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据库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

数据库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来表示数据库所反映的状态和现实世界当前真实状态的一致性的数据特性称为流行性。

数据库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

▶4.1.3.1 对数据库设计有影响的数据特征

不同的应用环境具有各自的应用特征,而在不同应用环境下的数据也表现一些不同特点。它们对数据库系统开发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库的逻辑与物理结构、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管理软件的选择、系统的性能等)都施加了很大的影响。

数据特征有许多,这里主要考虑对数据库设计有影响的特征分类,具体说明如下。

▶1.易变性

易变性指数据随时间而变的速率。有的数据基本不变或很难变,如“姓名”“街道名”“电话号码”等;有的则非常频繁甚至连续变化,如“用户量”“股票价格”以及飞机飞行时的“飞行速度”等。前者可称为静态数据,后者就叫易变数据。

易变性或静止性的数据要求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包括逻辑和物理的结构)、存取方法与处理方式,因而要求不同功能特性的DBMS支持。设计时应分析确定各类数据的易变性或静止性,以便区别对待。

▶2.流行性

当数据库服务的现实世界发生变化时,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就要变更以反映其实际状况。用来表示数据库所反映的状态和现实世界当前真实状态的一致性的数据特性称为流行性。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流行性要求,它表明了现实事件的发生时间到该事件的数据被记录到数据库中的时间两者之间可允许的延迟。一般有“当前流行”“未来流行”和“过时流行”之分。例如,航空管理系统中关于未来、当前和过去航班的数据分别是未来流行、当前流行和过去流行的。

数据流行性的实现代价是较高的,它要求系统支持数据通信、联机的实时数据库维护,进而要求整体安全性、故障恢复的支持和提供适应快速修改的数据结构[3]当前的商务与管理型数据库大都忽略了这类数据特征。

▶3.活跃性

活跃性涉及数据被存取的概率的大小。对数据的存取也存在所谓的“80—20规则”,即大部分数据活动集中在少部分的某些数据上,我们称这种数据为活跃数据。

▶4.敏感性

敏感性也可叫关键性,指的是数据对组织的影响度。有的数据对组织无足轻重,若丢失或遭到破坏对组织不产生太大影响,而有的数据则对组织至关重要,其丢失或破坏甚至会影响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或成败。(www.xing528.com)

对敏感数据必须提供恰当的安全保护和丢失或毁坏后的恢复,这要求DBMS具有相应的安全机制与故障恢复设施。

▶4.1.3.2 数据库设计原则

为了合理组织数据,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以下基本设计原则。

(1)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

一个表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间的一种联系,避免设计大而杂的表。首先分离那些需要作为单个主题而独立保存的信息,然后通过Access确定这些主题之间有何联系,以便在需要时将正确的信息组合在一起。通过将不同的信息分散在不同的表中,可以使数据的组织工作和维护工作更简单,同时也可以保证建立的应用程序具有较高的性能。

(2)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除了保证表中有反映与其他表之间存在联系的外部关键字之外,应尽量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数据冗余尽量小,防止在插入、删除和更新时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基本数据元素

表中不应包括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的“二次数据”或多项数据的组合。能够通过计算从其他字段推导出来的字段也应尽量避免。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保留计算字段,但是必须保证数据的同步更新。

(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表之间的关联依靠外部关键字来维系,使得表结构合理,不仅存储了所需要的实体信息,并且反映出实体之间客观存在的联系,最终设计出满足应用需求的实际关系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