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界定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界定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延迟满足的情境中,人们心甘情愿放弃当下的即时满足选择取向,来追逐更长远的可能有更大收获的价值结果,在其追逐的过程中展现出自我控制能力。这是国内最早的有关职业延迟满足的界定,也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但认可度最高的还是刘晓燕的界定。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延迟满足的界定

延迟满足由贝门蒂[68]引入到学生的学习情境中,并提出了学业延迟满足(ADOG)的概念,为延迟满足引入职业领域提供借鉴。米歇尔[30]认为,延迟满足可以视为心理成熟的一种表现,是自控能力的一部分。在延迟满足的情境中,人们心甘情愿放弃当下的即时满足选择取向,来追逐更长远的可能有更大收获的价值结果,在其追逐的过程中展现出自我控制能力。迈克霍斯基(McHoskey)[139]、米勒[140]认为延迟满足是工作伦理的一种价值体现,并且与工作伦理所包含的其他维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工作中对组织和个人而言不可或缺的一种工作特质。沃德[113]从学习行为的角度、雷诺兹(Reynolds)和希夫鲍尔(Schiffbauer)[42]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格拉齐亚诺(Graziano)[141]从目标的角度,分别对延迟满足进行界定。

刘晓燕[40]借鉴了贝门蒂[68]的定义,认为职业延迟满足是人们甘愿放弃无利于当前工作的休息或者娱乐等即时满足的机会,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为了取得更多工作上的回报、达到更高职业目标等一系列价值更大的长远结果。这是国内最早的有关职业延迟满足的界定,也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可。后来,梁海霞和张锦[142]、康艳红[143]、王忠军[36]、沃小雪[144]、李爱梅和康其丰[145]、张杏[146]、赵明[147]等从不同角度界定了职业延迟满足。但认可度最高的还是刘晓燕的界定。(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