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06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年主要任务

2006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年主要任务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北京市水务局机关信息资源编目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局属单位、区县水务局水务信息资源编目工作。北京市水务局已经成立水务信息资源编目工作小组,负责进行技术指导。有关区县水务局加快建设进度,做好与北京市水务局中心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工作。2006年开工建设的水务基本建设项目都含有信息化建设内容,各项目业主单位要尽早提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北京市水务局科教处要及时组织审查,确保新建项目和局中心各业务系统的衔接。

2006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年主要任务

2007年水务信息化工作总体思路是:按照水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应用为先导,以提高行业监管和突发事件预警处置为重点,努力拓展水务信息自动采集的广度,挖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强化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全面推进数字“循环水务”建设

2007年水务信息化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1.以“日清月结”为目标,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北京已经建立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实现水资源的“日清月结”。所谓“日清”是指每日水资源量分布信息要清楚可查,“月结”是指每月水资源账要实现平衡。2007年要全面启动水资源配置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在密怀供水系统建设6处地表水流量自动监测站,安装387块自备井远传水表,实现对年用水量100万t以上用水大户的实时监测;建设水资源管理中心平台和29个分中心,对地表水出入库水量、蓄水量、供水量、用水量等水资源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显示,实现对水资源量收支平衡分析计算。

这是北京市水务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经列入2007年折子工程,年内必须完成。该系统涉及北京各区县水务局、北京市水务局直属水管单位、两大集团和相关业务处室。市水务局科教处和市水务局信息中心要精心策划,做好建设方案设计和组织协调工作,做好与国家水情分中心项目、统计报表业务系统等已建和在建项目的衔接与配合;机关有关处室要认真提出功能要求;各有关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责成专人做好配合工作。建设过程中要本着“建设成熟一部分、应用一部分”的原则,争取早日发挥作用。

2.加快供排水行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行业监管水平

2007年要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出水自动监测系统,4月底前将8座污水处理厂出水自动监测数据整合到北京市水务局防汛抗旱及水资源指挥调度中心;完善城区供水水质实时监测系统,5月底前要将三厂、八厂、九厂水量水质数据以及管网水质水压数据汇集到北京市水务局防汛抗旱及水资源指挥调度中心;加快城区供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5月底前在北京市水务局实现管网信息的查询;城市排水集团要加快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排水管网监管技术手段,为及时消除管网隐患提供技术保障。

北京市各区县水务局也要积极开展供排水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条件的区县要尽快建成供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和供排水信息自动采集系统,提高行业监管水平。

3.加快重点模拟模型开发应用,提高应急指挥调度水平

2008年奥运会即将召开,要高标准做好奥运相关的水务信息化工作,进一步提高预警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007年要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1)整合市、区两级雨水情、河湖库水位以及城区积水点等预警信息,完成城区暴雨积水预警模型和城市河湖预警模型开发,建设城市防汛应急预警调度平台,在汛前投入试运行。

(2)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强图像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完成水务图像信息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在北京市水务局和10个水管单位建立图像信息两级管理平台,整合已建的126处和新建123处图像监视信息,实现分级控制、存储、检索,与市政府、市应急办实现图像信息双向传输。年底前完成联网调试。

(3)基本建成水务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北京市水务局和自来水集团、排水集团、城市河湖管理处等7家单位组成的两级应急管理平台,实现城区5大类涉水事件的统一受理,分级处置和监督;为基层巡检人员配备510台PDA,进行突发事件采集与上报,提高应急指挥调度能力。(www.xing528.com)

(4)启动建设水质突发污染预警系统。建设四道预警防线,三级监测排查、三级预警管理的工作机制。

4.加强水务信息的整合、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信息资源是当代经济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要素,也是加强水务管理的基础,北京市水务局高度重视水务信息的开发利用、整合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1)在北京市水务局机关信息资源编目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局属单位、区县水务局水务信息资源编目工作。全面梳理业务事项及其工作流程,开展信息资源编目,明确信息资源责任单位。北京市水务局已经成立水务信息资源编目工作小组,负责进行技术指导。各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按时完成此项工作。北京市水务局信息中心要认真做好水务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和共享交换平台的建设,实现与市共享交换平台对接,初步建立水务信息共享交换体系。

(2)加快水务基础信息整理入库工作,上半年完成水文、工情、水环境、地下水四类历史数据整理入库任务。

(3)做好信息共享、服务工作。水务系统要进一步打破部门界限,做信息共享的倡导者和实践者。2007年,要通过水务决策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与市政府及有关委办局的信息共享。2007年要颁布实施《水务基础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共享、使用管理办法》和《水务空间数据共享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促进信息共享。通过市水务局政府网站向广大市民做好雨水情、积水、灾情、水环境等市民关心的信息发布工作,通过电子邮箱、论坛交流、意见建议征集等多种途径,保障市民参与权和知情权

5.加快基层水务信息化建设,夯实水务信息化基础

到2006年,全北京市14个区县分中心已全面开展建设,有4个区县分中心已通过验收,7个已基本建成,3个正在建设之中。有关区县水务局加快建设进度,做好与北京市水务局中心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工作。各区县水务局充分利用政务专网或公网资源,实现和基层水务站的网络连接。

水文站网自动化改造项目和地下水自动监测项目要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水文站网自动化系统要在汛前投入使用,地下水自动监测系统2007年上半年要完成全部建设内容。

2006年开工建设的水务基本建设项目都含有信息化建设内容,各项目业主单位要尽早提出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北京市水务局科教处要及时组织审查,确保新建项目和局中心各业务系统的衔接。在此,再次强调:按照《北京市水务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基本建设项目涉及的水务信息化建设内容要经过水务局的前置审查方可报出审批,各项目单位一定要履行内部审查程序。

6.健全管理队伍,保障信息安全

随着水务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运行维护队伍建设,还没有设置运行管理机构的单位,要尽快明确管理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确保建成的系统长期正常运行。

为确保北京市水务信息安全,将组织开展水务信息系统安全等级评估工作,建立CA数字认证证书体系。按照“谁运行、谁负责”的要求,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做好日志管理工作和应急处置预案;制定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建立安全监控体系,开展数据备份、病毒防范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