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文帝开边失策,引发大祸-魏晋南北朝韬略

宋文帝开边失策,引发大祸-魏晋南北朝韬略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4年,宋文帝刘义隆被拥立登基后,首先除掉了朝中几个专擅的权臣,政权稳固后,他便想收复河南失地。但宋文帝对北魏占据河南大片土地,并有向山东扩张的势头仍耿耿于怀。宋文帝向群臣询问应对之策。元嘉二十六年,宋文帝想经略中原,群臣争献计策来迎合取宠。宋文帝万分高兴。宋文帝大笑,仍坚持己见。刘宋这次出兵,声势浩大。宋文帝说北伐是自己的意思,为江、徐开脱。

宋文帝开边失策,引发大祸-魏晋南北朝韬略

刘裕创宋,灭南燕、后秦之后,关中虽得而复失,刘宋初期之疆境,北以黄河北魏为界,是东晋南朝几个政权中版图最大的。

422年五月,宋武帝刘裕去世。北魏明元帝拓跋嗣派军伐丧,越过黄河,夺占了刘宋河南大片土地,设置戍军。424年,宋文帝刘义隆被拥立登基后,首先除掉了朝中几个专擅的权臣,政权稳固后,他便想收复河南失地。元嘉七年(430)三月,他让到彦之统率王仲德、竺灵秀带水军北伐,又派段宏率八千精兵直指虎牢,刘德武率兵一万为其后继。到彦之所率为简选的五万精兵,长沙王刘义欣率兵三万监征讨诸军事。为了避免战事扩大,宋文帝甚至预先派使者田奇到魏,告诉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说:“黄河以南原本就是宋的疆土,后来被你们侵占,现在我们将修复旧境,不会到黄河以北。”拓跋焘说:“我生下来头发还没干时就听说河南是我们的土地,怎么就是你们的呢!如果你们一定要进攻,那我们现在就暂时收兵相避,等到天寒地冻,河冰坚固时,我们再出兵夺回来就是了。”

北魏河南戍兵奉命撤回,刘宋军北进没遇到大的抵抗,很快各路人马即夺占设在河南的司州、兖州。众将领很是兴奋,只有王仲德表示担忧。他说魏军敛戍北归,是为了集中兵力,准备辎重。河冰冻合后,他们必然会再来。果然进入冬天,魏军大举反击,洛阳、虎牢、滑台相继失守,宋军死伤累累。到彦之、王仲德都下狱免官,竺灵秀因弃军自逃被杀。到彦之北伐时所率精兵及大量辎重,全都丢在了河南战场上,刘宋府藏、武库为之空虚。

此后十几年间,宋、魏使者往来不断,魏、宋军队在河南呈犬牙交错之势,暂时维持和平。刘义隆健康状况虽然不是很好,但却是南朝少有的勤政皇帝,从而使内部政治稳定。江南百姓获得了安居乐业的机会,积极发展生产,号称“元嘉之治”。但宋文帝对北魏占据河南大片土地,并有向山东扩张的势头仍耿耿于怀。

元嘉二十二年(445)冬,北魏两万骑兵,掠淮河、泗水以北,将青徐二州的百姓迁徙到黄河以北。第二年,魏军又侵扰刘宋兖、青、冀三州,杀掠了很多人,致使宋东北边境出现骚动。宋文帝向群臣询问应对之策。何承天上表说:“防备胡人的办法,不过两条路——武夫尽征伐之谋,儒生讲和亲之约。如果想学卫青霍去病,就必须在淮河、泗水流域大规模地屯田,充实青徐二州,使民有多余积蓄,野有积谷,然后发十万精兵,才可以一举荡平。如果只是派遣军队追击来扰敌军,他们必然轻骑奔逃,不肯交战,自己白白费力气,于敌却无多少伤害,而互相报复的战役将因此不停,这是最下之策。”

针对当时南北形势及当时北魏骑兵骚扰劫掠为主的作战特点,何承天提出四个办法:一为移远就近,将距城邑远而散居的民户,集中到城邑周边。二为多筑城邑,以居新徙之家,借给他们必需用品,使他们春夏耕种放牧,秋冬入城自保。一城千家,可以打仗的战士不少于两千入,老弱助威,足可抗敌三万。三为车牛集中使用。如城不可保,便以车牛载粮械,集体迁至险要地方,敌人没办法。如有大战发生,需要征调,也可以很快集中起来。四为计丁课仗,让每人都有自己的武器,刻上自己的名字,平时勤操练。几年之内,军备就可以完善起来。

这套办法就是在河南、山东实行全民皆兵的政策,利用城险拒击敌之骑兵。何承天还强调,这种办法因民所利,加以引导,兵虽强却不至于引起敌方的警惕,国富而民不疲劳,其好处远过屯军驻守。从后来局势发展看,何承天的建议,根本没有实施。

元嘉二十六年(449),宋文帝想经略中原,群臣争献计策来迎合取宠。王玄谟所言头头是道,宋文帝说:“听了王玄谟的陈述,令人有封狼居胥的想法。”袁淑拍马屁说:“陛下现在应当席卷赵、魏,检玉岱宗,我欣逢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愿意上封禅书。”宋文帝万分高兴。(www.xing528.com)

