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索与实践:构建卓越课堂文化

探索与实践:构建卓越课堂文化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的行为所引起的环境中的某些事物的有益变化,成为系统的功能。前者称之为环境“人化”,即人作用于自然,使外在自然带上人类的意义与价值,表征的是实践的目的特性;后者称之为心理“人化”,是人通过文化作用于人的心理与行为,使内在自然拥有意义与价值追求,表征的是文化的功能特性。综合上述理论观点,文化在促进人的心理“人化”方面,从载体上看,就是依托文化活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变迁、文化控制来完成的。

探索与实践:构建卓越课堂文化

一般来说,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效能。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功能往往通过系统体现出来。系统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中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成为系统的性能。系统的行为所引起的环境中的某些事物的有益变化,成为系统的功能。被改变了的外部事物成为系统的功能对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功能主要是指能够引起积极变化,并为系统的主导者所期待的性能。

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系统,与其他系统相比,文化系统有其独特的性能。文化与人是双向建构的:人创造文化,人在创造文化系统的同时,也被文化系统所模塑。前者称之为环境“人化”,即人作用于自然,使外在自然带上人类的意义与价值,表征的是实践的目的特性;后者称之为心理“人化”,是人通过文化作用于人的心理与行为,使内在自然拥有意义与价值追求,表征的是文化的功能特性。

文化是如何促进人的心理“人化”的呢?现代社会学、文化学和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具有启发性的观点。结构主义的研究认为,文化系统是人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它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而且构成人的行为准则。功能主义的研究则认为,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维护社会规范的一种有价值的工具。维果茨基则从文化历史发展的角度解释这一过程。人的心理的发展受社会的文化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文化心理学则认为,文化和心理是互相建构的。文化所建构的心理是文化心理:人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的对一定文化刺激所做出的该文化所规定的反应。综合上述理论观点,文化在促进人的心理“人化”方面,从载体上看,就是依托文化活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变迁、文化控制来完成的。从结果上看,就是使个体获得与文化相一致的文化心理结构,而从过程上看,就是建立文化与文化心理的同构关系,就也是通过文化活动,使个体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表层、中层与深层和文化结构的表层、中层与深层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使其内容保持一致。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吸纳功能、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就是这种同构关系得以实现的内在机制。文化结构主要由物质文化(外层)、制度文化(中层)和精神文化(深层)组成。而个人文化心理结构,外层是指特定时代浮现在社会文化表面、笼罩或散发着感情色彩和光辉的某种意向、时尚和趣味。中层是指政治、经济、道德文艺宗教哲学领域的观念。深层是指文化所蕴含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www.xing528.com)

以文化活动的历史过程——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变迁、文化控制为线索,谈一谈卓越课堂文化对促进师生文化心理发展的导向功能、吸纳功能、激励功能和发展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