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洲城市中心的极核结构分析

亚洲城市中心的极核结构分析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服务类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型服务功能、生活型服务功能以及公益型服务功能,三类服务功能构成了中心区的核心功能,是中心区产生吸聚力的关键。硬核连绵区及硬核外围地区则少有生产型服务功能的分布。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共有7处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其中有4处分布于秋东桥硬核连绵区内,且4处集聚区彼此分离,各不相连。

亚洲城市中心的极核结构分析

服务类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型服务功能、生活型服务功能以及公益型服务功能,三类服务功能构成了中心区的核心功能,是中心区产生吸聚力的关键

1)生产型服务功能

(1)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中,生产型服务功能核心集聚

东京都心中心区内的生产型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秋东桥硬核连绵区内,特别是山手线上野站、秋叶原站、神田站周边地区,且在东江站东侧的日本桥、银座等地区分布也较为集中。此外,山手线新桥站西侧地区也有一处较为集中的分布区。中心区其余地区也有少量生产型服务功能的分布,但从其集聚情况来看,外围地区分布较为零散,且集聚程度不高。集聚程度最高的秋东桥硬核连绵区内,生产型服务功能的最大集聚密度为0.141 2(图5.1)。生产型服务功能的集聚基本上贯穿了整个硬核连绵区,核心集聚区之间的连绵程度较高,基本形成整体,且在硬核连绵区北侧地区集聚力度更大。

大阪御堂筋中心区内,生产型服务功能也主要集中在硬核连绵区内,硬核连绵区外围地区也有一定的生产型服务功能的分布,但集聚力度不大,分布相对分散,且较为均衡(图5.2)。硬核连绵区内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生产型服务功能集聚区,一个位于硬核连绵区北侧,大阪站以南的区域,另一个位于硬核连绵区中部,淀屋桥站至心斋桥站之间的区域,两个区域被堂岛川所分隔,未能连接成片。硬核连绵区内的生产型服务功能的最大集聚密度为0.096 1。

图5.1 都心中心区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及所在导师工作室共同调研,作者计算、整理、绘制(下同)

图5.2 御堂筋中心区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

(2)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中,生产型服务功能多簇群集聚

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内,由于存在多个硬核连绵区及硬核,因此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相对分散(图5.3)。生产型服务功能的主要集聚区有3处,分别位于滨海湾的北侧及西侧地区:轨道交通环线的博物馆站、会议中心站至美年站周边地区,轨道交通东西线来福士坊站周边地区,以及丹戎巴葛站南侧地区。这3处主要的集聚区,全部分布于主要的海湾硬核连绵区内,生产型服务功能的最大集聚密度为0.025 9。此外,乌节硬核连绵区的西侧地区也有一处较为集中的分布区,而中心区中部、东西线北侧地区的集中分布区则是一处旅馆酒店为主的为旅游服务的集聚区。

图5.3 海湾-乌节中心区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

首尔江北中心区内生产型服务功能也主要分布在中心区主要的硬核连绵区内(图5.4)。生产型服务功能有2处集聚密度较大,核心的集聚区位于南大门硬核连绵区内,南大门南侧的地区,最大集聚密度为0.034 9。另一处集聚区规模较小,位于南大门及东大门硬核连绵区中间的位置,主要是一处较为集中的小型商务区。此外,从中心区整体层面来看,硬核连绵区外围地区也有较多的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且分布较为均质,并有多处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

图5.4 江北中心区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

香港港岛中心区内,生产型服务功能的分布显得更为集中,整体偏于中心区的中部及东侧地区,中心区西侧地区分布密度较低(图5.5)。生产型服务功能主要集中于中心区中部,中环硬核连绵区的西侧地区,在轨道交通港岛线上环站至中环站地区分布最为密集,最大集聚密度为0.052 6。铜锣湾硬核内,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也较为集中,密度较大。此外,在中环硬核连绵区东侧的湾仔站周边地区,也有1处较为明显的集聚区,但集聚密度不大。硬核连绵区及硬核外围地区则少有生产型服务功能的分布。

