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康油草塘:谢裔世代传承,五百年村落故事

永康油草塘:谢裔世代传承,五百年村落故事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油草塘以谢姓为主,村庄处于永康谢裔集聚区,属于人称“六谢”之一。谢文奎又对周边进行考察,发现附近有一水塘油草丛生。于是,谢文奎在此建造草堂、厅堂各一座,并建宅居住,取名油草塘。尤其世宁公的女儿谢富娘,嫁于王崇为妻,被皇帝诰赠“一品夫人”,油草塘被朝廷授予建“特祠”的权利。现在油草塘的谢裔己传至四十二世,油草塘成村有五百余年了。

永康油草塘:谢裔世代传承,五百年村落故事

油草塘以谢姓为主,村庄处于永康谢裔集聚区,属于人称“六谢”(上谢、下谢、油草塘、前新屋、下山、双门)之一。

谢姓始祖为周宣王之母舅申伯,受封于今河南省汝南县谢城,当时建立谢国,谢国子孙以谢为姓。申伯第三十六世孙谢衡为浙江谢姓始祖。至东晋武帝时,谢衡之孙谢安为尚书仆射大将军。谢安曾指挥“淝水大战”,以八万兵力大败前秦符坚百万大军,名垂史册。刘禹锡的怀旧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则指东晋时左右朝廷的王导和谢安两姓豪门望族,可见当时谢氏的兴旺。

永康谢氏族谱第一世祖为唐太宗的殿前防御使谢琼。谢琼第十四世孙谢永兴的长子谢方直(谱称方直公),则为永康“六谢”之祖。谢方直之子谢明(字景亮,谱称景亮公),居黄岩,景亮公为宋朝户部尚书,传至谢琼系之第二十世谢良开,成为永康“六谢”之第一人。

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克南宋京都临安(今杭州),时任宋朝兵部尚书兼右丞相的文天祥,派杜浒和谢堂赴温州招兵抗元。文天祥在王坡岭与元兵交战中被俘。在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后饮刃而死。战乱迫使主张抗元的谢堂族裔景亮公的子孙们纷纷出走避难,流落各地。

1298年,谢氏二十世孙谢良开当时才20岁,不堪当地元朝势力的统治,毅然携妻从黄岩出走,到永康寻访先来永康的另一支谢氏族人谢灼。谢良开来永后,寻找谢灼未果,对永康的地理情况又不熟悉,暂且在桐琴江心屿落脚,成为“六谢”始祖。(www.xing528.com)

公元1300年,因江心屿屡遭水患加上谢族受到统治者的迫害,谢良开穷困潦倒,病魔缠身,因此急迫寻找新的安身之地,遂在离桐琴不远的永康城西建宅而居。后良开公的儿子谢原善、谢原远、谢原厚相继出生、长大,子孙繁衍,永康谢族开始兴旺。

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谢原远裔谢文奎(二十三世)家业富盛,颇有积蓄,嫌旧居狭隘,想择地另建新居。谢文奎召集族人寻找“风水宝地”。

有一天,谢文奎经过蜈蚣山前,驻足一看,顿时两眼发光,原来是龙脉所在。谢文奎又对周边进行考察,发现附近有一水塘油草丛生。他仰望苍天,哈哈大笑,心想遇此宝地子孙必定发达。于是,谢文奎在此建造草堂、厅堂各一座,并建宅居住,取名油草塘。谢文奎以及后人居此宝地生活富足,官运亨通。建村始祖谢文奎、儿子谢世宁、孙子谢宗愷,祖孙三代都被明朝皇帝恩授七品散官成为佳话。尤其世宁公的女儿谢富娘,嫁于王崇为妻,被皇帝诰赠“一品夫人”,油草塘被朝廷授予建“特祠”的权利。现在油草塘的谢裔己传至四十二世,油草塘成村有五百余年了。

(楼云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