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感动教育:山月不知心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感动教育:山月不知心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爱”与“严”,这本是两个并不矛盾的教育命题,育人者的最高境界自然是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在育人的“爱”与“严”之间,年轻的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感动教育:山月不知心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那一年,我24岁,前辈告知我们:“没有开不出花的种子,只有不会打理的花匠”;那一年,我敏感地意识到:“没有开不出花的种子,却有比较难开花的种子;有不会打理的花匠,还有更多不愿耗费心血的花匠。”

我从不怀疑“爱”的伟大,冰心女士那句温馨的话总是萦绕在我的耳畔:“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曾经,我想把这种信念植根在自己的骨子里,想让它成为一把屡试不爽的万能钥匙,更想让其成为自己征战三尺讲台的一柄利剑。正因如此,年少无知的我真的把付出做得是毅然决然,把收获看成是水到渠成,把前方看的是光明坦荡,直到自己接二连三地头撞南墙……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www.xing528.com)

这是一篇名为《妈妈喜欢吃鱼头》的作文片断,文章以其巧妙的笔法和深刻的思想性经常被选为中小学课堂教育与写作的典范。直到不经意地再次翻阅时,忽然间我萌生出诸多的疑问:不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疼爱与苦心,如何能换来一颗感恩之心?没有一颗感恩之心,如何能回报社会与他人?不会回报社会与他人又何谈“忠”“孝”“仁”“义”?躲避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如何能磨炼出一颗勇于面对困难与挫折的灵魂?不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如何适应复杂的社会而独立生存?这样的父母真的好么?几番思索,我给自己下了一个否定的结论。

“爱”与“严”,这本是两个并不矛盾的教育命题,育人者的最高境界自然是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但是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严师如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新时代,学生新的成长环境使得学生不再能把“爱”与“严”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当下“爱”与“严”成为新的教育命题的关键之所在。在育人的“爱”与“严”之间,年轻的我究竟该何去何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