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严厉的文化专制

中国传统文化:严厉的文化专制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专制亦空前严酷地钳制着思想文化界。明清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明朝统治者一手推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手则崇正宗,灭异端。在直接干预《四库全书》纂修的同时,乾隆皇帝还一手操纵长达19年的禁书活动,共禁毁书籍3 100多种,151 000多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自秦始皇焚书以来的又一次浩劫。

中国传统文化:严厉的文化专制

明清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登峰造极的时代,文化专制亦空前严酷地钳制着思想文化界。

明清文化专制的突出表现是文字狱盛行。朱元璋以文字之“过”而“纵无穷之诛”,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横祸。如浙江府学训导林元亮所作《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之语,常州府学训导蒋镇所作《贺正旦表》中有“睿性生智”之语,朱元璋均以“则”为“贼”,以“生”为“僧”,认为是讥讽他参加过红巾军,当过和尚,从而大开杀戒。与此同时,明朝君主在文网周纳中大量使用特务手段,特务机构厂、卫以士人为重点侦伺对象,“飞诬立构,摘竿牍片字,株连至十数人”(《明史·刑法志》)。清朝文字狱更有过之,文人往往因“疑似影响之词,横受诛戮”。庄廷龙《明史稿》案、戴名世《南山集》案、吕留良文选案,均是康雍时期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大案。(www.xing528.com)

明朝统治者一手推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手则崇正宗,灭异端。朱元璋多次昭示,士人必须“一宗朱子之书”“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东林列传·高攀龙传》),又规定科举考试一律以朱熹的注为标准答案。于是,明初学术界成为程朱的一统天下,士子一味“尊朱”“述朱”,凡“言不和朱子,率鸣鼓而攻之”(《名山藏·儒林传》),程朱理学被推上至尊地位。清朝统治者在推行文化专制上也不遗余力。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借编纂《四库全书》的机会,全力铲除危及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异端”学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凡例”便开宗明义地宣布:“离经叛道、颠倒是非者,掊击必严;怀诈挟私、荧惑视听者,屏斥必力。”在直接干预《四库全书》纂修的同时,乾隆皇帝还一手操纵长达19年的禁书活动,共禁毁书籍3 100多种,151 000多部,销毁书版8万块以上。在“书禁亦严,告讦频起”(王芑孙《洴澼百金方》)的强大威慑力之下,“士民葸慎,凡天文、地理、言兵、言数之书,有一于家,惟恐招祸,无问禁与不禁,往往拉杂摧烧之”(王芑孙《洴澼百金方》)。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自秦始皇焚书以来的又一次浩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