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熙皇帝受村民摆宴,摆宴井传说,盐池地名故事

康熙皇帝受村民摆宴,摆宴井传说,盐池地名故事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水坑镇有个古老的村庄叫摆宴井,坐落在大水坑镇西南方、大麻公路西侧的一块洼地上。此路线与今大水坑镇之南部的摆宴井相距甚远,康熙皇帝不可能到这里且受到村民的摆宴款待。摆宴井的地名源自康熙皇帝微服私访路过这里村民为其摆宴的传说由来已久,后收入到《盐池县志》。朱栴在今摆宴井设宴招待他的牧场官员的传说,涉及他在今宁夏同心县东部、盐池县内的牧马场。但接触地点是否在摆宴井,存疑。

康熙皇帝受村民摆宴,摆宴井传说,盐池地名故事

大水坑镇有个古老的村庄叫摆宴井,坐落在大水坑镇西南方、大麻公路西侧的一块洼地上。这块洼地是麻黄山北麓下广阔原野里的一个山窝,村子在山窝里享受着四季不同的阳光垂照,远望雾气蒸腾,静谧成一团画影。走进村庄,明净的阳光把古老的村庄照耀得古色温润。冬春时节,村子南面的斜坡成了皑皑雪景白雪覆盖了大山,又覆盖了村庄。须晴日,站在村中瞭望山顶,白雪之上是深蓝色天空,太阳在天幕上尽情地洒着温暖的光芒,山岭、旷野上的白雪又把这光芒反射到高空,反射到遥远的天际,笼罩着静静的摆宴井。夏秋季节,村子南面的山坡拖下了深绿色的地毯,绿色同样覆盖着大山,又覆盖着村庄,村庄在绿意盎然的草浪中安详地沉睡着,沉睡着。

摆宴井,富有诗意的地名,诗意中的浪漫色彩真让人有一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之感。

摆宴,车来人往,酒酣人醉,那该是多么盛大的欢快之景啊!

可是,谁在这是摆过宴?传说有四个:一说康熙皇帝微服私访到这里村民给他摆过宴;二说明朝庆王朱栴招待他的牧场官员在这里摆过宴;三说鄂旗小王子(佚名)会见宋朝大将狄青在这里摆过宴;四说唐朝郭子仪护送唐肃宗李亨回长安路过这里,为款待助唐讨安禄山的各少数民族将领摆过宴。

这四说中,康熙皇帝摆宴之说不可靠,史载康熙皇帝确实来过盐池,但他是沿着盐池城北长城往西走,时间、地点、行程路线史书记载得非常清楚。此路线与今大水坑镇之南部的摆宴井相距甚远,康熙皇帝不可能到这里且受到村民的摆宴款待。此前此后康熙皇帝是否还来过盐池,史无记载。

摆宴井的地名源自康熙皇帝微服私访路过这里村民为其摆宴的传说由来已久,后收入到《盐池县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

庆王朱栴摆宴之说,事出有因,但也只是可能。

朱栴是朱元璋第16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初一,13岁时封为庆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15岁时到宁夏,先住在韦州,洪武三十四年(1401年),移宁夏,即今银川。他在宁夏生活了40年,大部分时间住在罗山,死后也埋葬在罗山脚下。

朱栴在今摆宴井设宴招待他的牧场官员的传说,涉及他在今宁夏同心县东部、盐池县内的牧马场。

史载庆王朱栴曾把栒子山选为他的牧马场。

明朝中期,灵武监管理清平苑和万安苑,此二苑包括了今麻黄山乡的大部地区,同时也包括了今惠安堡镇南部地区。据说万安苑就是今惠安堡镇林家口子村的万家原。万家原是惠安堡镇南部约20公里处、银西公路东部大山上的一块平地。这块平地现有万家原、代家原等以“原”命名的九个村子,万家原自然村内有一古城堡,但只有一个墙角的遗迹。在建的银白高速公路穿村而过。这里为明朝时期的牧马场,也应该属于朝廷管理,而不属于朱栴庆王府经营的牧马苑管理。

