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服装变迁:服装永远不会改变的巨大变化!

中国服装变迁:服装永远不会改变的巨大变化!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我们1891年到中国时,别人告诉我们,在中国服装永远也不会改变!25年后,中国的变化是巨大而令人吃惊的,一些是突然来临的,其他的是逐渐发生的。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数年里,城里的女校,无论是政府还是外国机构办的,都在强制执行一条规则,即缠足的女孩不能进入学校学习。自从辛亥革命后,一项非常有趣和广受欢迎的变化,是人们对待他们的眼镜的方式。

中国服装变迁:服装永远不会改变的巨大变化!

当我们1891年到中国时,别人告诉我们,在中国服装永远也不会改变!中式长袍的衣袖又大又长,所以他们可以把手完全遮起来,这在冬天能用来当作手套或是暖手袋。男的都留着长长的辫子或把辫子盘在头上,而头上从耳朵以上到前额这一片都剃得光光的,只让头发从头顶往后长。未婚的少女从不剪头发,但都在脑袋后梳着辫子。结过婚的妇女就把头发盘在脑袋后,从前额往后把头发梳得又直又平又光滑。华西的所有少女和妇女都缠足,只有女仆不缠足,以便从事艰苦的劳作。

25年后,中国的变化是巨大而令人吃惊的,一些是突然来临的,其他的是逐渐发生的。其中最令人吃惊的变化,恐怕要算是对男人头发的处理了。随着中华民国的成立,政府下令把所有男人的辫子剪掉。在这片有着众多人口的土地上,除了相对而言很小的一部分区域外,其余所有两亿男人的头发一夜之间都剪短了。其中一些穷人持续只剃头顶到前额的头发,这样可以几个月才把从头顶长出的头发给剃掉。其他许多人重新采用了把头发全部剃掉的清洁的方式。这样一来,一个月才剃一次或两次。学生现在大都把头发剪成西方最通行的样式,采用融合西方最流行的发型。

以前小于40岁的男性不会留络腮胡或八字胡,那是年龄与尊贵的标志。现在许多25至30岁的人也都骄傲地蓄起了墨黑色的八字胡须。

直到辛亥革命,小而黑色的镶嵌着红色珠子的缎子帽子都是普遍的样式。它既没有帽檐也没有帽缘,作为遮盖头的东西,可能除了保护秃顶免受风吹之外,它没有多大作用。然而现在,有着帽檐的软布帽子随处可见。同时,各阶层的人都戴着有突出帽缘的毡帽,这是最时髦的装扮。精细的太阳帽是进口来的,但更多的是在成都街上生产并销售的,在夏天人们可以无拘无束地戴着它。在特殊的场合,中国的官员们会穿着长袍戴着丝帽出现,就像是与生俱来的礼仪一样。在这个内地城市的街道上行走时,你不可能不遇到穿着西式服装的年轻人,从头到脚都无可挑剔。当然也有例外的,那些只在头和脚穿着西方服饰的人可能有好几千人。

以前的“文人”包括几乎所有能读会写的人,他们都让自己的指甲长得很长,这可能是不用双手劳动的最好标志。然而现在,长指甲的命运和长头发一样,这种变化部分来自对于个人卫生需求的认识。

在妇女当中,约20至25年前宽大的衣袖逐渐变得非常狭窄。她们的衣服变得不像过去那样肥大和下垂。过去那种未婚不得将头发盘到头上的做法现在也不那么严格了,许多女孩在女校里就把头发盘上去了。

最好的事情莫过于清除缠足的陋习。在辛亥革命以前的数年里,城里的女校,无论是政府还是外国机构办的,都在强制执行一条规则,即缠足的女孩不能进入学校学习。许多条件良好的家庭纷纷停止给他们的小女儿们缠足。年轻人或中年的女士竞相把自己的脚放到自然的尺寸和形状。我不确定辛亥革命是否促进了这项运动走向成熟。但这无声地表明了,所有的外国机构和干事都一直强烈反对这项邪恶的行径。在任何一处的成员群体都骄傲地宣称在他们中间没有缠足的人。因此,这种情感一直在增长,尽管按照现在的速率要根除这个陋习还要花许多年。坚持这个陋习的穷人和无知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未受过教育。(www.xing528.com)

当西方服装成为主流之后,两性之间的社会交往并没有像前者那样多起来。在道德品格的标准得到提升之前,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现今中国的社会条件下,安排这样的约会,要比通过媒人来为青年男女安排婚姻可能要更糟糕,后者总是由双方的父母来最终负责的。

在以前,男士在街上或在客厅相遇,他们相互拱手行礼,同时向对方鞠躬。自从辛亥革命后,鞠躬礼就被废除了。现在人们见面时就摸一下或抬一下帽子。受过良好教育的就相互握手,毫无疑问,西方的日常礼仪被中国人采用只是时间问题。

自从辛亥革命后,一项非常有趣和广受欢迎的变化,是人们对待他们的眼镜的方式。严格地来讲作为一种习俗,以前要求一个人在向客人或是上级行礼时应把眼镜摘下来。这就像在西方男士向女士行礼时必须摘下帽子一样。这对于那些眼睛近视的人来说是很不方便的……然而现在西方的习俗盛行,我们戴眼镜的人就有福了。

过去,一个人在拜访一位官员或是身处高位的人时必须要坐轿子。革命改变了这一切,现在中外人士在拜访即便是省级最高官员时,都步行或是骑马,甚至是骑自行车

很明显革命带来了诸多革新。以前的许多束缚被清除了,人们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自由。这些束缚并不像清王朝的那些古老的习俗。在中国形成的习俗或普遍做法特别难以打破。然而,尽管有诸多不便之处,从中也产生了许多好的结果。大体来说,习俗是一位出色的卫兵,我们不能轻易地漠视它,否则会招致灾祸。尤其是在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都没有受过教育,而且他们的道德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

革命后的第五年,我们仍处于动荡之中。南北两方相互猜忌,因为权力和官位引发了冲突。省内当权者也有很多相互的猜疑和敌视,经常为此爆发武装冲突而引起人员伤亡。每次像这样的小型战役就成为无数股土匪在各地猖獗活动的标志。这些匪徒通常由逃兵组成,他们拥有大量的枪械和弹药,有时聚集在一起,人数之多不仅可以横行乡里,还能占据城镇烧杀抢掠。新政府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地位,早已经让位于对法律秩序和安定社会的渴望了,即便这样的安定是由那个受人唾弃的清政府所提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