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原黄糕:人类故乡壮丽美景,黄糕步步登高,招待宴客的必备佳肴

阳原黄糕:人类故乡壮丽美景,黄糕步步登高,招待宴客的必备佳肴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阳原种植的黍种有白色、黄色、紫色三种,生长期为75~100天,最短的只需60天,即可成熟。黍子去皮后叫黄米,磨成面即可蒸成糕,称黄糕。阳原黄糕糕,喻意“步步登高”,为阳原节日庆典、待客宴宾必备的主食。阳原油炸糕此外,黄米不仅仅能吃糕,它还能酿造最好的黄酒,制作食糖等。阳原人,过去因为土地、气候等条件决定种黍子,养成了爱吃糕的习惯;而如今,是由于爱吃糕,还必须种黍子。

阳原黄糕:人类故乡壮丽美景,黄糕步步登高,招待宴客的必备佳肴

数千年来,阳原人一直延续着种黍子吃糕的习惯,民间有“砍柴用刀,吃饭吃糕”和“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荞面十里饿断腰”的说法。

相传后汉高祖皇帝刘知远夫人李三娘,在三马坊八角琉璃井旁望夫盼儿,恰逢咬脐将军返乡寻母,母子相聚,欣喜万分,三娘遂用糜芑黍子精制成美食佳肴“黄糕”款待儿子。清林盛《八角井》诗有“咬脐将军来未来,秋郊漠漠获糜芑”诗句。

阳原人爱吃糕,正如内蒙古人爱吃莜面,青藏人爱吃青稞,江南人爱吃大米,东北人爱吃高粱米一样,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阳原种黍子是大面积的。正常年景,黍子种植均占到粮食作物面积的三分之一,一般都在20万亩以上。

阳原为什么种这样多的黍子呢?这和土宜、气候、降水等条件是分不开的。县境处在阴山纬向构造带的南缘,南部为恒山余脉,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全境属山地或丘陵,土地薄瘠,多数土地不适宜种植大秋高秆作物。就气候而言,寒凉多风少雨。尤以春末夏初,几乎每日干燥的西北风不断,当地人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往往是夏至以后才有降水,甚至小暑落雨才能播种。全年无霜期不足150天。境内水源奇缺,桑干河两岸的河川区,灌溉也有限。至于山区,人畜饮水尚难解决。由于降雨迟,水地少,违误了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就只好种植生长期短的黍子。阳原人喜欢吃糕就养成了习惯。

黍子,喜温暖,不耐霜,生长期短,抗旱力极强。阳原种植的黍种有白色、黄色、紫色三种,生长期为75~100天,最短的只需60天,即可成熟。黍子播种期,一般过了芒种,就可下种。当地农谚有“芒种黍子急种谷”之说。白露过后,即已收割。像60日的小黍子,落雨晚,夏至后甚至过了小暑,还可以播种,同样有收获。种植黍子省工、省肥料。土壤墒情不好,种其他作物不能发芽出土,种黍子就行。据有经验的老农介绍,只要土壤用拇指和食指能对捏成小片,黍子就能发芽,而且出土后,不怕干旱。就产量来说,黍子属高产,同等沙土地,同样培育,黍子亩产150斤,谷子产120斤,高粱产100斤,更何况耽误农时,不能下种呢!就是在较好的地或水浇地中,黍子往往超千斤,种高产玉米,也不过千斤而已。说种植垫本,玉米远远超过黍子。市场成交,当地黍子高于玉米、高粱和谷子的价格。在农作物抢播季节,黍子不与其他大秋作物争夺劳力和畜力,它与其他作物相距30~45天才播种。为使播种不矛盾,农民亦有意安排部分土地种黍子。

农民种啥吃啥,这也是历史形成的,特别是小农经济时,交通不便,粮种交换是小范围的。黍子自然成了顺口的美餐。

过去农民不富裕,黍子多为带皮吃,人称黍子糕或毛糕,只有待客或过节,才能吃上几顿去皮的黄米糕。

随着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指数也不断提高。如今,几乎没有人再吃带皮的黍子糕了,都是去皮的黄米糕。因为黍子出米率一般高出85%,黍糠还可以喂猪饲鸡。(www.xing528.com)

黍子去皮后叫黄米,磨成面即可蒸成糕,称黄糕。它色泽金黄、软和筋道、甘甜可口、解饥耐饿,做法简便,吃时快捷,是阳原人最普通的家常便饭。居住在当地的客籍人,因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也喜欢吃黄糕。如果您亲口尝一尝,也会口液顿增,爱不释箸的。

阳原黄糕

糕,喻意“步步登高”,为阳原节日庆典、待客宴宾必备的主食。西城老居民春节和中秋节的早饭吃的还是黄糕粉条炖肉

黄糕包上豆沙馅或韭菜粉丝豆芽馅等,然后油炸,叫油炸糕,就是美餐了。也有包红糖馅的,如放点玫瑰青红丝等,那更是佳馔了。

做糕时需用温水和面,由于面本身的水分较大,水放得不宜太多,收得住面即可。然后将面散开来放在笼屉上,旺火蒸10分钟左右出锅,盛在一个较大的盆里,开始揉面,又叫“揣糕”。趁热开始来回揉面,同时要用拳面使劲地压面。面很烫,取一碗凉开水,把手放在凉水里浸一下,要不断地浸,揣好的糕极富光泽且很有弹性,最后在表面抹一层麻油,就可以吃了。吃时用饭铲子铲一块,蘸着菜一起吃,菜最好是普通人家汤多的大烩菜。城里人也常吃糕,只是比较奢侈繁琐,多用油炸,而且要在里面包红糖或豆馅儿等。吃包糖糕时,又烫又甜的糖汁顺嘴角往下流,再伸出舌头四下一转,将嘴唇上的糖汁儿舔干净,满口流香。

阳原油炸糕

此外,黄米不仅仅能吃糕,它还能酿造最好的黄酒,制作食糖等。黄米酒,色黄味香,甘甜醇厚,不仅是客席上的佳酿,也是药用的引子。黄米还可以熬糖,叫饧糖或糖稀,是饼面行制糕点必不可少的;糖稀稍拉扯加工就成了麻糖,甜脆可口。如果麻糖再揉上熟豆面,就是豆面麻糖,是年节待客的糕点。

阳原人,过去因为土地、气候等条件决定种黍子,养成了爱吃糕的习惯;而如今,是由于爱吃糕,还必须种黍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