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预算拨款制度改革

研究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预算拨款制度改革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82%,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增长了839%,而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了104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较国内生产总值和全国教育经费投入保持了更高的增长率。具体数据见表3-1,图3-1、图3-2更加形象地描述了全国教育经费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

研究高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预算拨款制度改革

一、2000—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教育经费情况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以内在境内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当今世界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已经成为国际权威机构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

20世纪80年代,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牵头立项研究政府支出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的国际平均水平。研究认为,到20世纪末,与我国经济状况相适应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应当是3.7%~3.9%。这些研究成果在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予以吸收并做出相应规定,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是由于我国GDP增长迅速、财政收入占GDP较低等多种因素,这一目标迟迟未能实现。为此,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明确提出,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2012年达到4%。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 2012年终于实现了教育经费占GDP的4%的基本目标,但这一过程花了近20年的时间。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均出现了大幅上涨。2000年GDP达到99215亿元,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为3849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仅为2563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2.58%。2013年GDP增长为568845亿元,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为3036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24488亿元,占GDP的比重增长为4.3%,占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比例也上升至79.38%。

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2月公布的《2015年年度统计公告》以及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16年11月刚刚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5年GDP增长为685506亿元,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为36129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29221亿元,占GDP的比重增长为4.26%。

十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82%,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增长了839%,而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了104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较国内生产总值和全国教育经费投入保持了更高的增长率。具体数据见表3-1,图3-1、图3-2更加形象地描述了全国教育经费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

表3-1 2010—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与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亿元)

注:本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并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其中2014—2015年以*标识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每年2月公布的《年度统计公告》以及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每年发布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图3-1 2000—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及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

图3-2 2000—2015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及其变化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从多年来保持的10%以上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2012年我国经济增幅出现了明显回落,GPD增速从17.5%降到10.1%,但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和财政性教育经费依然保持了16%和19.6%的增长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达到4%,基本还清了教育欠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的数据,2013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3%,2014年和2015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4.15%和4.26%,已连续四年超过4%。

纵观世界各国对教育的投入情况,4%的投入指标只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对全球52个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与“金砖四国”)进行了“教育竞争力综合排名”,中国在52个国家中教育竞争力综合排名第29,但是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中国排第50位,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中国排第51位,在52个国家中列倒数第二。表3-2列出了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及金砖四国教育投入情况,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57%。虽然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均超过了4%,但教育经费投入达到GDP的4%不是目标,而是教育投入的新起点,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任重而道远。(www.xing528.com)

表3-2 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及“金砖四国”教育投入情况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二、职业教育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全国教育经费的增长情况

2005年开始,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由于统计数据相对滞后,本节主要采集2005—2013年职业教育经费的相关数据。这一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与高职教育)经费总收入从2005 年的9392515万元增长为2013 年的34502639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7.7%,比同期全国教育经费和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出0.3和2.5个百分点。其中,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额为5687150万元,2013年达到19978691万元,年均增长率17.0%;2005年高职教育经费为3705365万元,2013年达到14523947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8.6%,比全国教育经费17.4%的年均增长率高出1.2个百分点,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率15.2%高3.4个百分点,比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年均增长率高出1.6个百分点。具体数据见表3-3。

这一期间,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大幅增长。全国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从4258595万元增加到25426737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5%。其中,高职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1186233万元增加到8236695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7.4%,比这一时期全国财政收入和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出8.2和5.9个百分点。与高职教育相比,中等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较慢。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由3072362万元增长为2013年的17190042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4%,比全国财政收入和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出4.8和2.5个百分点。

表3-3 职业教育经费与全国教育经费、GDP增长率的比较表(单位:%)

续表

注:本表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发布并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3)》以及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每年发布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的相关数据计算而来。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经费投入,2012年实现了教育经费占GDP4%的基本目标,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16年11月刚刚发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数据显示,2015年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29221亿元,占GDP的比重增长为4.26%,已连续四年超过4%的基本标准。2006年我国职业教育开始进行内涵建设,在规模稳步上升的同时,各级政府加大了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总量从2005年的4258595万元[1]增加到25426737万元,年均增长25%,远高于同期GDP、财政收入和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速度;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7.7%上升为10.4%。这些数据表明,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各级政府作出了较多的财政努力。

[1] 此处数据是根据表2-4和表3-5中“高职教育财政性经费”和“中等职业教育数据”计算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