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中的天命与鬼神解析

《论语》中的天命与鬼神解析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在《论语》中单独谈“天”有十八次。比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巍巍乎唯天为大。”“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节何?”“不怨天,不忧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论语》中的天命与鬼神解析

孔子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在《论语》中单独谈“天”有十八次。比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巍巍乎唯天为大。”“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节何?”“不怨天,不忧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子长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天之未长斯文也,匡人如予何?”

从上述征引的孔子所言,“天”有三种含义:其一,是自然之天,其二,是主宰或命运之天,其三,是义理之天。

《论语》中谈论“命”,凡五次,讲天命共三次。分别如下: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www.xing528.com)

“五十而知天命。”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综合孔子的“天”与“命”,可以看到,孔子认为他的生死由天命决定,而且还认为,他的“德”,他所肩负的复兴文化的使命也是天所赋予的。孔子承认天是主宰,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人的生死,社会兴衰的主宰。因而他相信天命是存在的,天命决定着世间的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不过孔子在相信天命的同时,对西周盛行通过卜筮探求上天意向的作法持否定态度,并且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人们应该顺应天命,认识(知)天命而积极努力,自强不息,而不应该消极地服从命运的安排,自暴自弃,放弃自己的努力。因而他特别强调“为仁由己”,显然,在孔子看来,“仁”也是天命所给予人的。

孔子相信“天命”,但对“鬼神”却采取了将信将疑的态度。对“鬼神”问题,不象他对“天命”那样坚信不疑。他的学生子路问他鬼神的问题,他回答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关于死后的问题,他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还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只从这几句看,孔子好象是个无神论者,但事实上他对鬼神也并非完全否定。他推崇禹,认为禹这个人有许多伟大之处,这是因为他“菲饮食而致孝于鬼神”,这是说,禹尽管自己饮食很菲薄,但对鬼神的孝敬祭祀却很丰盛,因此禹很值得敬佩。

在《论语》中,还记载了“子不语怪、力、乱、神”,这表明孔子对鬼神问题采取的慎重态度。鬼神的地位,在孔子心中比起天命来,是次要的。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是说,既然要祭,就要象面临鬼神一样,就要认真地祭,不要采取敷衍的态度。这一切都表明了孔子虽然不大相信鬼神的实有,但却又不公开的否定它,而是利用它,这是另有一番苦心的。孔子之所以仍对鬼神问题持一种暖昧的态度,用曾参的话讲是,鬼神问题,可以使人们“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孔子是想通过对鬼神问题的不置可否的回答,唤起人们追念已经逝去的祖先与过去,回忆往日的淳朴与深厚的风情。

因此,孔子再三教导弟子们首先要畏天命,因为天命不可违,还要亲身贱行天赋使命,其次要“敬鬼神”,因为敬祭鬼神,可以使人们“民德归厚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