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播音广播教学中的创作实践与技巧

播音广播教学中的创作实践与技巧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作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实践,一个是业务创作实践。播音创作规律的认识、创作工具的掌握、创作技巧的运用等都要在播音实践中进行。没有实践这个基础,再好的审美追求、创作理想也不会化为现实。尤其是语言和声音的锤炼、形象的塑造,更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实践过程。其中包括主动适应客观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主动把握主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客观因素在实践中得以优化、统一。

播音广播教学中的创作实践与技巧

创作实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生活实践,一个是业务创作实践。生活实践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在修养一章中展开论述。本节仅就业务实践方面进行探讨。

1.播音风格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

播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创作活动。播音创作规律的认识、创作工具的掌握、创作技巧的运用等都要在播音实践中进行。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有机统一,包括审美理想的实现等也都要在播音实践的基础上落实。没有实践这个基础,再好的审美追求、创作理想也不会化为现实。没有实践基础,多么高超的播音技巧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同其他许多艺术风格的形成规律一样,播音风格的形成基础也是实践。

2.播音创作实践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艰苦的不断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对播音创作规律的认识,创作手段的掌握也有一个反复摸索的过程。尤其是语言和声音的锤炼、形象的塑造,更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实践过程。要想取得质的飞跃、美的实现,必然要经过无数量的积累。而这种量的积累过程需经过无数的艰辛,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汗水。

3.主动自觉地加强播音实践

播音风格的形成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实践,但实践不应只是被动的。播音员应该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加强实践。第一,应该主动地加强实践。其中包括加强实践的强度、力度、宽度、深度,增加实践的数量,提高实践的质量。第二,在实践的过程中,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出创作主体在主客观因素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比如,时代是播音风格形成的重要客观因素。播音员应正确认识并正视这一客观现实的存在。每个人都不可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不能无视时代特点去创造自己的个性风格。不管播音员自己承认与否,其播音个性中都不可避免地体现出时代特色。作为播音创造者,不应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时代的影响,而应主动研究并抓住时代的本质特征,主动地汲取时代精神所给予的营养,迎接时代挑战,展示时代特征。时代特征,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范畴意义的综合体现,播音要体现这一时代风貌,不能仅仅以为加快播音语言的速度和节奏就是体现时代风格了,而应综合考虑,注意把握时代的本质特征。第三,主客观多种因素在实际中应是联系的,综合的。比如在把握风格民族化这一因素时,还应注意联系时代。在强烈的时代气息的感召下,民族特色才能更富有活力,更具有新鲜感,更能体现自身的特点。主客观因素在实践中应是综合的统一。其中包括主动适应客观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主动把握主观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客观因素在实践中得以优化、统一。第四,主客观因素在实践中把握应是辩证的。比如,声音这种创作手段的认识和把握,不能仅限于宽音大嗓能够形成庄重大方的风格,林如是“小嗓门儿”,仍然表现出了庄重大方的风格特征。揭示庄重大方的角度应是无限丰富的,关键是创作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到最佳切入点。所以,树立辩证的观点,就会使实践的途径无限广阔。(www.xing528.com)

4.正确认识播音创作过程中的模仿学习

一些初学者,为了学习播音,往往模仿电台、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的播音和节目主持人的主持。怎样看待模仿?这里有一个对模仿概念的认识,模仿度的把握。第一,初学者为了学习播音,往往下意识模仿优秀的播音创作。应指出,这种模仿,要从广义上去认识,从学习上去把握。第二,这一模仿,应掌握一个度。一个是时间上的度,限于初学阶段;一个是数量上的度,模仿学习积累到一定量即可;一个是分寸上的度,模仿不应仅仅理解为原原本本地照搬照抄,模仿样板的影响要控制在一定的数量和范围内,要逐步学会培养自己的特点,发掘自己的长处。第三,反对机械模仿。机械模仿就是仅从声音和形象上去照搬照抄。有的人捏着嗓子去仿照他喜欢的播音员的嗓音,有的人修眉画眼,去按她喜欢的主持人的形象去装扮。这种模仿,毫无学习的意义,只能是抹杀了自身的特征,还会损坏自己的嗓音,扭曲自身的形象。这样的模仿,背离了学习的初衷,是不可取的。第四,模仿的目的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创造自我,学人之本,扬己之长,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播音创作个性和风格。

【注释】

[1]张颂.播音语言通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184.

[2]阎玉.中国广播电视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6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