北朝韬略揭秘

杨骏,字文长,弘农郡华阴人,武帝皇后杨氏的叔父。弘农杨氏是东汉时数一数二的高贵门第,曹魏时虽家道中落,但得到强调世家的司马氏的青睐,因而得以联姻,成为西晋后族。杨皇后杨艳为武帝之妻,人长得漂亮,又多才多艺,写得一手好字,司马炎还未登上帝位时便奉父亲司马昭之命,与她结婚,二人感情很好,共生了三儿三女,老大司马轨夭折,老二司马衷虽然生得傻,却自然成了嫡长子。司马炎当上皇帝后,几经折腾,司马衷终于被立为皇太子,上节已有叙述。

泰始十年(274),杨皇后一病不起。她担心自己死后,武帝会新立皇后,对太子不利。所以临死前,她枕着武帝的膝说:“我叔父杨骏的女儿男胤既有德又漂亮,希望陛下您将她纳入后宫。”说罢悲不自胜,武帝流着泪答应了她。杨艳就这样悲泣着死于武帝膝上。杨艳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与皇帝有真正爱情的幸运儿之一,她所说的话对武帝影响很大。武帝果真将杨骏的女儿纳入后宫,她就是杨芷,字季兰,小名男胤。杨芷也是美艳绝伦,且有妇德,所以武帝在咸宁二年(276)将她立为皇后。

杨骏因女儿被立为后,官职也迅速提升,从镇军将军升为车骑将军,封临晋侯。当时就有人对这一封爵发表议论:“封建诸侯,是为了藩屏王室,皇后的父亲受封以‘临晋’为名,驾御大晋国号之上,这是要天下大乱的征兆啊。”武帝从平吴以后,沉湎酒色,不再留心政事,因而开始宠信后族。杨骏及其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当时人称他们为“三杨”。

从来联姻帝室,因缘外戚以致显荣的人,多至祸败。因为他们大都非由才、德而升高位,权势过盛,衅隙也就随之而生。东汉外戚专权,造成很大祸害,魏晋时期的人们,对外戚势力过度扩张,抱有天然的反感。对于这些,杨珧是清楚的,他曾在武帝聘杨芷后上表说:“历观古今,一族二后,未尝以全,而受覆宗之祸。乞以表事藏之宗庙,若如臣之言,得以免祸。”(《晋书》卷四十)

杨骏却贪恋权势。武帝病重时,因佐命功臣皆已过世,他尽斥群公,亲侍武帝,趁机改易公卿,树置心腹。后来武帝神志稍有清醒,对此很不满,让中书起草诏书,让叔父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一起辅政。杨骏恐怕失去权宠,便从中书那里借诏书看,拿来看后便藏了起来。中书监华廙对泄露机密很害怕,便亲自去索要,但杨骏终究不肯交出来。过了一夜,武帝进入弥留状态,杨芷便奏请以杨骏辅政,武帝只嘴巴动了一下,表示同意。于是中书监华廙、中书令何劭便如此作了遗诏。

惠帝即位后,杨骏总揽朝权。他怕有人离间自己,让外甥段广、张劭担任近侍职务,又让亲信统领禁军,弄得司马氏宗室怨气冲天。杨珧、杨济都很有才,他们谏阻杨骏,杨骏不听。杨骏不熟悉典故,为政严苛琐碎又刚愎自用。孙楚与他交往很深,劝他说:“您以外戚资格,据宰辅重位,手握大权,辅佐弱主,应当想一下古人至公至诚谦顺的做法。庶姓专断朝政,没有结局好的。现在宗室亲近居重要地位,藩王正当壮年,而您不与他们一道共商国是,内怀猜忌,外树私党,灾难不远了。”杨骏还是不听。傅咸曾对杨骏说:“人臣不可有专权,岂不说外戚!今宗室疏,因外戚之亲以得安;外戚危,倚宗室之重以为援,所谓唇齿相依,计之善者。”(《晋书》卷四十)石崇也对杨骏说过,充当执政,不应疏远宗室,应该与四海共商国家大事,但杨骏仍旧听不进去。蒯钦是杨骏姑姑的儿子,与杨骏从小很亲密,他屡次正言冒犯杨骏,杨珧、杨济都为他寒心。但蒯钦说:“杨骏即使愚昧,也知道不能妄杀无罪之人,他对我不满,就一定会疏远我。我能被疏远外出,可以不与他一道被杀。不然,不久便会倾宗覆族。”

贾南风成了皇后,她想参与政事,便让黄门董猛联络对杨骏不满的殿中中郎孟观、李肇,暗中勾结起来。她又命令李肇报告汝南王司马亮,让司马亮联络军队讨伐杨骏。司马亮没答应。李肇找到晋惠帝的弟弟、楚王司马玮,司马玮立即同意,请求入朝。杨骏一向害怕司马玮,怕他在外生事,本就想召他入朝。见其请求,正中下怀,便听任司马玮入朝。他不知贾南风已与之联络。(www.xing528.com)

司马玮入朝后,孟观、李肇便启请惠帝,发诏废杨骏。当时段广跪在惠帝面前说:“杨骏受先帝厚恩,竭心辅政,况且他儿子都没有,怎么会造反呢?希望陛下仔细考虑此事。”惠帝不理。当时杨骏居住在曹魏时曹爽的府第,在武库南面。他听说宫内有变,召集众官商量对策。太傅主簿朱振劝杨骏说:“现在宫内有变,目的很清楚,一定是宦官替贾后设谋,不利于您。应该烧云龙门来示威,索要肇事者的首级,打开万春门,引进东宫及外营军队,您带着皇太子,进宫取奸人。殿内震惧,一定会斩送肇事者的首级,这样可以免除灾难。”杨骏一向怯懦,犹豫不决,竟说:“魏明帝建下这么大的工程,怎么能烧掉呢!”在这种你死我活的政治事变中,他失策至此,焉能不败?

不久,殿中军队杀出,焚烧杨骏的府第,又命令弓弩手在楼阁上居高临下向杨骏府中放箭,杨骏的军队都无法出战。杨骏逃到马厩,被人用戟刺杀。孟观接受贾后密令,诛杀杨骏亲党,诛灭三族,杀掉了几千人。杨珧被杀时,称自己冤枉,说:“我启请先帝的信放在石匣子里,可以去问张华。”当时都说应该为他申理,但贾氏族党仇恨诸杨,催促刽子手行刑,竟将他也杀了。杨济受骗到东宫被杀。贾后命令李肇将杨骏家私人藏书全部焚掉,以此毁灭武帝给杨骏的顾命手诏,不让天下人知道。

杨骏以后父资格受顾命、握朝权,他不能至公至诚谦顺执政,既结怨宗室,又得罪小人,贾后乘机发难。他不从朱振之策,惜烧云龙门;他怯懦无谋,被攻府中,死于马厩;他所有亲党,被夷三族。所有这一切,都是由其贪恋权势所致。

晋武帝本想让后党与宗室互相牵制,以维系低能的惠帝,杨骏藏匿诏书,阻止汝南王亮共同辅政,就打破了这种平衡,招致宗室方面的反对是必然的。贾南风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联络反动势力,发动政变,消灭了杨骏及其亲党,开统治者上层内争之端。

贾南风的目的并非为了帝室,而是要取杨骏而代之,她的阴谋诡计竟真得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