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化学课程改革: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我国化学课程改革: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化学课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加之国际社会对化学教育乃至科学教育走向的广泛关注,如美国相继出台了《K-12科学教育新框架》和《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我国也在寻求化学课程深化改革之路。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文,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课程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国化学课程改革: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针对化学课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加之国际社会对化学教育乃至科学教育走向的广泛关注,如美国相继出台了《K-12科学教育新框架》和《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我国也在寻求化学课程深化改革之路。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文,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课程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随后的2011年,国家颁布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版)》就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实验要求和评价问题等方面都做了一定的调整或加强。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帮助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解决问题的素养与关键能力,立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至此,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目标进入公众视线,融入高中学科课程标准修订中,希望各学科能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体系,并制定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学业质量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做了全新的尝试。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整个中学化学课程由三个相辅相成、连续深化发展的阶段构成:第一阶段——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此阶段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第二阶段——普通高中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化学课程,此阶段是中学化学教育启蒙性和基础性的继续延伸与共同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普通高中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此阶段是中学化学教育个性化的拓展和深化阶段。(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