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机系统硬件组成与结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系统硬件组成与结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时间:2023-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1-5为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的组成及其结构。图1-5微机系统硬件的组成及其结构1.微处理器它是微机的运算、控制核心,用来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并对全机进行控制。微机采用三总线结构,这可使微机系统的结构简单、维护容易、灵活性大和可扩展性好。

微机系统硬件组成与结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图1-5为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的组成及其结构。微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外部设备等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系统总线联系起来。

图1-5 微机系统硬件的组成及其结构

1.微处理器(CPU)

它是微机的运算、控制核心,用来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并对全机进行控制。它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三个部分,其中控制器用来协调控制所有的操作,运算器用来进行数据运算,寄存器组用来暂时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以及运算中间结果。

2.存储器(M)

它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可分为内部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与外部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内存以存储单元为单位线性顺序编址,CPU按存储地址读/写其单元内容,通常一个单元存放8位二进制数(即1个字节)。计算机程序只有存放到内存中才能被执行。内存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两种类型。图1-5上的存储器实际上仅是内存,而外存与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归入外设,它们需通过相应的I/O接口才能与主机相连。

3.输入/输出接口(也称I/O接口)

微机与外部设备(外设)间的连接与信息交换不能直接进行,必须通过I/O接口将两者连接起来,I/O接口在两者之间起暂存、缓冲、类型变换及时序匹配等协调工作。

4.外部设备(简称外设或I/O设备)

它是微机与外界联系的设备,计算机通过外设获得各种外界信息,并且通过外设输出运算处理结果。它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外存),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和摄像机等,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和绘图仪等,常用的存储设备(外存)有硬盘、光盘、U盘和软盘等。

5.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是一组连接计算机各部件(即CPU、内存、I/O接口)的公共信号线。根据所传送信息的不同,系统总线可分为数据总线DB(Data Bus)、地址总线AB(Address Bus)和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3种类型,AB、DB和CB分别用来传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信号线。微机采用三总线结构,这可使微机系统的结构简单、维护容易、灵活性大和可扩展性好。CPU通过三总线实现读取指令,并通过它与内存、外设之间进行数据交换。(www.xing528.com)

(1)数据总线(DB):传送数据,双向,CPU的位数不一定与外部DB的位数一致,如8086 CPU的位数与外部DB均为16位,而8088 CPU位数16位,外部DB为8位。而数据可能是指令代码、状态量或控制量,也可能是真正的数据。注意:前述的字长实际上就是CPU的位数。

(2)地址总线(AB):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息,单向,其宽度(线数目)决定了CPU的可寻址地址范围。例如:2根地址线,可寻址22=4个字节地址单元;16根地址线,可寻址216=64K字节地址单元。

(3)控制总线(CB):传送使微机协调工作的定时、控制信号,双向,但对于每一条具体的控制线,都有固定的输入或输出控制功能。控制线数目受芯片引脚数量的限制。

6.并行总线类别及并行总线标准

实际上,微机中并行总线一般有内部总线、系统总线和外部总线共3种类型。其中:内部总线是微机内部各外围芯片与处理器之间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互连;外部总线则是微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总线,微机通过该总线和其他设备进行信息与数据交换,它用于设备一级的互连;而系统总线是微机中各插件板与系统板之间的总线,用于插件板一级的互连,它一般采用AB、DB和CB三总线形式。通过制定统一的总线标准容易使不同设备间实现互连,目前系统总线的标准主要有ISA、EISA、VESA、PCI、Compact PCI等,它们简介如下:

(1)ISA总线是IBM公司1984年为推出PC/AT机而建立的系统总线标准(也称AT总线),它是对XT总线的扩展,以适应8/16位数据总线要求,它在80286至80486时代应用非常广泛,ISA总线有98只引脚。

(2)EISA总线是1988年由Compaq等9家公司联合推出的总线标准,它是在ISA总线的基础上使用双层插座,在原来ISA总线的98条信号线上又增加了98条信号线,也就是在两条ISA信号线之间添加一条EISA信号线,因此,EISA总线完全兼容ISA总线。

(3)VESA总线是1992年由60家附件卡制造商联合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简称为VL总线,该总线系统考虑到CPU与主存和Cache的直接相连,通常把这部分总线称为CPU总线或主总线,其他设备通过VL总线与CPU总线相连,所以VL总线被称为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DB,且可通过扩展槽扩展到64位,使用33MHz时钟频率,最大传输率达132MB/s,可与CPU同步工作,它是一种高速、高效的局部总线,可支持386SX/DX、486SX/DX及奔腾CPU。

(4)PCI总线是当前流行的总线之一,它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它定义了32位/64位DB,PCI总线主板插槽比ISA总线插槽还小,其功能比VESA、ISA有极大的改善,支持突发读写操作,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32MB/s,可同时支持多组外围设备,PCI局部总线不能兼容ISA、EISA等总线,但它不受制于CPU。

(5)上面几种系统总线一般都用于商用PC机,还有另一大类为适应工业现场环境而设计的工业系统总线标准,比如STD、VME、PC/104、Compact PCI等总线,其中Compact PCI采用无源总线底板结构的PCI系统,它是PCI总线的电气软件标准加欧式卡的工业组装标准,它是在PCI总线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一种工业计算机标准总线,它利用PCI的优点,提供满足工业环境应用要求的高性能核心系统,同时还考虑充分利用传统的总线产品来扩充系统的I/O和其他功能。

在图1-3中,外设通过I/O接口连接到主机(包含微处理器和内存)上,各部件之间通过DB、AB、CB三组总线来传送信息。数据和控制信息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到内存中存储。需要处理的数据,将其送到运算器,经处理后再送回内存中;需要输出的数据,由内存送给输出设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