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战后期纺织工业动态:1944年中国战时工业

抗战后期纺织工业动态:1944年中国战时工业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棉纺织工业(一)大型纱厂产量川陕两省大型纱厂五月份共产棉纱8941.3件,内四川各厂共产4614.6件,陕西各厂共产4326.7件,合计较四月产纱8557.5件,约增383件。乙、重庆市区民营织布工业,六月份生产布匹达6万余匹,可当上半年供应量约二分之一,故就此项标准生产,每两月产品,即可供应重庆市公教人员及市民一季配给之需。

抗战后期纺织工业动态:1944年中国战时工业

纺织工业

(一)大型纱厂产量

川陕两省大型纱厂五月份共产棉纱8941.3件,内四川各厂共产4614.6件,陕西各厂共产4326.7件,合计较四月产纱8557.5件,约增383件。

(二)建厂

甲、大明染织公司系常州大成纱厂、民生公司三峡布厂及汉口隆昌染厂合资所创,为战时后方机织染业之主力,其恰用震寰存渝纺锭扩充为纺织染厂计划,闻已具体化,机件在清点中,或可修足3000枚。

乙、成都宝兴染织厂新装印度小型纺机600锭,已开始试工。

丙、西北各地棉织厂目前因原料困难,停工者颇多。

丁、豫丰1936年型勃来特新纺机6000余锭,续在合川分厂装配,年内有开车希望。

戊、闻龙门浩震昌动力织布厂,因业务不振停工,或为铁木动力纺机使用失败之预示。

(三)购棉

甲、由三十二年九月起迄三十三年七月止,花纱布局收购皮棉共约80余万担,内约有14万余担,为向各纱厂征购之陈棉。

乙、官方收购鄂棉仍未停止,惟来源较前更少,据最近统计,一年来收购鄂棉之成绩,虽不甚佳(按计划收购量为16万担)。但在环境交通极度艰难之下,仍能实收皮棉11万余担,裨益重庆机纺业原料之供应实大。

丙、三十三年度秋后购棉计划,当局已在计划中,闻计划收购量将为100万担,收购区以陕西为主,川鄂次之,鄂棉及川棉之收购,均拟设法加强,鄂棉除委托湖北省收棉机构办理外,花纱布局亦拟自行设立机构购运,至川棉收购办法,则拟采用棉布易棉政策,以期减少购棉资金周转之困难。(四)棉花供应及运输

甲、三十二年度(由三十二年九月至三十三年九月)原棉供应计划量,本为94万担,内计纱厂63万担(内川厂占32万担,陕厂占23万担,昆明厂占8万担),军用棉25万担,手纺造纸各2万担,公教人员棉絮及其他用途16000担,三十二年度收购棉量虽尚不足此数,但利用陈棉补充以衔接本年度之新棉,则毫无问题。

乙、渝市各纱厂存棉尚富,在目前棉运已恢复正常状态之下,供应脱节之危机已成过去,外传棉纱产量减少,系与棉花供应问题有关不确。

丙、花纱布局为维持供给民用棉花起见,曾订准许抢运棉花商人在将棉花交局后,可申购相当数量陈棉,作市场零销之办法,但其销售价格,只可超过限价10%。

(五)棉市场及价格

甲、重庆市棉花交易曾一度因政府管制加严,清淡异常,七月初旬以来又形活跃,其来源大致以民船运入为主,类皆化整为零,在重庆下游起陆辗转入市,目前每市担交易价格约为35000元,较前月上涨五六千元。前途看跌。

乙、七月半后,川棉价格稍有波动,产地价格每市担约42000元,成都每市担约5万余元,较五月下旬上涨达6000元。

丙、六月间昆明棉花价格曾有剧烈波动,每市担由五月初旬之37000元盘旋上升至六月初之59000元,及六月底之67000元,此种波动,闻与皮棉运输问题有关。

丁、三斗坪收棉官价仍为15700元,市价高于官价1000至2000元之间,故交易稀少。

戊、六月份各地棉纱,随棉花而上涨,以六月下旬为例,每件20支纱,重庆为400000元,成都为460000元,昆明为520000元。

(六)平价布之供销(www.xing528.com)

甲、平价布匹之供应办法略有变更,但政府把握此项物资甚富,不但短期内不至加价,且有扩展供应区至川黔两省之说,惟重庆市公务人员布匹之供应,上半年度业经结束,下半年度则在检讨供应方法之中,何时恢复供应,尚无确期。

乙、重庆市区民营织布工业,六月份生产布匹达6万余匹,可当上半年供应量约二分之一,故就此项标准生产,每两月产品,即可供应重庆市公教人员及市民一季配给之需。

丙、重庆市民织布工缴六月份曾修订一次,较四月一日公布数略增,然尚未满足织布工厂要求。

丁、六月份棉花运销管制加严,一般棉商多改经营鄂省土布之贩卖,故土布输入重庆,曾盛极一时,每匹售价平均为1300元,商贩获利,在一本一利之上。

(七)要闻

甲、传闻全国纱厂工厂联合会之创立,已由社会部核准,短期内,即可正式召集成立会,其成立后之急要任务,闻将为谋解决三十二年度花纱布局向各纱厂征购存棉之棉款划拨问题。

乙、花纱布局为加强棉纺织工业及花纱布销售之管制起见,正广泛举办棉纺织染业及布业商人营业登记举办地点,广及川陕鄂黔滇五省重要都市。

丙、陕棉征实,拟定征率为5%,估计本年度可征得皮棉22000担。

丁、四川改良棉种之分区推广成绩颇好,本年度棉产闻将有重要进步。

戊、桂林中国工业原料厂厂长王颂政近发明以稻草及桑麻类之植物纤维制造棉花,成品织维细长,颜色雪白,与机制皮棉无异,闻在桂林设厂大量制造。

毛纺织工业

(一)原料兰州康定各地羊毛销路疲滞,价格平稳,牌价未变,其交易清淡情况,为前此数年所未有,据闻此项衰势,与厂家资金周转困难有关。

(二)成都毛纺织工业皆为手工业机械方面,只弹毛机一种可利用动力转动,故营业均不甚佳,较大者有三家,一为惠新,产毛呢半毛呢,一为开源,产毛纱毛线毛絮,一为厚生,产人字呢地毯军毯等。

(三)机制毛呢价格稍低,但人工昂贵,成本增高,秋后恐仍将上涨。

丝纺织工业

(一)美商干利洋行曾向贸易委员会订购生丝1万市担,每单位价为30万元。

(二)新丝上市,价格平稳,前途看涨。

(三)本年绸缎销路之疲滞,甚于往年。故一般绸布业之业务,皆在不景气状态中,但绸缎限价则正由该业请求调整中。

麻纺织工业

(一)西南麻织厂利用印度小型纺纱机,纺麻织布,已局部开工,但效率仍欠良好,对工业改造上无甚价值,战后难望存在。

(二)六月间麻纺织业所用原料麻之价格,每担为13000元上下,苟麻织品织造获得成功,其成本之低廉,诚为丝棉织品所不及。

(三)泸州近成立麻袋厂一家,为半机械化之制袋工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