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植物施肥原则:合理养护

园林植物施肥原则:合理养护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园林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也是以当时的生长中心为重心的。一般说来,观叶、赏形类园林植物需要较多的氮肥,而观花、观果类对磷、钾肥的需求量较大。总之,以观花为主的园林植物在花前和花后都应施肥,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园林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还受土壤的酸碱反应的影响。同时磷、钾肥还能增强枝干的坚实度,提高植物抗寒、抗病的能力,因此在园林植物生长后期应多施磷钾肥,提高园林植物的越冬能力。

园林植物施肥原则:合理养护

(一)根据园林植物在不同物候期内需肥的特性

一年内园林植物要历经不同的物候期,如根系活动、萌芽、抽梢长叶、开花结果、落叶休眠等。在不同物候期园林植物的生长中心是不同的,相应的所需营养元素也不同。园林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也是以当时的生长中心为重心的。因此在每个物候期即将来临之前,及时施入当时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才能使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在一年的生长周期内,早春和秋末是根系的生长旺盛期,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磷,根系才能发达,伸入深层土壤。随着植物生长旺盛期的到来需肥量逐渐增加,生长旺盛期以前或以后需肥量相对较少,在休眠期甚至不需要施肥。在抽梢展叶的营养生长阶段,对氮素的需求量大。开花期与结果期,需要吸收多量的磷、钾肥及其他微量元素,植物才能开花鲜艳夺目,果实充分发育。总的来说,根据园林植物物候期差异,具体施肥时期有萌芽肥、抽梢肥、花前肥、壮花稳果肥以及花后肥等。

就园林植物的生命周期而言,一般幼年期,尤其是幼年的针叶类树种生长需要大量的氮肥,到成年阶段对氮素的需要量减少;对处于开花、结果高峰期的园林植物,要多施些磷钾肥;对古树、大树等树龄较长的要供给更多的微量元素,以增强其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抵抗力

园林植物的根系往往先于地上部分开始活动,早春土壤温度较低时,在地上部分萌发之前,根系就已进入生长期,因此早春施肥应在根系开始生长之前进行,才能赶上此时的营养物质分配中心,使根系向纵深方向生长。故冬季施有机基肥,对根系来年的生长极为有利,而早春施速效性肥料时,也不应过早施用,以免养分在根系吸收利用之前流失。

(二)园林植物种类不同需肥期各异

园林绿地中栽植的植物种类很多,各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种类要求和施用时期各不相同,而观赏特性和园林用途也影响其施肥种类、施肥时间等。一般说来,观叶、赏形类园林植物需要较多的氮肥,而观花、观果类对磷、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如孤赏树、行道树、庭荫树等高大乔木类,为了使之春季抽梢发叶迅速,增大体量,常在冬季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期间施用农家肥饼肥、堆肥等有机肥料,使其充分熟化分解成可吸收利用的状态,供春季生长时利用,这对于属于前期生长型的树木,如白皮松、黑松、银杏等特别重要。休眠期施基肥,对于柳树、国槐、刺槐、悬铃木等全期生长型的树木的春季抽枝展叶也有重要作用。

对于早春开花的乔灌木,如玉兰、碧桃、紫荆、榆叶梅、连翘等,休眠期施肥对开花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类植物花后及时施入以氮为主的肥料可有利于其枝叶形成,为开花结果打下基础。在其枝叶生长缓慢的花芽形成期,则施以磷为主的肥料。总之,以观花为主的园林植物在花前和花后都应施肥,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对于在一年中可多次抽梢、多次开花的园林植物,如珍珠梅、木槿、月季等,每次开花后应及时补充营养,才能使其不断抽枝和开花,避免因营养消耗太大而早衰。这类植物一年内应多次施肥,花后施氮、磷为主的肥料,既能促生新梢,又能促花芽形成和开花。若只施氮肥容易导致枝叶徒长而梢顶不易开花的情况出现。(www.xing528.com)

(三)根据园林植物吸收养分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

园林植物吸收养分不仅取决于其生物学特性,还受外界环境条件如光、热、气、水、土壤溶液浓度等的影响。

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光合作用强时,根系吸肥量就多;如果光合作用减弱,由叶输导到根系的合成物质减少了,则植物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的速度也会变慢。同样当土壤通气不良或温度不适宜时,就会影响根系的吸收功能,也会发生类似的上述营养缺乏现象。

土壤水分含量与肥效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干旱时施肥,由于不能及时稀释导致营养浓度过高,植物不能吸收利用而遭毒害,所以此时施肥有害无利。而在有积水或多雨时施肥,肥分易淋失,会降低肥料利用率。因此,施肥时期应根据当地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降水情况或结合灌水进行合理安排。

另外,园林植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还受土壤的酸碱反应的影响。当土壤呈酸性反应时,有利于阴离子的吸收(如硝态氮);碱性反应时,则有利于阳离子的吸收(如铵态氮)。除了对营养吸收有直接影响外,土壤的酸碱反应还能影响某些物质的溶解度,如在酸性条件下,能提高磷酸钙和磷酸镁的溶解度;而在碱性条件下,则降低铁、硼和铝等化合物的溶解度,因而也间接地影响植物对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

(四)根据肥料的性质施肥

施用的肥料的性质不同,施肥的时期也有所不同。一些容易淋失和容易挥发的速效性肥或施用后易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如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等,为了获得最佳施肥效果,这类肥料适宜在植物需肥期稍前施入;而一些迟效性肥料如堆肥、圈肥、饼肥等有机肥料,因需腐烂分解、矿质化后才能被吸收利用,故应提前施用。

同一肥料因施用时期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如氮肥,由于能促进细胞分裂和延长,促进枝叶生长,并利于叶绿素的形成,故氮肥或以含氮为主的肥料,应在春季植物展叶、抽梢、扩大冠幅之际大量施入;秋季为了使园林植物能按时结束生长,应及早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有利于新生枝条的老化,准备安全越冬。再如磷钾肥,由于有利于园林植物的根系和花果的生长,故在早春根系开始活动至春夏之交,园林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阶段应多施入磷肥与钾肥,以保证园林植物根系、花果的正常生长和增加开花量,提高观赏效果。同时磷、钾肥还能增强枝干的坚实度,提高植物抗寒、抗病的能力,因此在园林植物生长后期(主要是秋季)应多施磷钾肥,提高园林植物的越冬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