《国榷》卷十载,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二月,明廷在今宁夏同心县韦州镇置宁夏群牧千户所,以管理宁夏境内的军马牧苑。这一年是庆王朱栴到韦州的第二年。朝廷管理的牧马苑也常常和地方上的王府牧马苑发生争夺草场的纠纷。比如明正统五年(1440年)二月就发生了纠纷,当时朱栴在韦州居住,他的四子秩煃就把这件事上奏给朝廷,皇帝立刻复书庆王朱栴:“我已经派巡按御史和陕西布按二司对那里的草场进行了勘验,你只能在在栒子山一带牧马,尖山儿、黄沙窝、铁柱泉、月台井等草场已经给了总兵官史昭,不许侵越。”

摆宴井南部大山就是栒子山,庆王朱栴的牧马苑就在这儿的大山里,朱栴到摆宴井设宴招待本府牧马苑官员,应该有可能。

鄂旗小王子(佚名)会见宋朝大将狄青并在这里摆宴之说出自陈步瀛编的《盐池县志》:“摆宴井,在惠安堡东七十里,俗称鄂旗小王子(佚名)会宋将狄青摆宴处。”俗称,即民间传说,此传说同样有因无据。

本志所述鄂旗小王子为佚名,但此小王子在鄂旗,距离盐池应该很近,盐池草原和鄂旗草原相连,鄂旗小王子到盐池乃至到盐池南部的摆宴井设宴,不会是天方夜谭。关键是狄青是否到过今盐池。

狄青,宋汾州西河(今山西)人,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这一年十月,李元昊在兴庆府筑坛受册称帝,是年30岁,建国号大夏,改元为天授礼法延祚元年。过了两年,即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一月,李元昊领兵数万攻延州(今陕西延安),发生了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之战。三川口之战以夏军胜、宋军败而结束。当时,宋军由环庆副都总管刘平、鄘延副都总管石元孙指挥,未见狄青。

是年,夏军又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将刘继宗、李纬等5000人大败。泾州驻泊都监王圭领宋军3000骑驰援,自瓦亭至狮子堡,王圭领兵奋击,杀夏兵多人,直至镇戎军城,又杀夏将二人,李元昊引夏兵离去。此战仍未见狄青。

第二年,即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夏军攻渭州,随即发生了好水川之战。此战宋军再次大败,宋将任福、朱观、武英、王珪、耿傅等皆被战死,宋军死6000多人。陕西安抚副使韩琦虽然没有亲自指挥此战,但他难脱其咎,战后韩琦降为右司谏、知秦州。时任延州知州的范仲淹也难辞其咎,被贬职,降为户部员外郎、知耀州(今陕西耀县)。此战仍未见狄青。(www.xing528.com)

史载范仲淹、韩琦皆看重狄青,二人一见狄青,便认为是个奇才,对狄青厚礼相待。范仲淹教狄青读《左氏春秋》,对他说:“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西夏李元昊反叛,朝廷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时间在宝元初期(1038年),据说当时前线的偏将屡次被西夏打败,士兵大多畏惧胆怯,狄青与夏军作战四年,前后大小打了25场战斗,中乱箭多达八次。攻陷金汤城,夺取宥州(今鄂托克前旗东南城川古城),杀砽咩、岁香、毛奴、尚罗、庆七、家口等部族,焚烧西夏储备的粮食数万石,收缴帐篷2300只,俘虏5700人,又建桥子谷城,筑建招安、丰林(今陕西延安东北)、新砦、大郎等城堡,这些城堡的具体位置很难确定,但应该都在今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一带,距离盐池草原不远。狄青与夏军作战于这一带,与鄂旗小王子接触极有可能。但接触地点是否在摆宴井,存疑。

大水坑镇二道沟村后台自然村村民说,该村北部曾有一处古墓,墓地有石碑一通,书“狄将军之墓”,墓前曾有石桌、石凳、石猪、石羊。石碑在20世纪60年代被生产队拉走,石桌、石凳、石猪、石羊等被水冲走。当地村民认为此“狄将军”即为狄青将军,此墓即为狄青之墓。村子西北约三公里处有一座古城堡,城堡被一条红砂石深沟分为南北两半,沟深15至20米。此红砂石深沟应该是在该古城废弃之后由山洪冲击形成的,沟深如此,没有上千年的时间是不会形成的。据此判断,该古城已越千年了,所以村民认为该古城是狄青将军修建的城堡。

狄青是嘉祐二年(1057年)三月病逝的,病逝后回于山西老家。其墓地位于今山西省汾阳市城北十里的峪道河镇刘村村东。今墓地尚立“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由宋仁宗亲书篆额,碑身高达4.6米,是山西省第二高碑,碑文约3000字,简叙狄青的生平。