图5.5 港岛中心区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

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内,由于硬核较多,且主要硬核连绵区集聚力度不强,生产型服务功能的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图5.6)。生产型服务功能形成了两个主要的集中分布区,较大的一处位于人民广场硬核连绵区及周边地区,除大型开放空间人民广场及东南侧的豫园地区外,其余地区集聚密度均较大,最大集聚密度为0.040 7。但硬核连绵区内部存在一定的孔洞区,使得生产型服务功能的集聚超出了硬核连绵区的范畴。另一处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位于静安寺硬核东侧,以商务办公的集聚为主。此外,其余各个硬核内生产型服务功能的分布密度也明显高于周边地区。

综合来看,生产型服务功能在硬核连绵区内形成核心集聚区的特征较为突出,而其余硬核内的分布密度也基本均高于周边地区。而从集聚的力度来看,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则明显高于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两个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内,生产型服务功能在硬核连绵区内的最高集聚密度均在0.1左右,而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的最高集聚密度则保持在0.025~0.053左右的区间内,密度约为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的1/4~1/2。此外,从具体分布形态来看,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内除受自然条件的分隔外,生产型服务功能的核心集聚区已经基本连接成片,且占据硬核连绵区内核心区域,而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生产型服务功能的分布则相对分散,核心集聚区也仅集中于硬核连绵区内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从中也反映出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的生产型服务功能,具有更强的向心集聚力及吸引力,相应的生产型服务功能对中心区发展的推动力也更强。

2)生活型服务功能

(1)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中,生活型服务功能围绕硬核连绵区多簇群分布

东京都心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分布形态与生产型服务功能相比,显得更为分散,但同样与硬核连绵区关系密切(图5.7)。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共有7处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其中有4处分布于秋东桥硬核连绵区内,且4处集聚区彼此分离,各不相连。最大的一处为山手线上野站、秋叶原站及神田站周边地区,其次为山手线新桥站至银座地区,日本桥地区也有一处较大的集聚区,而硬核连绵区内最小的一处集聚区位于皇宫西侧。此外,浅草硬核及周边地区也形成了一处较大规模的集聚区,港区西侧及锦系町硬核地区也有一定的集中分布区。整体来看,都心中心区内的生活型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分布于秋东桥硬核连绵区内,但簇群状分布特征明显,并与生产型服务功能有较多的重叠区域,最大集聚密度为0.100 6。硬核连绵区外围的居住集中地区,也会形成一定的生活型服务功能集中分布的簇群,为居住人群提供生活服务

大阪御堂筋中心区生活型服务功能的分布特征略有不同(图5.8)。由于中心区内硬核完全连绵,且占据了中心区较大的空间范围,使得中心区内居住用地的分布过于狭窄,生活型服务功能也被挤压进了硬核连绵区。御堂筋中心区内的生活型服务功能的核心集聚区,也均集中于硬核连绵区内,并形成3个簇群:大阪站东侧地区、堂岛川北侧地区以及硬核连绵区南侧地区,本町站、心斋桥站至难波站周边地区。3个集中分布的簇群也有相当一部分与生产型服务功能的集中分布区相重叠,但簇群之间的空间距离较大,簇群的独立性较强。硬核连绵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最大集聚密度为0.084 2。

图5.6 人民广场中心区生产型服务功能分布

图5.7 都心中心区生活型服务功能分布

图5.8 御堂筋中心区生活型服务功能分布

(2)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中,生活型服务功能分散式多簇群集聚

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分布与生产型功能分布的重叠区域较少,但核心的集聚区较为接近(图5.9)。生活型服务功能在两个硬核连绵区及小印度硬核内均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区,海湾硬核连绵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以滨海湾为界,主要集中在南北两端,南侧主要分布在欧南园站、牛车水站、克拉码头站以及来福士坊站、丹戎巴葛站所围合的区域内,而北侧地区的集中分布带较为狭长,并与小印度硬核连接成片,主要集中在市政厅站、武吉士站、小印度站、花拉花园站所辖的区域内。这两处较为集中的分布区也是生活型服务功能分布密度最高的区域,最高集聚密度为0.046 4,高于生产型服务功能。此外,乌节硬核连绵区内乌节路站附近也有一处较为集中的分布区,但其集聚力度相对较弱。

