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诗鉴:《定风波·中俄尼布楚条约》第一篇

中华诗鉴:《定风波·中俄尼布楚条约》第一篇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中俄尼布楚条约》:全称(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也称《黑龙江界约》。于是康熙帝派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为首席代表,国舅佟国纲为第二代表,尚书阿喇尼、左都御史马齐、护军统领马喇等为代表团成员,与俄使费奥多尔·果罗文等进行定界谈判,在索额图等有理有据的驳斥下,最终达成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并在黑龙江两岸立石,用满汉、拉提诺、蒙古、俄罗斯五种文字刊刻条约的条款。

中华诗鉴:《定风波·中俄尼布楚条约》第一篇

北部沙俄藏杀机,嚣张侵占两城池。南进图谋深内地,何理?康熙大义不容欺。  盛武雄威呈浩气,兵抵,兴师问罪责刁夷。气贯长虹排阵势,严治,新汗认罪命听依

①《中俄尼布楚条约》:全称(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也称《黑龙江界约》。康熙二十八年(1689)九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俄罗斯捏尔琴斯克)签订,共七条,为中俄第一个界约。条约规定中俄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为界,再由格尔必齐河源顺外兴安岭往东至海,岭南属中国,岭北属俄国;乌第河和外兴安岭之间地方暂定搁置另议,又规定自条约签订之日,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过界来往,并许其贸易互市。

俄罗斯地跨亚细亚、欧罗巴两洲的北境。明末清初,满清正忙于入关,沙皇俄国乘机占领我国雅克萨(在今黑龙江呼玛西北、漠河以东的黑龙江北岸)和尼布楚(今属俄罗斯)两地。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时,又乘隙越过兴安岭,侵掠布拉特乌梁海四佐领(清代八旗的基本单位,满语汉译)以南地区。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下决心平定东北,严厉打击侵略者。从康熙二十一年(1682),二十四年(1685)、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三次派兵打击侵略者,最后一次,致占据雅克萨的俄军在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重炮的沉重打击下,几乎全军覆没。与此同时,康熙帝借荷兰使者带给俄罗斯汗一封信,严厉斥责俄军的侵略行径。不久,俄罗斯新即位的察罕汗复信说:“中国先前屡次赐书,本国都无人读懂。今已知边人构衅之罪,自当严治。请派使臣到边界定界。”于是康熙帝派侍卫内大臣索额图为首席代表,国舅佟国纲为第二代表,尚书阿喇尼、左都御史马齐、护军统领马喇等为代表团成员,与俄使费奥多尔·果罗文等进行定界谈判,在索额图等有理有据的驳斥下,最终达成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并在黑龙江两岸立石,用满汉、拉提诺(拉丁文的旧译)、蒙古、俄罗斯五种文字刊刻条约的条款。但在清朝末年,由于国政衰弱,咸丰八年(1858)沙皇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瑷珲条约》,雅克萨为沙俄割占。(www.xing528.com)

②汗:读há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