因此,后台村不会有狄青墓,即使有“狄将军墓”,也是另一狄将军,非狄青将军。但古城堡为狄青修建,一时还真不好否定。

明朝张雨编著的《边政考》卷十“狄青传”中介绍,狄青曾筑“一条城”,《边政考》卷三载一条城属兰州卫。今考一条城在甘肃兰州榆中县北部、黄河南岸,是北宋大将狄青为防止西夏入侵,凭借黄河天险,在唐朝所筑龙沟堡的基础上增筑的新城,因新城东西长、南北窄,故称一条城,后为纪念狄青改名为青城,今为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但这并不能否定后台村西北古城为狄青所筑。

鄂旗小王子(佚名)在摆宴井会见宋朝大将狄青并设宴之说,作为民族融合的美好愿望,应该让它流传下去吧。

唐朝郭子仪护送唐肃宗李亨回长安时路过这里,摆宴款待助唐讨伐安禄山的各少数民族将领之说,是盐池县原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珍先生听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原副主席程浩先生说的。20世纪80年代,程浩副主席到盐池,问王珍主任:“盐池摆宴井是谁摆的宴?”王珍主任说:“相传是康熙皇帝访宁夏时到那里摆的宴。”程浩副主席说:“不对,摆宴井是因唐代大将郭子仪摆宴而得名的。”程浩副主席是陕西临漳人,他说郭子仪在摆宴井摆宴之说是有文字记载的,不是传说。可惜王珍主任没有问到出处。

唐肃宗李亨是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在灵武登基即皇帝位的,升灵武郡为灵州大都督府。八月,郭子仪等领兵五万余人由前线到灵武,肃宗李享以郭子仪为兵部道书兼任灵州大都督府长史。不久玄宗派韦见素、房琯等携国宝、玉册至灵武行册封礼。是时,回纥、吐蕃也陆续遣使来到灵武,想与唐和亲,愿出兵助讨安禄山。九月十七日,肃宗等离开灵武南下,十月三日至彭原郡(今甘肃宁县)。唐肃宗等离开灵武南下至彭原郡是否路过摆宴井,至今未见确切的史料记载。此时,郭子仪也没有护送唐肃宗回京,而是率军收复河北、河东。第二年,即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才回到长安,因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郭子仪送走唐肃宗,率军收复河北、河东之前,或是在收复长安、洛阳之前,是否在摆宴井摆宴款待助唐讨伐安禄山的各少数民族将领,这确实还有待于查证。

摆宴井,古老的村子,沐浴着阳光,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真让人有说不完的慨叹和赞叹。

1935年7月,西征红军15军团在军团长徐海东、政委程子华的率领下,经二道沟、黄记井到摆宴井,然后抢占小台子、萌城、预旺及其以北地区,完成了西征作战的第一阶段任务。预旺县政权建立起来后,曾将摆宴井划归正北乡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摆宴井属于六区(今惠安堡镇)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摆宴井为惠安堡公社摆宴井大队,辖摆宴井、沟口、井梁、大掌、牛皮沟、芦沟子六个生产队。摆宴井地名一度被称为柏杨井,直至1976年,盐池县行政区划调整,将柏杨井大队所辖的6个生产队、218户、1258人、13496亩地、3180只羊、370头大牲畜划归大水坑公社,恢复为摆宴井大队。

1972年,长庆油田采油三厂钻246队在摆宴井村西800米处开采出盐池县第一口油井,名为21井,拉开了盐池县石油开采的序幕,摆宴井油田由此而被确认。当时探明的石油储量为465万吨,开采油井、水井47口,年产原油8.5万吨。197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石油部长的康世恩到盐池县采油区考察。

摆宴井由古村落名一变而为摆宴井油田名,地名的变化承载着时代的变化,历史的风云就是这么一往无前。

石瑞林,现任吴忠市委常委、青铜峡市委书记,就是从摆宴井村走出的一位领导干部。

石伟林,盐池县“最美乡村医生”,就出生在摆宴井村。40年来,石伟林靠着顽强的毅力和过人的记忆,自学成才,成为陕甘宁蒙群众称赞的“全科医生”。

盛世新春之际,摆宴井更应该摆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