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谱写水保新篇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谱写水保新篇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7年汉源县被列为“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县”后,几年来,县水保办认真总结经验,科学制订规划,以实施“长治”工程为主,更进一步推行了“田粮埂果”模式,在桂贤、富泉等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15km2,建设坡改梯3000多亩,配套兴建蓄水塘池1250口,引水渠8.2km2,安装输水管道2.5万m,兴修乡村道路6.5km,成片栽植水保经果林2.37万亩。

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谱写水保新篇

西部开发,生态先行。1997年汉源县被列为“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县”后,几年来,县水保办认真总结经验,科学制订规划,以实施“长治”工程为主,更进一步推行了“田粮埂果”模式,在桂贤、富泉等6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15km2建设坡改梯3000多亩,配套兴建蓄水塘池1250口,引水渠8.2km2,安装输水管道2.5万m,兴修乡村道路6.5km,成片栽植水保经果林2.37万亩。

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获得最佳效益,其工程建设突出的特点是:创新意识更强,科技含量更高,工程质量更精,资金投资更省,发动群众更充分。以2003年实施的河西小流域重点片为例,在880亩的治理区,开挖1m见方的植树坑4.6万个,兴建容积5~15m3的塘池385口,修建引水渠1.5km,安装钢管1.15万m,种植名优果树4.6万株,总投资175万元中,国家投入资金仅28万元,占16%。(www.xing528.com)

汉源县“田粮埂果”模式带来的综合效益,引来了一批又一批省内外参观者。不少领导和专家来汉源后,无论面对早期治理的九襄水土保持示范区,还是新近竣工的“长治”工程,都有一个共识:原来是光秃秃的山、光溜溜的地,现在变成了良田和果园,在大西南独具特色,是汉源最大的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