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玛窦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取得了成功,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基督教适应了中国的情况。神宗很赏识他这番话,于是批准他传教;其次,基督教传教士认识到必须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信仰,并予以尊重,如中国人的一些祭祖、祀天仪式。可见,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丰富多彩的。近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中国化的时期。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唐代传入中国直到明清,经历了三传:一传始入景教,即基督教中的聂斯脱里派,唐太宗允许其发展,至唐武宗(845)时中断;二传是元代,13世纪又传入,称里可也温教或十字教,至1368年元朝被推翻后中断;三传是明朝,明万历十年(1582)基督教第三次传入,天主教中的耶稣会影响最大,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真正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奠定了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基业。

利玛窦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取得了成功,其成功的原因在于:基督教适应了中国的情况。首先,他们认识到必须得到中国皇帝的信任。利玛窦经过多方努力,觐见了当时的明神宗,献上圣像、《圣经》、自鸣钟、八音琴等,并借用儒家的词汇向皇帝传教,说我们信仰的上帝和你们的“天”是一样的,我们来此,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神宗很赏识他这番话,于是批准他传教;其次,基督教传教士认识到必须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信仰,并予以尊重,如中国人的一些祭祖、祀天仪式。利玛窦死后,意大利人龙华民接掌中国天主教事务,由于他违犯中国礼俗,禁止教徒参加祭祖、祀天,致使中国人产生反感,引起了反教风潮。可见,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是丰富多彩的。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既有无法跨越和填补的鸿沟,又有两者的相融相合。但有一点必须谨记,即基督教必须适应中国社会的实际,符合中国的礼俗,才能得以发展。

近代,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中国化的时期。1922年,中国掀起了非基督教运动,教会开始致力于自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衰退,迫使西方传教士纷纷回国,中国基督教会进入自立、自传、自养阶段。1922年上海召开全国基督教大会,正式提出本色教会的主张,要求全国教徒通力合作,达到“自治、自养、自传”。自治,就是由中国人担任教会领导;自养,就是经济上自筹,不再依赖外人;自传,就是宗教教义、仪式自行决定。(www.xing528.com)

1949年后,天主教徒感到欢欣鼓舞,他们希望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故开展了天主教三自爱国运动;中国基督教也开展了三自爱国运动。1954年7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这标志着我国的基督教从“洋教”转化为中国教徒自办的宗教,从此走上一条新的健康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