(www.xing528.com)

图5.9 海湾-乌节中心区生活型服务功能分布

首尔江北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分布较为特殊(图5.10)。虽然在两个硬核连绵区内也有一定生活型服务功能的分布,且在南大门及东大门附近分布密度较高,但核心的集聚区却分布于两个硬核连绵区之间,且分布密度极高,最大密度值已达到了0.145 3。该地区主要是连片的商业及居住功能的混合区域,整个区域的底层空间几乎全部被商业用地所占满,因此集聚密度较大。而相反,受大量居住功能集聚的影响,该区域尚无法划入硬核范围。

图5.10 江北中心区生活型服务功能分布

香港港岛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分布地区与生产型服务功能较为接近,但整体来看,分布得更加均质(图5.11)。生活型服务功能形成了两个主要的集中分布区,一处为中心区中部,中环硬核连绵区西侧地区,港岛线上环站至中环站地区,该地区也是生产型服务功能的主要集聚区,也反映出该地区功能以生产型及生活型功能的混合为主。另一处集中分布区在港岛线湾仔站至铜锣湾站地区,主要位于中环硬核连绵区外围,以及铜锣湾硬核内的区域,这点与江北中心区较为相似,硬核连绵区及硬核之间的集中分布区主要为商业与居住功能的混合区域。而该地区也是生产型服务功能较为集中地分布区。港岛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集聚力度也同样大于生产型服务功能,最大集聚密度为0.074 7。

图5.11 港岛中心区生活型服务功能分布

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分布形成了两处集中分布区(图5.12)。核心的集中分布区位于人民广场东侧,以及南京东路地区,集聚规模较大,且有部分地区与生产型服务功能的核心集聚区重叠。另一处则集中分布于豫园周边地区,集聚密度较大,但集聚规模相对较小。南京东路地区的生活型服务功能有很大一部分集聚发生在硬核连绵区外围,而豫园地区则基本全部分布于硬核连绵区内。两处集聚区的集聚功能也有所不同,南京东路地区以现代商业零售业为主,而豫园地区则以传统的商业为主。人民广场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集聚力度也较大,高于生产型服务功能,最大集聚密度为0.069 6。

综合看来,生活型服务功能分布变化较大,较为共同的分布特征是基本以簇群状形态集聚。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在硬核连绵区内,且有较多分区区域与生产型功能相重叠,但集聚的密度均小于生产型服务功能,最高集聚密度的平均值为0.092 4。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分布主要形成了2种集聚特征,偏向于硬核连绵区及硬核集聚,或在硬核连绵区及硬核之间形成集聚。从集聚力度上看,生活型服务功能的最大集聚密度均高于生产型服务功能,首尔江北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的最大集聚密度甚至高过了东京的都心中心区,这也说明在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内,生活型服务功能以更为集聚的形态发展。

3)公益型服务功能

(1)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中,公益型服务功能在硬核外围地区多簇群状集聚

东京都心中心区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与硬核连绵区及硬核关系不大(图5.13)。图中可见,公益型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分布于皇宫周边,虽然有部分位于秋东桥硬核连绵区内,但整体来看,与之关系不大。皇宫南侧是主要的行政文化功能集聚区,而皇宫北侧则是主要的教育中心,上野站西侧地区以文化功能为主。此外,田町硬核、品川硬核以及国际展示场硬核边缘地区也有少量的集中分布区,其余地区的分布则较为均质。中心区内公益型服务功能的最大集聚密度仅为0.043 2,远低于生产型及生活型服务设施。

大阪御堂筋中心区内,公益型服务功能的分布特征与都心中心区较为相近(图5.14)。核心的分布区有4处,分别为大阪站北侧地区,以行政教育功能为主;堂岛川中部地区,以行政文化功能为主;大阪城公园北侧地区,以文化教育功能为主;以及大阪城公园西侧地区,以行政办公功能为主。其余地区分布较为分散,且集聚密度不高。整体来看,虽然公益型服务功能的分布显得较为随机,但靠近大型开放空间的分布特征较为明显,且集聚密度也远低于生产型及生活型服务功能,最大集聚密度仅为0.027 2。