元嘉二十七年(450)春,魏军进攻宋黄河南岸重镇悬瓠,守将陈宪率不足千名战士,抗击了四十二天,直至魏军撤走。同年六月,宋文帝在徐湛之、江湛、王玄谟的鼓动下,决定北伐。沈庆之谏阻说:“我步彼骑,其势不敌。檀道济再行无功,到彦之失利而返。今料王玄谟等,未逾两将,六军之盛,不过往时,恐重辱王师。”宋文帝说:“我们两次失利,都有原因。檀道济养寇自资,到彦之在中途旧病复发。敌人所依恃的只有马,现在夏季水多,河道通畅,泛舟北上,碻磝之敌必然逃走,滑台小城,容易攻取。攻克这两城后,利用敌人贮备在那里的粮食,抚慰百姓,虎牢、洛阳之敌自然难以固守。等到初冬,各城连成一片,相互策应,敌人骑兵再过河南下,只能束手被擒。”沈庆之仍坚决说不行。宋文帝让徐湛之、江湛非难他。沈庆之说:“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问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宋文帝大笑,仍坚持己见。

宋文帝派王玄谟统率沈庆之、申坦率水军北上,受萧斌指挥。臧质、王方回率军直指许昌、洛阳;其子刘骏、刘铄各率所部东西齐举,其弟江夏王刘义恭驻彭城,做各路人马的总统帅。当时上自王公,下至富民,都捐献财物助军;调发青、冀、徐、豫、二兖六州民丁,沿江五郡集中于广陵,沿淮三郡集中于盱眙。又招募有马、步、武力的人,加以厚赏。因军用不足,又下令向扬、南徐、兖、江四州富民资产满五十万者及僧尼满二十万者都四分借一,答应北伐结束即偿还。

刘宋这次出兵,声势浩大。王玄谟的士兵更是器械精良。王玄谟率军攻滑台,因其贪愎好杀,众心失望,攻城数月不下。到十月份,拓跋焘率步骑数十万渡过黄河,号称百万,军鼓之声震天动地。王玄谟害怕退走,被魏军追击,杀死了一万多人,丢弃的军资、器械堆积如山。魏军很快攻下悬瓠、项城,进至寿阳、彭城,两城都孤军自守,魏兵未能攻下。十二月十五日,拓跋焘率军到达长江北岸瓜步,扬言要渡江。建康城内百姓都将不多的家产装到担子上,随时准备逃跑。丹杨管辖范围内每户丁壮全部都被征发,王公以下子弟都入伍。从采石到暨阳六七百里,陈舰列营。宋文帝登上石头城,面带忧色,对江湛说:“北伐之计,同议者少。今日士民劳怨,不得无惭,贻大夫之忧,予之过也!”太子刘劭说:“北伐败辱,数州沦破,独有斩江湛、徐湛之可以谢天下。”宋文帝说北伐是自己的意思,为江、徐开脱。

魏兵这次南下,击破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杀掠者不可胜计,老弱也不放过,所过之处房舍全都被烧,以至于次年春燕北归,找不到房屋,只得在树梢上筑巢。南宋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抚今追昔,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便是刘裕北伐南燕、后秦大获全胜,而刘义隆元嘉年间仓促北伐,结果大败。

客观上讲,如沈庆之所说,当时北魏作战以骑兵为主,刘宋是步兵,平原野战,刘宋一方根本不是对手,只能筑城坚守,进攻非所长。南方进攻,须利用夏天自然河道涨水之机,转运辎重,但战事一旦拖到冬天,粮运不继,城守不顽,面对北方骑兵的冲击,败则不可避免。主观上说,宋文帝每次命将出师,常常将作战计划都要制定好,让将领依照执行,甚至交战的日子和时刻,也要等朝中的诏令,而这些计划与命令大都是他跟一帮“白面书生”制定的,将帅被束缚住了手脚,不能自己随机应变。此外,临时招募的江南未经训练的百姓上阵,轻进易退,战斗力低下,这也是刘宋难以抵敌北魏的重要原因。

宋文帝并没有意识到北伐失败带来的严重后果,也没有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元嘉二十九年(452)二月,北魏皇帝拓跋焘被侍中宗爱杀害,内部政争,宋文帝又想借机北伐,众人劝谏无效。当时青州刺史刘兴祖劝文帝趁拓跋焘刚死,国内局势复杂,遣一支军队,轻装直进,渡河北上,入敌腹心,就地取粮。他认为即使不成功,也损失不大。但宋文帝虑不及此,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河南。次月,他派萧思话统帅张永众军等向碻磝进军,鲁爽、鲁秀、程天祚率荆州甲士四万进攻许昌、洛阳,臧质统率所领人马向潼关进军。而且又派员外散骑侍郎徐爰跟随进向碻磝的军队,带着指令指挥诸将。

不用说,这次北伐仍劳而无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