图5.12 人民广场中心区生活型服务功能分布

图5.13 都心中心区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

图5.14 御堂筋中心区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

(2)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中,公益型服务功能在硬核内外均有较大的集聚簇群

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内,公益型服务功能形成了3处核心的集中分布区(图5.15)。海湾硬核连绵区内,以市政厅为中心,形成了行政文化的集中分布区,主要分布于滨海湾沿岸,轨道交通东西线市政厅站周边地区;轨道交通北东向小印度站西侧地区则形成了依托总统府的行政文化中心;欧南园站地区则是重要的医疗卫生功能集聚区,核心集聚区内公益型服务功能的最大集聚密度为0.027 1,略高于生产型服务功能的集聚密度。此外,中心区边缘地区、丹戎巴葛站地区、乌节硬核连绵区周边地区也有一定的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整体来看分布较为均衡。

首尔江北中心区内,公益型服务设施在两个硬核连绵区及外围地区均有分布(图5.16)。公益型服务功能的核心集聚区有3处,南大门硬核连绵区内的南大门北侧区域为市政府所在地,以集中的行政文化功能为主;中心区中部南侧的集聚区则以医疗卫生功能为主;东大门硬核连绵区内集聚力度相对较弱,以行政办公功能为主。整体看来,南大门硬核连绵区内集中了较多的公益型服务功能,最大集聚密度为0.014 8,低于其余两类服务功能。

图5.15 海湾-乌节中心区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

图5.16 江北中心区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

香港港岛中心区内,公益型服务功能的分布与其余两类服务功能差异较大(图5.17)。公益型服务功能主要集中分布区有3处,其中2处分布于中环硬核连绵区内,但与生产型及生活型服务功能集中分布区不同,集中于硬核连绵区东侧。港岛线中环站与金钟站之间地区有一处集中分布区,以集中的行政办公功能为主;湾仔站北侧地区的集中分布区则以行政文化功能为主;铜锣湾硬核与中环硬核连绵区之间的一处集中分布区以教育文化及医疗卫生功能为主。此外,中环硬核连绵区西侧边缘地区也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区。虽然公益型服务功能呈3个簇群状的分布特征,但其分布区域相对接近,最高集聚密度为0.009 1,也远低于其余两类服务功能。

图5.17 港岛中心区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

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内,公益型服务功能则主要围绕硬核连绵区集中分布(图5.18)。人民广场硬核连绵区成为公益型服务功能最为主要的集聚区,其中外滩地区以行政办公功能的集聚为主,淮海路地区则形成了一处文化教育功能集中分布区,而人民广场北侧地区则是市政府所在地,形成了一处行政文化集聚区。外围地区整体来看,分布相对均衡,并有局部地区集聚密度较大。整体来看,硬核连绵区内集聚力度最大,最大密度为0.014 8,远低于其余两类服务功能,也反映出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相对零散的形态特征。

综合来看,公益型服务功能集聚密度要明显低于生产型及生活型服务功能,其中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内平均最大密度值为0.035 2,而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内则仅为0.016 4,反映出公益型服务功能之间的集聚力度相对较弱,以一种相对低密度的方式分布,也反映出该功能的空间效率要远低于另外两类服务功能。其分布特征则因中心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特征: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内,硬核连绵区被更为高效的生产型及生活型服务功能所占据,公益型服务功能多分布在硬核连绵区外围或内部的边缘地区,更倾向于在环境优势较大的地区集中分布;而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中,主要的行政、文化等功能更偏向于在硬核连绵区内集中分布,而教育、医疗等功能则明显向硬核连绵区外围地区集聚。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的硬核连绵区具有更高的空间效率,更多的为国际化的生产、生活而服务,对公益型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排斥作用。

图5.18 人民广场中心区公益型服务功能分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